一位影響了幾代孩子的老人走了。2022年9月22日,出版家、作家和翻譯家任溶溶在上海辭世,享年100歲。
本文圖均為 資料圖
以《“沒頭腦”和“不高興”》等經典作品陪伴幾代中國人的任溶溶,原名任根鎏,出生于1923年5月19日。他是廣東江門鶴山人,生于上海。1927年随父母回到廣東老家,定居廣州西關。1937年回到鶴山老家暫居,1938年回到上海就讀中學,1945年畢業于上海大夏大學(現華東師範大學)。
1942年,任溶溶發表了人生首篇譯作《穿過狄士郡的軍隊》。1946年,他以易藍為筆名,在《新文學》發表了人生首篇兒童文學翻譯作品《黏土做的炸肉片》,從此開始兒童文學翻譯之路。
1948年,他正式以“任溶溶”為筆名,陸續在上海兒童書局出版的《兒童故事》雜志上發表譯作。這一年他翻譯的《小鹿斑比》《小飛象》等童話故事,讓中國兒童也有了甜蜜的“睡前故事”。1949年後曆任上海少兒社編輯部副主任,上海譯文出版社副總編輯。
生于上海、大半生在上海度過的任溶溶,有着這座城市的海派氣質。他始終堅持開放心态,吸納來自全世界的優秀兒童文學名著。他通曉俄、英、意、日等多種語言,譯作包括童話劇劇本《十二個月》,童話《安徒生童話全集》《木偶奇遇記》《洋蔥頭曆險記》《彼得·潘》《長襪子皮皮》《吹小号的天鵝》《夏洛的網》,民間童話《俄羅斯民間故事》等。
語言天賦讓任溶溶的譯本獨一無二,比如《木偶奇遇記》有過不少中譯本,但多是其他語言轉譯,任溶溶的譯本則是國内唯一由意大利文原著直接翻譯而來,流傳也最廣。
開放心态也讓任溶溶成為兒童文學領域的推動者。上世紀80年代初,面對着童書市場的匮乏,正是任溶溶有意識地将安徒生獎獲獎者的作品陸續介紹到中國。尤其是對林格倫作品的引入,深刻影響了中國本土的兒童文學創作,過往過于呆闆的文風被淘汰,真正以兒童視角呈現的兒童文學出現,家庭溫暖與張揚自由天性成為新的母題。
4歲時回到廣州就讀私塾和小學的任溶溶,也有着故鄉的氣質——他的家鄉鶴山古勞,如今以水鄉景緻聞名,在當年可是赫赫有名的“名人集散地”,影後胡蝶,詠春拳祖師爺、葉問之師梁贊,王老吉創始人王澤邦,香港導演黃百鳴等都出身于古勞鄉。不管從事哪個領域,他們都有精益求精的精神和幾十年無悔的堅持。
在兒童文學領域深耕七十多年,工作到生命最後階段的任溶溶,當然也是他們中的一員。他曾說“我生下來就該幹這一行,這一行也用得着我”,結果一幹就是大半輩子。2005年,安徒生誕辰200周年之際,任溶溶翻譯的新版《安徒生童話全集》出版,并獲丹麥官方授權。當時他已年過八旬,卻完成了近百萬字的龐大工作量。他的俄文是自學而成,意大利語更是在“牛棚”的艱苦環境下自學而成,可見他的堅韌性格。
任溶溶所堅持的不僅僅是工作,還有一顆童心與對孩子的愛。“任溶溶”這個筆名就源自愛,老人家曾以《我叫任溶溶,我又不叫任溶溶》一文介紹筆名的來曆。他剛開始寫作時有幾個筆名,任溶溶則是女兒的名字,因為深愛當時剛剛出生的女兒,他也就愛屋及烏,每每寫出得意之作,便用“任溶溶”這筆名,直到自己也變成人們口中的任溶溶。
以童心觀察世界,會發現許多大人無緣得見的視角。任溶溶正是憑着這顆童心,将生活中的故事搬到筆下。“沒頭腦”和“不高興”這兩個經典形象就來自生活,1956年1月,《少年文藝》的編輯向任溶溶約稿。任溶溶來到南京西路的上海咖啡館,要來一杯咖啡,鋪開稿紙,便開啟了創作。
他曾這樣回憶:“角色都從生活中來,自己就是那個‘沒頭腦’,常常糊裡糊塗的。不高興嘛,我的孩子有點倔脾氣,叫他做什麼,他就會說:‘不高興!不高興!’有一次,在少年宮和小朋友在一起的時候,這個故事竟然突然自己就跑出來了。小朋友們特别喜歡,後來出版社也聽說了,他們就讓我寫下來,我在咖啡館裡半個鐘頭不到就寫出來了。”
可貴的是,因為“文以載道”的傳統和當時對兒童文學的要求,兒童文學作品普遍過于強調教化功能,過于沉重,但《“沒頭腦”和“不高興”》一誕生,就展示出與衆不同的幽默感與靈動之氣,即使以今天的眼光來看也毫不過時。
總有人認為,人需要成熟世故,社會越複雜,人就越應該跟着“複雜”,任溶溶卻是個例外。他的人生并不平順,而是經曆過一次次跌宕。但正是那顆童心,讓他在一次次逆境中保持樂觀。童話是他的避風港,也是他抵禦逆境的武器。
任溶溶曾用“童化”這個詞來形容自己被兒童文學同化的人生:“這種‘童化’将世俗功利化的人生,變成一種審美化的人生,從艱難困苦中尋出美來,尋出趣味來”,所以,“我的一生就是個童話。”
任溶溶對生活的熱愛,不僅僅呈現于作品中,也投射于人生的每一個角落。他酷愛美食,也極其貪玩。90歲那年,他的最大興趣居然是學習韓語,而且起因是為了吃——他在商店裡看到各種韓國點心,就一心想知道上面的韓語都寫了什麼。
這樣的心态,許多人未及成年便已失去,任溶溶卻保持了一生。他曾說“我跟小孩子沒有隔閡,因為他們現在是小孩子,我也曾經是小孩子,他們的心理我曉得”。其實,直到100歲,他也一直是個孩子。孩子們愛他,他也能體驗孩子的幸福。
《小王子》的作者聖埃克蘇佩裡曾說:“每個大人都曾是孩子,可惜很少有人記得。”任溶溶記得,也因此而快樂,并将這快樂帶給了一代又一代讀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