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
先看一組數據:
中國成年人失眠發生率高達38.2%;
六成以上90後覺得睡眠不足;
超六成青少年兒童睡眠不足8小時;
金融業等行業工作人員睡眠質量最差。
你的睡眠好不好呢?
自測一下吧
以下為睡眠量表,可自測自己的嗜睡程度。
0 = 從不打瞌睡
1 = 輕微瞌睡
2 = 中度瞌睡
3 = 重度瞌睡
可能瞌睡的八種情況:
1. 坐着看書時
2. 看電視時
3. 在公共場所靜坐時(例如劇院和會議)
4. 連續乘車一小時沒有休息
5. 如果環境允許的話,午後躺下休息時
6. 坐着與别人談話時
7. 午飯(不飲酒)後靜坐時
8. 乘坐出租車遇到交通阻塞,停車幾分鐘時
最後評分(将以上八種情況的結果相加): _________
看結果!
結果解釋:(依據得分看嗜睡程度)
0 - 9 = 正常
10 - 13 = 輕度
14 - 19 = 中度
20 - 23 = 重度
據市第一專科醫院心理衛生中心就診數據顯示,失眠患者占就診人數的73%,其中18歲以下的為12%,18歲-60歲的患者占54%,60歲以上患者占34%。睡眠診療中心主任徐佳介紹,幾乎所有的睡眠患者都有焦慮情緒,近一半的人有抑郁傾向。
據黑龍江省睡眠學會理事、省醫院南崗院區呼吸科主任尹虹雷介紹,我省睡眠障礙發病率高于全國,睡眠障礙包括了80多種疾病,其中最嚴重的睡眠呼吸暫停會讓人大腦血氧,危害身體各個器官。
精神壓力大 植物神經紊亂
看孩子的姥姥成失眠重災區
在省醫院和市第一專科醫院,醫生們發現,近5年女性失眠患者中,有一個群體“異軍突起”,那就是看孩子的姥姥或奶奶。
晨晨58歲的媽媽胃部不适,腹瀉了近一個月,她帶着媽媽去醫院做了腸鏡和胃鏡,連心内科和神經科也都看了,都沒發現任何問題,最後醫生建議她看看心理科,最終醫生判斷,媽媽的各種身體不适是由于失眠導緻的,病根是精神壓力大,造成了植物神經紊亂。
戴豔萍主任表示,消化道被稱為情緒器官,如果我們的情緒發生變化,會直接引起消化道的不适。在失眠人群中,有40%的人會出現消化道系統疾病,所以晨晨的媽媽在沒有充足睡眠的情況下,出現了各種消化道不适症狀。較大的精神壓力容易讓老人們出現植物神經紊亂,進而引發頭暈、頭疼、四肢無力和失眠。
建議家人對看孩子的奶奶或姥姥多些關愛,多與他們溝通,減輕他們的心理負擔,如果病情嚴重,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調整神經類、抗焦慮、抗抑郁和鎮靜類藥物等。
睡一宿覺 呼吸暫停40回
危害身體增加患病風險
幾天前,省醫院呼吸科主任尹虹雷的老患者許先生再次找她,要求佩戴無創呼吸機。原來許先生有嚴重的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每天睡覺鼾聲如雷,鄰居都能聽到,而讓妻子最擔心的是許先生的呼吸不是一直通暢的,妻子很怕許先生哪口氣上不來憋過去。
經過睡眠監測,尹虹雷主任發現許先生7個小時的睡眠中,有近40次呼吸暫停,每一次暫停都超過了10秒,最終診斷他是“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這是所有睡眠障礙中最嚴重的病,發病率約為4%,長時間無法排出二氧化碳,大腦處于乏氧狀态,不僅會損傷大腦,還會對各個器官産生較大的危害,造成頭疼、記憶力減退,注意力無法集中,長期以往,還會導緻頑固性高血壓、惡性心律失常、冠心病、心腦血管疾病等。”
尹主任介紹,引起睡眠呼吸暫停的原因有很多,根據疾病程度有不同的治療方式,輕度患者可通過改變睡姿來調解,嚴重的患者,如有鼻甲肥大、鼻息肉等阻塞性的呼吸障礙,可通過手術解除障礙,如果是其他問題,可以通過在夜間佩戴無創呼吸機,保證夜間呼吸通暢,提高睡眠質量。
睡眠不好的兒童
抑郁風險提高30倍
睡眠障礙和打呼噜并不是成年人的專利。在市兒童醫院睡眠障礙診療中心,傅海威主任對哈市3000多名0-12歲兒童進行篩查,發現兒童中睡眠障礙相關症狀的發生率高達20-30%,有10%左右的兒童存在頻繁的睡眠打鼾。
睡眠質量差的孩子出現肥胖症的幾率是正常孩子的9倍,出現神經衰弱或抑郁的比例是正常孩子的30倍。
12歲的小朵上了初中後,班級經常考試,讓小朵很是惶恐,她常常躺倒後半夜也不能入睡,一宿隻能睡一兩個小時,第二天上課很困,不能認真聽講,成績總也上不來。最近,小朵産生了厭學的念頭,執意不去上學。
傅主任表示,近年來,因為考前緊張而失眠的孩子越來越多。“這些孩子大多是心事過重,性格内向,失眠也加重了抑郁傾向。小孩子睡眠不好,會造成社會功能受損,影響正常的日常生活,未來出現心理問題的幾率也會升高。”
要提高孩子的睡眠質量,傅主任建議家長為孩子減壓,減少孩子的輔導班,鼓勵孩子提高學習效率,争取在11點前入睡;讓孩子培養好的睡眠習慣,如睡前泡腳、一杯溫牛奶;為孩子做好表水,家長避免熬夜、玩手機電腦等。
稿件來源:哈爾濱日報微信
記者:朱虹
綜合中國新聞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