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成語使用的幾種誤區錯誤

成語使用的幾種誤區錯誤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30 16:26:04

成語是一種人們相沿習用而具有書面色彩的固定短語[1](P137),具有形式上的固定性、意義上的完整性,在人們的日常交際生活中使用頻繁,深受喜愛。

成語使用的幾種誤區錯誤(論成語中特有的古漢語語法現象)1

成語用于今卻源于古。成語的來源主要有二:一是古代的書面語,二是古代的口語。源于古代書面語的成語,有的出自于書面記載的上古神話傳說,如“誇父逐日”、“精衛填海”、“愚公移山”;有的源于古代的寓言故事,如“守株待兔”、“掩耳盜鈴”、“買椟還珠”;有的源自古代的曆史逸事,如“負荊請罪”、“聞雞起舞”、“四面楚歌”;還有的取自古代詩文,如“誨人不倦”、“人傑地靈”、“勾心鬥角”。來源于古代口語的,如“得過且過”、“一不作二不休”。

從成語的來源,我們不難看出,成語和古漢語是一脈相承的,因此,成語中保留了大量的古漢語現象,其中包括語法現象。下面,我們就來探讨一下成語中保留的古漢語語法現象。

一、“之”、“者”、“所”在成語中的保留

1. 之

“之”是古漢語中的一個重要虛詞,它在古漢語中的用法主要有三:一是,連接定語與中心語,表示領屬關系或修飾關系;二是,插在主謂結構中間,取消主謂結構獨自成句的可能性;三是,作提前賓語的标志[2](P194)。這三種用法除第一種偶爾在現代漢語中使用外,其他兩種幾乎不再使用。但是,這三種基本用法都在成語中保留了下來。例如:

濟世之才  

“才”是才能的意思,動賓短語“濟世”用來修飾“才”,“之”起連接修飾語“濟世”與中心語“才”的作用,相當于現代漢語中的“的”。同類的還有“萬全之策、害群之馬、不刊之論、一丘之貉、一面之詞、烏合之衆”。

秦晉之緣

“緣”是“姻緣”之義,領屬于“秦晉”,表示這一段姻緣是秦、晉兩國之間的。“之”字連接了定語“秦晉”和中心語“緣”,可譯為“的”。同類的還有“他山之石、君子之交”。

言之有物

連詞“之”用在主語“言”和謂語“有物”之間,取消了主謂結構“言有物”獨立成句的可能性,讓其作更大的句子的一個成分。例如在“他的話言簡意赅、言之有物”中,“言之有物”作謂語。這裡的“之”,現代漢語中沒有和它對應的詞,可以不譯。同類的還有“言之有理”、“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何罪之有 

“何罪”是謂語動詞“有”的賓語,正常語序應是“有何罪”。成語“何罪之有”中賓語“何罪”置于謂語動詞“有”之前,用“之”做以标記。

2.者  所

輔助性代詞“者”在古漢語中的用法之一是附着在非名詞性的詞或短語之後,構成名詞性的“者”字結構,這種用法一直保留在成語之中。例如:

适者生存  

“者”附着在動詞“适”之後,構成名詞性的“者”字結構,作整個短語的主語。就“适者”的内部來看,“者”字有一定的指代作用,指代發出“适應”這一動作的人或物。同類的還有“來者不拒、近朱者赤、來者不善”等。

一般情況下,名詞是不能與代詞“者”組合成“者”字詞組的,但當這個名詞活用為動詞時,就可以和“者”字相結合。[3](P63)例如:

能者多勞  

“能”本是“能力”之義,這裡放在“者”字前面,活用為動詞,表示“有能力”,“能者”形成“者”字結構,指代有能力的人。

輔助性代詞“所”附着在動詞或動詞性詞組之前,組合成名詞性的“所”字結構。例如:

所見所聞 

“所”附着在動詞“見”和“聞”之前,組合成兩個名詞性的“所”字結構,作整個聯合短語的前後兩項,這裡的“所”指代動詞“見”和“聞”的對象。

不知所雲  

“所”字用在動詞“雲(說話)”之前,構成名詞性的“所”字結構“所雲”,作“知”的賓語,“所”字代指動詞“雲”的對象。同類的如“不知所措、一無所知、尺有所短、無所不知”。

二、詞類活用在成語中的保留

“詞有定類,類有定詞”是漢語語法學的共識,漢語中的詞和句法成分雖不是一一對應的關系,但哪類詞主要能充當什麼句法成分,基本上是一定的。例如,名詞在句中主要作主語、定語、賓語,不作述語;形容詞在句中一般作定語、狀語、補語,不能帶賓語。但古漢語中,有些詞可以按照一定的表達習慣,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臨時充當另一類詞來使用,這種語法現象被稱作詞類活用。

1. 活用為一般動詞

(1)名詞活用為一般動詞

在古代漢語中,有些名詞在一定語言結構中可以臨時用作動詞,作一般由動詞充當的述語,這種現象被保留在成語中。例如:

衣錦還鄉 口蜜腹劍 不衫不履

“衣錦還鄉”中的“衣”、“錦”本都是名詞,其中“錦”的意思是錦緞、錦繡,“衣錦”,兩個名詞連用,“衣”活用為動詞(意為“穿着”)與“錦”構成動賓關系,“衣錦”表示“穿着錦繡的衣服”。

“唇槍舌劍”四字都是名詞,“唇槍”、“舌劍”分别構成了主謂關系,其中“槍”、“劍”都用作動詞解釋說明前面的“唇”、“舌”,這條成語的意思是:嘴唇像槍(快),舌頭似劍(利)。

“不衫不履”中的名詞“衫”、“履”分别受副詞“不”的修飾而活用作動詞,釋為“穿衫”、“着履”。

這三條成語裡保留了古漢語名詞活用作動詞的三種情況:一是兩名詞連用,既不是并列關系,也不是偏正、同位關系,而是構成了動賓關系,前一個名詞活用為動詞,例如“衣錦還鄉”,再如“披發纓冠、膏唇拭舌、文過飾非”;二是兩名詞連用,既不是并列關系,也不是偏正、同位關系,而是構成了主謂關系,即後一個名詞活用為動詞,例如“口蜜腹劍”,再如“米珠薪桂﹑口蜜腹劍﹑名缰利鎖”; 三是否定副詞後的名詞用作動詞,例如“不衫不履”,再如“不蔓不枝﹑不毛之地﹑不胫而走”。

另外,名詞活用為動詞,還有以下幾種情況:

I、輔助性代詞“所”字後的名詞活用為動詞。例如:

無所事事

緊靠“所”的“事”字首先由名詞活用為動詞,然後再和“所”字構成名詞性的“所”字結構,作動詞“無”的賓語,動賓結構“無所事”作整個短語的主語成分,後一個“事”活用後作整個短語的謂語,整個成語可釋為“沒有什麼事情可做。”

II、連詞“而”前後的名詞一般活用為動詞。例如:

“苗而不秀”,“而”前的名詞“苗”活用為動詞“長苗”;“不蠶而衣”,“而”後的名詞“衣”活用為動詞“穿衣”。

III、時間名詞後面的普通名詞常活用作動詞。例如:

春華秋實

時間名詞“春”、“秋”後面分别帶了普通名詞“華”、“實”,二詞都分别用作動詞,意為“開花”“結果”。同類的還有“朝秦暮楚、朝雲暮雨、先禮後兵、朝鐘暮鼓”。

(2)形容詞活用為一般動詞

古漢語中形容詞在一定的條件下也可活用為一般動詞,形容詞動化後的意義,是在此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狀态等意義上增加行動變化的意義。例如:

鳥語花香

此成語中的“香”是形容詞活用為一般動詞,是在“香”這一性質意義基礎上增加相應的動作意義,表示散發香味。

高枕無憂

在“高”所表示的狀态意義上增加相應的動作意義,變為動詞,意為“墊高”,與名詞“枕”構成動賓關系。同類的還有“急功近利、集思廣益、獨善其身”。

2. 使動用法

(1)名詞活用為使動詞

名詞活用為使動詞,是主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促使賓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發出與謂語名詞有關的行為動作,表示的是“使某某怎麼樣”的意思。例如:

汗牛充棟

“汗”是名詞,在這裡活用作使動詞,“汗牛”就是使賓語“牛”出汗的意思。

生死肉骨

名詞“生”和“肉”活用作使動詞,對各自所帶的賓語“死”和“骨”發出“生還”、“長肉”的行為動作,此條成語意為“使死人生還,使骨頭長肉”。同類的還有“兵不血刃、汗馬功勞、胼手胝足”。

(2)形容詞活用為使動詞

形容詞活用為使動詞後,是使它的賓語具有該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狀态,含有“使賓語怎麼樣”之意。例如:

豐衣足食

形容詞“豐”、“足”活用為使動,表示主語使它們所帶賓語“衣”、“食”分别具有了“豐富”、“充足”的性狀,可譯為“使穿的豐厚,使吃的充足”。

富國強兵

形容詞“富”、“強”活用為使動詞後,使其所帶的賓語“國”、“兵”分别具有了“富裕”和“強大”的性質,可譯為“使國家富裕,使軍力強大”。這類成語較多見,比如“精兵簡政、良藥苦口、平易近人、正本清源、安居樂業、深溝高壘”等。

(3)動詞活用作使動詞

動詞使動用法,就是謂語表示的動作不是主語施行的,而是主語使賓語施行的,主語對賓語含有“使它怎麼樣”的意思,一般指不及物動詞的使動。例如:

降龍伏虎

“降”、“伏”都是不及物動詞,一般不能帶賓語,而這裡卻帶了賓語,為使動用法,這兩個動作都是主語促使賓語發出的,意為“使龍降,使虎伏”。

打草驚蛇

同樣,“驚”也是不及物動詞,一般不能帶賓語,而這裡帶了賓語,是使動用法,“驚”這個動作是主語使賓語施行的,“驚蛇”即 “使蛇驚”。同類的還有“驚心動魄、感天動地、痛心疾首、動心忍性、騰皎起鳳”。

3. 意動用法

(1)名詞活用為意動詞

名詞活用為意動詞,是主語把賓語所指的人或事物看成謂語名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例如:

草菅人命

名詞“草菅”活用為動詞作謂語,表示主語把賓語“人命”當作“草菅”,成語意為把人命視作野草,指統治者濫施淫威,随意殘害人命。

幕天席地

名詞“幕”、“席”活用為動詞作謂語,表示主語把賓語“天”當作“帳幕”,将“地”當作“氈席”,此條成語的意思是“以天當幕,以地為席”。同類的還有“魚肉百姓、枕石漱流”。

(2)形容詞活用為意動詞

形容詞的意動與使動用法不同,使動用法是指主語所指使賓語所指具有這個形容詞的性質狀态,動賓結構隐含着動态的變化,即賓語發生了由原來的不具有某種性質狀态到具有了某種性質狀态的變化。意動用法則是指主語所指主觀上認為賓語所指具有這個形容詞的性質或狀态,客觀事實不一定如此,動賓結構也不含有動态變化的意義。[4]例如:

輕财重義

形容詞“輕” 、“重”活用為意動詞,表示主語主觀上輕視錢财看重義氣。事實上,“财”并沒有變輕,而“義”也沒有變重,隻是主語的主觀看法。

登山小魯

形容詞“小”活用為意動詞,表示主語(原指孔子)登上東山後,主觀上認為賓語“魯(魯國)”變小了。顯然這隻是主語的主觀看法,而不是客觀事實,魯國并沒有因為孔子登上東山而變小。同類的還有“不遠千裡、羞與為伍、甘之如饴”。

4. 數詞的活用

現代漢語中數詞不能作謂語,而在古漢語中,數詞在一定的語法條件下可用作動詞,充當謂語,這一點也保留在成語中。例如:

二三其德 誓死不二

“二三其德”中的數詞“二三”活用作動詞, 臨時具有了動詞的意義,并且帶了賓語“其德”,這條成語的意思是多次改變自己的德行。

“誓死不二”中的數詞“二”活用作動詞,其意義是在數目的基礎上産生相應的動化意,表“生二心”之意。同類的還有“萬衆一心、一心一意、人一己百”。

三、名詞作狀語在成語中的保留

現代漢語中,除了時間名詞外的普通名詞一般不能直接放在動詞前做狀語,通常要與介詞組合成介賓短語才能充當狀語。但在古漢語中,普通名詞單獨作狀語卻比較常見。名詞作狀語,就是一個名詞處在動詞的前面,不是這個動作的發出者,而是表示跟這個動作有關的時間、處所、工具、憑借、方式、狀态等。古漢語中的名詞,包括普通名詞、方位名詞和時間名詞等都可以作狀語,這些在成語中都有保留。

1. 普通名詞作狀語

普通名詞作狀語,可以具有不同的作用和意義,主要有以下五種:

表比喻。用充當狀語的那個名詞所蘊含的人或事物的性狀特征來比拟,可譯為“像……一樣”或“……似的”。例如:

星羅棋布

“星”、“棋”是名詞,分别充當動詞“羅”、“布”的狀語,“羅”、“布”兩個動作分别具有了“星”、“棋”的性狀特征。這個成語的意思是“像星星一樣分布,像棋子一樣羅列”,形容數量衆多,散布很廣。同類的還有“煙消雲散、土崩瓦解、蠶食鲸吞、風馳電掣、狼吞虎咽、雲集響應、風起雲湧、水深火熱”。

表處所。用充當狀語的那個名詞來說明動作發生的處所,可譯為“在……”。例如:

風餐露宿

“風”、“露”分别作動詞“餐”和“宿”的狀語,表示“餐”、“宿”的處所,意思是“在風裡吃飯,在露天睡覺”,形容行旅生活的艱苦。像這樣的成語還有“道聽途說、街談巷議、山居谷汲、穴居野處”。

表工具。用充當狀語的名詞說明動作行為的工具或原料,可譯為“用……”。例如:

車載鬥量 木雕泥塑

“車載鬥量”中的名詞“車”、“鬥”分别充當了動詞“載”、“量”的狀語。說明“載”和“量”這兩種動作所憑借的工具分别是“車”和“鬥”。成語意為“用車裝載、用鬥衡量”,帶有誇張意。“木雕泥塑”中的“木”、“泥”分别充當“雕”、“塑”的狀語。說明“雕”、“塑”的動作所憑借的原料是“木”、“泥”,成語意為“用木頭雕刻和泥土塑造的偶像”,形容人神情呆滞或舉動呆闆。同類的還有“口誅筆伐、繩鋸木斷、刀耕火種、舌戰群儒”。

表方式。用充當狀語的那個名詞說明動作行為的方式,可譯為“以……”。例如:

言傳身教

“言”、“身”表示“傳”、“教”的方式,“言傳”即“用言語教導”,“身教”即“親身示範”,“言傳身教”意為“既用言語來教導,又用行動來示範”。這樣的成語還有“耳聞目睹、手揮目送、頤指氣使”。

2. 時間名詞、方位名詞作狀語

成語中的時間名詞狀語,主要有兩種情況:

一是時間名詞“日”、“月”、“歲”常單用在動詞前,表示動作的頻率、經常性,含有“每日”、“每月”、“每年”的意思。例如:

日就月将

“日”、“月”都作狀語,修飾其後的動詞,表示動詞“就”、“将”所表示的動作的經常性,意為“每天有成就,每月有進步”。同類的成語還有“日新月異、江河日下、日積月累、蒸蒸日上”。

二是時間名詞“日”、“月”單用在表發展變化的動詞或形容詞前,表示情況不斷發展,意為“一天天地”、“一月月地”、“一天比一天”。例如:

日銷月铄

這個成語出自韓愈的《鼓歌》,“銷”、“铄”是動詞,意為“燒化”,“日”、“月”放在其前作狀語,整個成語意思是“一天天、一月月地熔化”,指時光流逝。同類的還有“世風日下、情好日密、日增月益”。

在成語中,方位名詞作狀語修飾動詞時,表示動作行為的方向,可譯為“向……”。例如“左顧右盼”,方位名詞“左”、“右”分别直接修飾動詞“顧”、“盼”,表示“顧”、“盼”兩個動作的方向,意思是“向左看看,向右瞧瞧”。同類的還有“南征北戰、東奔西跑、上竄下跳”。

四、賓語前置在成語中的保留

古漢語中賓語的位置有兩種,一種是賓語緊接在動詞或介詞之後,這與現代漢語是相同的;另一種是賓語置于動詞或介詞之前,即通常所說的賓語前置。賓語前置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存在,而成語卻将其保留了下來。成語中的賓語前置有三種情況:

一是,代詞作賓語要前置。例如:

何去何從 時不我待

“何去何從”是疑問代詞“何”作賓語,前置了。按照現代漢語的習慣應是“去何從何”,意為“離開哪兒,走向哪兒”。同類的還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時不我待”,否定副詞“不”構成否定句,代詞“我”作賓語,前置到動詞“待”之前,正常語序為“時不待我”。同類的還有“歲不我與、人莫予毒”。

二是,為了起強調作用,借助“之”、“是”把賓語前置,“之”、“是”為提前賓語的标志,無意義。例如:

何罪之有 唯利是圖

“何罪之有”,是動賓短語“有何罪”的賓語前置,“之”是将“何罪”提前的标志。“唯利是圖”,為了強調賓語“利”,借助“是”為結構标志,把賓語“利”提到動詞“圖”之前,又在賓語前加範圍副詞“唯”(惟)以強調動作行為的單一性,構成“唯……是……”句式。此成語的意思為“隻圖利”。同類的還有“唯命是從、唯你是問、唯才是舉、唯命是聽”。

三是,介詞“以”的賓語前置。例如:

“夜以繼日”中的“夜”,是介詞“以”所帶的賓語前置到了介詞之前,正常語序應為“以夜繼日”。同類的還有“文以載道、一以當十、一言以蔽之、儉以養德”。

五、結語

總之,成語是人們曆代相沿習用的語言精華,它的使用範圍異常廣泛。而成語又是古漢語的遺迹,其中存留了古漢語的許多内容,包括特殊助詞、代詞的用法,詞類活用,名詞作狀語和賓語前置。了解這些可以加深我們對成語的認識,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成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