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王昌齡,字少伯,京兆長安人(陝西西安),開元十五年(727年),進士及第,任秘書省校書郎,曾與孟浩然交遊,二人數年同筆硯。他善于寫邊塞詩,被譽為七絕聖手。天寶元年(742年)王昌齡出為江甯(江蘇南京)丞,所以王昌齡又被稱為“詩家天子王江甯”。天寶七年(748年),王昌齡以“不護細行”的罪名,受到宰相李林甫的陷害,被貶為龍标尉。龍标,唐朝的縣名,在今天的湖南黔陽,山遠地偏,屬于蠻荒的五溪地區。為遷谪竄逐惡地。
芙蓉樓,坐落在金山天下第一泉的塔影湖濱,原建于古鎮江城内的三山(日精山、月華山、壽丘山)中的月華山上,為東晉刺史王恭所建。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大唐天寶七年的一個夜晚,一場大雨漲滿秋江撒遍吳地(春秋五霸之一的吳國建國于此地),雨過天晴,黎明的曙光照耀着送客的詩人,楚山一副孤獨凄涼的景象,一派冷峻傲岸的氣象,似與詩人此刻的心緒相契合,也似為友人的離去而依依不舍。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詩人讓辛漸帶去他的消息,如果洛陽的親朋好友問起詩人,就告訴他們,他無論在何時何地,行事為人都如霁月清風,光明磊落。永遠有一顆為國為民鞠躬盡瘁的耿耿忠心。
詩人因為清正廉潔,高潔正直,不屑谄媚奉承,無端遭受打擊報複,遠離了朝廷,遠離了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官場,在貶谪之地為民造福,待人以寬,處事以明,深受百姓愛戴,百姓贊他:“龍标入城而鱗起,沅沅夾流而鏡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