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轼幼時的經典故事?蘇東坡洗兒:“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蘇轼洗兒:“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後來怎樣了?,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蘇轼幼時的經典故事?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蘇東坡洗兒:“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蘇轼洗兒:“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後來怎樣了?
在中國古代文壇上,蘇東坡是個含金量非常高的名字,詩詞散文書畫無一不精,其詩清新豪健,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其詞氣勢豪邁,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另外,蘇東坡善書,為“宋四家”之一;還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在北宋畫壇坐擁前排。
正因為如此,蘇東坡才被人譽之為“全才式的藝術巨匠”。不唯蘇東坡,其父蘇洵,其弟蘇轍也都是宋代文壇的大家(蘇氏父子三人一同入榜“唐宋散文八大家”),看來,他們的家族基因都具有學霸氣質。
生活在這樣家庭的孩子,做父母的理應希望孩子個個聰明,努力上進,這才順應了父母的“望子成龍”之心。但是,蘇東坡對子女的希望卻有悖常人之想,他竟然希望自己的兒子又蠢又笨,這是怎麼回事呢?
元豐六年(1083年)九月二十七日,蘇東坡的愛妾王朝雲為他誕下一子,年已四十六的蘇東坡當然是喜不自禁,忙着給新生兒取名——小名幹兒,大名蘇遁。為幹洗三的時候,蘇東坡還專門寫了一首《洗兒詩》,沒想到,詩風與常人不一,那句“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就是出自這首《洗兒詩》: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是什麼樣的遭遇讓蘇東坡如此失意呢?原來,孩子出生的那段時間,正是他人生中最黑暗的歲月。
蘇東坡因反對王安石新法,又在詩文中譏諷“新進”,所以遭到改革派的忌恨,一直睜大眼睛盯着他。元豐二年(1079年),四十四歲的蘇轼被調為湖州知州。
上任後,他即給神宗寫了一封《湖州謝表》,他的對手(新黨)卻從中找到了文字中的“愚弄朝廷,妄自尊大”、“銜怨懷怒”、“指斥乘輿”、“包藏禍心”,不僅諷刺政府,莽撞無禮,還對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謂死有餘辜。
七月二十八日,上任才三個月的蘇轼被禦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師,受牽連者達數十人。這就是北宋著名的“烏台詩案”(烏台,即禦史台,因其上植柏樹,終年栖息烏鴉,故稱烏台)。
烏台詩案這一巨大打擊成為蘇轼一生的轉折點。新黨們非要置蘇轼于死地不可,救援活動也在朝野同時展開。不但與蘇轼政見相同的許多元老紛紛上書,連一些變法派的有識之士也勸谏神宗不要殺蘇轼。王安石當時退休金陵,也上書說:“安有聖世而殺才士乎?”
在大家努力下,這場詩案最終因王安石“一言而決”,元豐三年(1080年)蘇東坡得到從輕發落,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
團練副使是個閑差,給了蘇東坡大量思考人生與自由創作的時間,他的《赤壁賦》《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名作紛紛問世。
另外,蘇東坡本名蘇轼,字子瞻,被貶黃州後,由于時間寬裕,他就帶領家人開墾城東的一塊坡地,種田幫補生計,因而自号“東坡居士”,蘇東坡之名才流傳開來的。
蘇遁是蘇東坡的四子,就生于他被貶黃州的第四個年頭。當時,蘇東坡内心的不平還沒過去,所以,才會有如上的激憤之語。
其實,不僅僅是激憤,還有嘲諷,因為高高在上的當權,都是些又“愚”又“魯”的不學無術之徒,這才有了“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之語。
蘇東坡的《洗兒詩》隻有短短四句,語氣戲谑,基調反諷,實乃事出有因。“人皆養子望聰明”,人心所向,衆望所歸,隻是蘇轼本人仕途受大挫,痛定思痛。
“我被聰明誤一生”也是實情。雖然如此,“公卿”還是要當的,隻是希望兒子不要像自己這麼拼,無災無難地混日子,也能混上“公卿”之位,那就強似乃父了。
遺憾的是,蘇東坡的這個小兒子卻沒活成父親所希望的樣子,出生一年後就夭折了。
原來,兒子的出生确實給蘇東坡帶來的好運,元豐七年(1084年),蘇轼離開黃州,奉诏赴汝州就任。遺憾的是,由于長途跋涉,旅途勞頓,蘇遁不幸夭折。
蘇遁早夭後,蘇轍給哥哥寫了首《勉子瞻失幹子二首》,以悼蘇遁:
其一
人生本無有,衆幻妄聚耳。手足非吾親,何況妻與子。
偶來似可樂,強作室家喜。忽去未免悲,欣成要矜毀。
君家兩歲兒,畢竟何自始。變化違初心,涕泗劇翻水。
吾侪近始悟,造物聊複試。道力竟未完,聰明信難恃。
其二
破甑不複顧,彼無愛甑心。棄璧負赤子,始驗愛子深。
誠知均非我,胡為有不能。一從三界遊,久被百物侵。
朝與喜怒交,莫與寵辱臨。四物皆不勝,生死獨未曾。
不經大火燒,孰為真黃金。棄置父子恩,長住旃檀林。
蘇遁雖然早夭,但是,還有其叔的悼詩為念,也不枉人世匆匆走一遭。
(圖片來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