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客戶端上海2月2日電(記者陳愛平)在上海的新春,你可以體驗非遺傳承的魅力,品嘗世界各地的美食;亦可打卡一家文化場館,勞逸結合“充充電”;你可以前往熱鬧商圈置辦“潮”年貨,也可以流連近郊鄉村,感受“不一樣的魔都”;你可以選擇約上三五好友,将城市裡豐富的文娛生活體驗個遍,亦可選擇“換個新家”,或在手機上雲遊各地……
如果說每種體驗都有一個主題色,這個春節假期,你最鐘愛哪一種?跟随新華社記者,探索上海文旅系統以“樂嗨過大年,非遺新體驗”為主題推出的缤紛文旅活動和服務吧!
15個古鎮、17家非遺保護中心、251項國家級及省級非遺項目、794名國家級及省級傳承人、40個上海民間文化藝術之鄉……非遺,既是老祖宗留下寶貴财富,又在當代人們的勞動生活中發揚光大。這個新年裡,許多非遺技藝結合科技、文旅項目給人們帶來許多驚喜。
在上海豫園,虎年迎春系列燈彩展示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上海燈彩”魅力。海派燈彩包含撐棚燈、走馬燈、宮燈、立體動物燈四大類型。其中立體動物燈彩最有特色。在豫園商城中心廣場、九曲橋廣場和黃金廣場等,人們移步見“虎”。高約9米的生肖虎燈組呈現了虎虎生威、眺望未來的場景。
在楓泾古鎮,非遺市集琳琅滿目,走在小巷裡,丁蹄、米糕香氣撲面而來。在朱家角古鎮,以“i·老虎遊”為主題的文旅活動,串聯起課植園、全華水彩藝術館、大清郵局、城隍廟等,讓市民遊客沉浸在曆史建築、文化體驗中。
統計顯示,上海已擁有7000多家咖啡廳、超過一萬家品質餐廳,其中大部分推出了年夜飯,還有近12萬種除夕外賣單品。這個新年裡,想實現“飯來張口”毫無壓力。
南京路步行街的老字号新雅粵菜館裡,人們歡聚一堂。新雅粵菜館行政副總廚、中國烹饪大師朱宏介紹,2022年1月31日晚的年夜飯早在2021年5月份就已經預訂完畢,這也顯示,居民消費需求旺盛。
朱宏介紹,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餐廳嚴控就餐人員數量和桌數,保持每桌距離,增大了防疫消殺工作頻率。“一個顯著的變化是,随着人們消費升級,加上上海雲集來自全國各地的勞動者,傳統的年夜飯餐桌也更加豐富起來,彙集了全國各地特色菜,讓人們足不出‘滬’也能品嘗家鄉的味道。”
100個家門口的好去處、6處國家夜間文旅消費聚集區、4處旅遊休閑街區、33條黃浦江遊覽航班、67輛都市旅遊觀光巴士、近3000座建築可供“掃碼閱讀”… …這些共同構成了“處處是景、時時宜遊、行行可看、主客共享”的都市型全域旅遊目的地。
就在春節假期前,上海市武康路-安福路街區成功晉級國家級旅遊休閑街區;武康路還入選2022年北京冬奧會“雲端觀光”線路,吸引各國運動健兒“線上逛街”。走進武康路393号武康路旅遊咨詢中心,帶着虎頭帽的複興貓迎接市民遊客在此領略衡複風貌區的老房子藝術、徐彙區的非遺技藝以及琳琅滿目的文創産品。
在這處全新升級的空間裡,首批展示的藝術品、文創産品圍繞農曆虎年春節主題展開,随後還将以不同主題布置展陳。徐彙區文化和旅遊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在武康路成為市民遊客“必打卡”選項同時,街區正在持續升級、公共服務正在持續擴容,以文促旅,并激活都市型旅遊消費。
上海已有134家A級旅遊景區、8個全國鄉村旅遊重點鎮、265座星級公園、8座郊野公園、4座國家森林公園。你可以跟着酷炫科技探索“宇宙無限”之夢,走進郊野公園感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綠色鄉村裡品嘗“鮮得掉眉毛”的農家菜。
大年初一,就地過年的林阿姨來到位于松江區的佘山,清新的空氣、郁郁蔥蔥的森林讓人心曠神怡。景區吸引了不少就地過年的市民遊客。周邊正在舉辦新春花展的上海辰山植物園、已有多項數字景區應用的廣富林遺址公園,讓林阿姨贊不絕口。
據上海春秋旅遊副總經理周衛紅介紹,新年假期,兩類旅遊産品最受市民遊客青睐:親近自然的生态郊野類和親近自然的生态郊野類,如長興郊野公園、崇明玉海棠、青浦大觀園等線路;曆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類,如楊浦複興島、虹口霍山路舟山路、寶山百年紗廠1919文化創意園等線路。串聯起中國共産黨一大·二大·四大紀念館景區紅色場館的“紅色專線車”,更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重溫艱苦卓絕的歲月,感懷當下幸福生活。
上海已有158家博物館、96家美術館、23家市區兩級公共圖書館、24家市區兩級文化館、224家社區文化活動中心、63家旅遊咨詢服務中心,這些文旅場所為人們準備着豐富的新年文化大餐!
在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内,來自故宮的《獸譜》與館藏的動物标本上演着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打開開啟展覽的“宮門”,《獸譜》高清複制圖譜圖片、圖文注解和大型互動多媒體等展項,對麒麟、白澤、九尾狐等“神獸”“瑞獸”全面解讀;來自《獸譜》中24種具有生物“種”意義的動物繪圖高清複制圖,與來自上海自然博物館館藏的7目27件動物标本,成組對比展示着;以紅、黃、棕、褐為基本色調的“宮牆”吸引人們在展覽空間内探索。
正在上海市群衆藝術館展出的“賞年畫 過大年——2022我們的小康生活”美術作品展示活動(上海展區),通過木版年畫、新年畫、農民畫以及具有年畫元素的插畫等多種表現形式,展現着新時代文明實踐新成果、反映城鄉融合發展新面貌、倡樹文明健康新風尚。
2021年,上海引進各類國内外品牌首店1078家,同比增長18.6%。一批重磅首店登陸上海。過年“買買買”,深受市民遊客青睐。多家文博場館推出“虎”年文創,競相展現海派“國潮範兒”。
其中,上海博物館與上海公共交通卡、上海都市旅遊卡聯袂推出虎年挂件紀念卡,一對奶兇奶兇的小老虎神采奕奕、威風凜凜;最新文創、萌萌的虎頸枕的造型創意來自于上海博物館館藏陶瓷虎枕。中國航海博物館“福祿有餘”系列文創,包括春聯套組、紅包套組、福祿有餘徽章、虎年挂件、虎年DIY燈等,這根據館藏“明代快船”船首虎紋提取元素設計而成。一組“六虎送福DIY”以上海兒童博物館館藏晉南虎枕為原型設計,讓人們用不織布親手制作小老虎——健康虎、平安虎、福祿虎、如意虎、納福虎齊賀新春……
上海已擁有122家劇院劇場、100家“上海演藝新空間”、1000餘家密室劇本殺場所、389家影院。賀歲檔、最新劇本殺、當季音樂劇,成為新年餐桌上,人們熱烈分享的談資。
深受中外觀衆好評的“歡樂春節·浦江藝彙”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在線演藝項目,彙集國風與國潮、經典與創新,傳遞具有國際氣質和當代氣息的中國藝術、海派文化。其中,既有中德合作的民樂音樂會,也有“肩上芭蕾”演繹“梁祝”愛情故事;既有舞蹈與擊劍的碰撞,也有傳統樂器與中國畫風的完美融合。唯美的演藝,讓海内外民衆在品味中國年味的同時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
誰說“旅遊過年”就一定要去外地?上海6300餘家旅遊住宿單位、177家星級飯店、87家星級鄉村民宿等為市民遊客準備了“換個新家”新玩法。“蹲”進酒店民宿裡,體驗非遺活動、親近自然,成為這個新年的“必選項”。
上海東方綠舟度假村總經理周金娣介紹,“度假 年夜飯”已漸漸成為上海市民過年的新選擇。青浦當地天然食材加上農家菜傳統做法,深受都市裡忙了一年的人們的青睐。度假村距離上海朱家角古鎮、澱山湖等景區景點較近,在此地過年的顧客也喜歡就近前往其他景區,體驗慢生活、微旅行。
今年,上海文旅系統推出“樂嗨過大年,非遺新體驗”假日品牌。許多非遺技藝、活動結合年節活動也進入各區的文旅場館。在上海市青浦區文化和旅遊局的組織支持下,寓意着年年“糕”升的焋糕等非遺美食以及烙畫等非遺活動也引進到度假村裡,為人們帶來更豐富的文化體驗。
參與新年文旅活動的過程,正是一場“海派城市考古”。它以城市考古為起點,以發現城市、體驗城市、分享城市為過程,以推介城市為終點,實現都市文旅資源的再挖掘、都市文旅價值的再發現、都市美好生活的再體驗。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方世忠說,希望人們在新春假期的“海派城市考古”中,充分感受人民城市的暖意、惬意和詩意。
缤紛的活動,融合成一抹獨特的“海派春節紅”。這抹“紅”中,還有許多一線工作者在寒冷天氣中堅守的身影。上海文旅系統各單位,包括景區、酒店、旅行社、博物館、美術館、文化執法部門等以精細化舉措嚴格落實假日期間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産舉措。滬上宣傳、文旅、公安、應急、交通、衛健、氣象、綠化等各個部門密切配合,共同守護平安、祥和、歡樂的春節假期。
如果說豐富多彩的商旅文體活動,是上海送給在滬過年的人們的新年禮物,那麼讓我們一同繃緊防疫和安全的“弦”,倡導踐行綠色、文明、理性消費,為上海新年再添上一抹亮色!
來源: 新華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