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商周決戰,史書上記載的非常明确,即在朝歌之外的牧野之地,大約在今天的淇縣(鶴壁市下轄)南、衛河以北。
《史記·殷本紀》中記載,“周武王於是遂率諸侯伐纣。纣亦發兵距之牧野。甲子日,纣兵敗。纣走入,登鹿台,衣其寶玉衣,赴火而死”,這就是決定商周命運的牧野之戰。
然而衆所周知的是,商朝首都是在今天的安陽,即大名鼎鼎的殷墟所在地。河南安陽市殷墟與鶴壁市的朝歌雖然毗鄰,但畢竟是兩個地方,那麼為何纣王不在首都而在朝歌抵抗周武王?考古殷墟遺址,或揭開了這一謎團!
自上世紀考古殷墟以來,殷墟給世人帶來了巨大的驚喜,除了15萬片甲骨文的發現之外,更發現了60多座宮殿和無數的墓葬,再一次證明了史書記載,殷墟的确就是商朝首都。
晉朝出土的戰國奇書《竹書紀年》中記載:“自盤庚徙殷,至纣之滅,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徒都”。
考古發現與傳世文獻互相印證,說明3000多年的殷墟地區,坐落着中國最繁華的城市——殷商都城,人口衆多工坊密布,足以秒殺同期世界其他城市。
既然如此,為何纣王不待在都城,而在朝歌抵抗周武王大軍呢?
上世紀50年代以來,在對殷墟進行大規模考古挖掘之後,經過70餘年的努力,考古專家證實:殷墟沒有城牆!
城市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重要标志,而城牆又是城市的關鍵标志。為了最終證明殷墟是商都,數十年來考古專家不斷尋找城牆,但遺憾的是尋遍殷墟,隻在小屯村西面發現一條750米長的壕溝,卻一直沒有發現城牆。總之,在殷墟遺址上,考古專家找不到一點城牆的迹象。
武王克商之後,把殷都的宮殿、宗廟、城樓等建築付之一炬,這是完全可能發生的事情,但說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将城牆也扒掉,将城牆夷為平地,甚至将基槽部分也毀掉,以洩心頭之恨,這種可能性實在過于渺小。而且,在殷墟原址上,考古也沒有發現“建築垃圾”的迹象。
因此,殷墟本身就是沒有城牆,不太利于直接的軍事防禦。
這裡有二個問題:一,商人不懂築牆嗎?二,商人為何不修城牆?
顯然,商朝人不是不懂築城牆,因為朝歌城牆遺址至今猶存:至今遺存的古城垣,部分城牆猶高約10米,頂寬約130米,基厚約150米,城垣東西寬4裡,南北長6裡,城周20裡,總面積24平方裡。朝歌城垣,巍然壯觀,體現了詩經記載“邦畿千裡,維民所止”。
但,戰争并未波及朝歌城垣,朝歌城垣巍然如故。戰争結束後,周武王以纣京師封纣子武庚為諸侯,以續殷祀,武庚就居住在他父王的宮室裡。後來武庚叛周,周朝爆發三監之亂,在周公率領之下周兵攻下朝歌,武庚身死,宮殿被焚,百姓被擄,頑民被遷,從此朝歌成為廢墟。
既然懂得建築堅固的城牆,為何殷都不修城牆?原因很簡單,殷墟地理位置獨特,北有洹水漳水,西有太行山,東有大河阻隔,隻有南面是一片開闊地,但南面卻有朝歌這麼一座巨城,都城安全上有保障。這就猶如我們熟知的秦都鹹陽,也是依靠獨特地理位置,采用的是“非城郭制”格局,但在周邊有軍事重鎮守衛,劉邦攻下武關之後,讓鹹陽徹底失去了東面的屏障,成了一座“不設防的城市”,所以秦王子嬰無奈之下隻能主動出擊,而不是堅守鹹陽城,因為鹹陽隻有宮城,而無外城牆可供堅守。
由于殷都沒有城牆,而朝歌牆高城堅,所以在獲悉武王伐纣起兵之後,纣王就自然選擇駐守朝歌抵抗了。但纣王為何不依靠朝歌堅城,而選擇在牧野決戰呢?
根據《爾雅》記載:“邑外謂之郊,郊外謂之牧,牧外謂之野,野外謂之林。”所以,我們熟知的牧野,可能并非特指一個地方,而是一種區域劃分,按照《爾雅》記載,牧野應該介于“牧和野”之間。東漢許慎在其所著的《說文解字》解釋:牧邑在“朝歌南七十裡地”,“周武王與纣戰于牧野”。漢代的70裡,約合25公裡,正是衛輝市區所在地。
既然纣王兵力不夠,甚至要武裝俘虜,卻為何不堅守朝歌,還要出城與周武王決戰牧野?因為纣王背靠朝歌堅城,打不過的話可以退回去,隻是沒想到内鬼臨陣倒戈,導緻一敗塗地。當然,從“牧野”到朝歌城的距離上可見,所謂“武王一夜克商”,應該是儒家的宣傳,真實曆史應該至少需要2天時間。
這裡還有一個問題:在纣王時代,朝歌城的定位是什麼?
根據史書記載,朝歌其實也是商朝首都,所以才被建成一座“超級巨城”,隻是殷商後期才升級為都城。《左傳》首先把朝歌同商的都城聯系起來。《史記》衛康叔封衛和牧野之戰的記載,确證了朝歌作為商朝都城的具體位置,《史記》之後多有文獻直稱朝歌為商都,《漢書》是現存較早記載朝歌為商都的文獻。《帝王世紀》明确了帝乙遷沬的故事,帝乙的子王,即帝辛(後世稱纣),也把朝歌作為都城。
商朝後期,武丁由西亳遷沬(mei),建立沬都,是為武丁城。《史記正義》記載“沫邑,殷王武丁始都立。”後武丁遷北蒙,沬都廢置。其後武乙遷沬,文丁又都之;帝乙遷沬,纣又都之”。後來殷纣王就武丁城擴而大之,并因城西朝歌山,改沬都為朝歌。
但,更準确的說,朝歌是一座陪都,主要作用是軍事重鎮及田獵、遊樂所在,而安陽殷墟是國王和貴族的宗廟、祭祀所在。殷墟是正式都城,朝歌是一座陪都,兩者分工有所不同罷了。
由于安陽殷墟隻是象征性國都,而陪都朝歌軍事功能更強,所以纣王自然坐鎮朝歌了。
遺憾的是,由于内部叛亂,朝歌堅城最終沒有起到絲毫作用,周武王輕松攻克朝歌。武王伐纣的成功,證明堡壘最容易從内部攻破。縱觀中國曆代王朝,漢朝唐朝明朝莫不如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