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調整影響難以預測
最近全國多地都在調整房地産限購、限售政策,結果卻是各不相同。
有的地方如泥牛入海,比如廊坊的取消限購;還有的地方狠狠地冒了一個泡,比如在昆山,一天就賣了1041套,有點兒小小井噴的意思。
雖然如昆山一般效果明顯的,但仍然有人給出了理性判斷:不會有長性,很快就會達到一個新的平衡,最終效果還是一般般。
網傳的一個段子
網上的一個關于市場預期的段子,大緻的意思是進退失據,漲價不是、降價不是、維持原價不動還不是。
看了這個段子,簡直讓人覺得無奈:這可如何是好?沒路可走怎麼行?
哈佛哲學公開課中有一種“公正,該如何是好?”,裡面講述了若幹難題。
其中一講,說的是著名的電車迷題:“一輛有軌電車失去了控制,司機看見前方的軌道上有五個人。司機可以任憑電車繼續前行,這樣一來,這五人一定都會被撞死(這五個人不知何故都無法離開軌道,不是讨論的要點);司機也可以将電車轉向,開到一條岔道上,而這樣隻會撞死另一個人。那麼,司機是否應當把電車開到人少的軌道上,撞死一個人,而不是五個人呢?“
面對如此難題,有多種解決方法,事實是最受贊同的解決方法是:不改變原有的、既定路線——畢竟現實中,沒有誰知道拐彎就是死人少的路線。
不決策也是一種決策
有了多種選擇可能,才是實施決策的基礎——當隻有唯一選擇是,絕對不能決策的。
面對多選難題,沒有一種概率、推斷可以給出明确的改善、提升,維持原狀是一個方法,也是一個決策。
現在地産形勢就擺在那裡,絕對不是簡單施策就可以解決問題的——多地的實踐證明了這一點。
于是,上策是切一刀——微調總是要的、可以的,可以持續做起;中策是維持原判、認真觀察,靜待時機出現。
不是所有的主動幹預都是好的,減少不必要的幹擾也是好的——這不就是治大國如烹小鮮嗎?
謀定而後動是策略,謀不定暫不動也是一種策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