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遊泳的氣球科學小實驗?每天1個科學小知識,培養孩子的科學素養,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不會遊泳的氣球科學小實驗?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每天1個科學小知識,培養孩子的科學素養。
文 | 魔力科學小實驗,本文為原創,歡迎關注及轉載分享。
我們知道,雞蛋由一層薄薄的蛋殼包裹着裡邊的蛋液。蛋殼是多孔透氣的,以便于内部生命演化時的新陳代謝。但是蛋殼薄而脆,一不小心就會破碎。之前曾經有粉絲朋友問我,有什麼辦法能讓雞蛋從高處掉下來也不會破碎呢?今天,咱們就針對這個話題來深入探索嘗試一下。
實驗所需材料
膠帶、剪刀、塑料瓶、生雞蛋、氣泡膜、毛巾、海綿
實驗操作步驟
1.分别用毛巾、海綿、氣泡膜包裹雞蛋并用膠帶纏繞固定。
2.塑料瓶從中間剪斷,取靠近瓶蓋一端,備用。
3.用膠帶将雞蛋懸吊在半截塑料瓶内,重心盡量靠下,膠帶不要繃緊,使雞蛋能輕微擺動但又不碰瓶身。
4.分别将雞蛋從3米高空扔下。
現象及原理分析
通過上面的實驗我們發現:松開手後,雞蛋從高空摔落地面。毛巾、海綿、氣泡膜包裹的雞蛋均被摔破,無一幸免。而塑料瓶内的雞蛋從同樣的高度摔落地面,雞蛋卻完好無損。
塑料瓶内的雞蛋落地瞬間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神奇的現象呢?原來,毛巾、海綿、氣泡膜包裹層較為單薄,無法有效吸收撞擊能量,所以包裹在内的雞蛋均被摔碎。而懸吊在塑料瓶内的雞蛋,因柔軟的膠帶為雞蛋提供了一定的空間,起到了緩沖作用,吸收了大部分撞擊所産生的能量,所以雞蛋沒有破碎。
再唠5毛錢的科普
“雞蛋撞地球”的活動于20世紀80年代初見于英國科促會青少年部組織的青少年科技活動,後由香港數理教育學會的老師們引入香港并在中小學生中開展。至90年代初,上海中國福利會少年宮将其進一步改進,并在上海青少年中組織開展,受到青少年們的歡迎。
圖片源于網絡侵删
時至今日,“雞蛋撞地球”的活動已廣泛出現在各種科技節、科技比賽、甚至日常教學的課堂内,充分調動參與者的主觀能動性,培養開拓性思維,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也許,這就是steam教育的魅力所在吧。
腦洞時間
開動腦筋想一想,針對本實驗你還有什麼辦法讓雞蛋不碎嗎?歡迎留言區探讨,咱們下期見!
實驗注意事項
本次實驗在封閉環境下拍攝,嚴禁高空抛物。兒童請在成人監護下操作實驗,并确保安全。
往期精彩實驗回顧:
魔力科學小實驗,3根火柴吊起3瓶水,這麼厲害?
魔力科學小實驗,喝完可樂再吃糖後果很可怕?看完這實驗就明白了
我是一名理工碩士奶爸,愛生活、愛科學,陪娃做了400多個“魔力科學小實驗”。關注訂閱我,每天3分鐘,陪孩子在家做個小實驗,培養孩子的科學素養!
THE EN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