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上有這樣一句話:誰痛苦,誰改變。
想要從背叛的深淵中把自己撈出來,隻有一條捷徑可走,那就是改變。當然,在這樣的境況下,首要的不是指望對方改變,而是改變你自己。
聽上去有些許不公平,犯錯的明明是ta,最需要改變的卻是你。但就是這樣,因為最痛苦的那個人是你。
承認婚姻的失敗,直面感情的背叛
很多事情,熬到成功很難,承認失敗更難。
婚姻中便是如此,面對抽象的感情,我們好像很難去承認自己沒有被對方當成唯一或不再被愛的事實。
可不承認,并不意味着不存在。
擺脫痛苦的宏觀舉措是你要改變,但實施到具體的第一步,那便是你得首先承認自己曾付諸精力、時間、金錢的這段感情确實令你陷入了不堪。
人往往隻有正視一件事的結果後,才會有耐心、正确地剖析造成這樣後果的真正原因,從而讓自己得到成長。
有些人硬着頭皮想維持家的完整,于是在孩子、父母、朋友面前假裝一切安好。實在委屈難受時,便試圖以怕孩子受傷、父母操心等理由,安慰自己再忍忍。
在别人看來,一切都很明顯。于ta自己而言,利弊好壞也都擺在眼前,可為何就是不能下定決心、有所行動呢?其實,這是潛意識裡一股不服輸、不敢面對失敗的勁兒在作祟。
身處當中的人會覺得,承認了感情的失敗就意味着自己是個缺乏魅力的人,連伴侶都不能征服,還怎麼在更複雜的人際環境中立足,對方的背叛意味着對自己的全盤否定。
所以,自證失敗的這些煎熬,成了壓死自己的最後一根稻草。
更進一步講,很多人不承認的原因不是自己不能覺察,而是在逐漸醒悟的過程中,又将别人的過錯歸因為自己的無能。一邊在内心深處責怪自己,一邊又欺騙自己。
擺開事實來看,你們關系走到這一步,雙方的确都有責任。
齊頭并進的兩個人出現摩擦,頂多就是走的慢一點,坎坷一點。但如果一方主動脫軌從而導緻翻車的結局,那這份責任本就不該由你一人來承擔,你才是那個被連累最深的人。
承認感情失敗并不可怕,這恰恰是一個人蓄力的開始。承認意味着接受,接受則是一種認同。一個人能接納自己的失敗,必然有更廣闊的途徑找到成功。
“殺死”自己的不是外遇
而是無盡止的情緒反複
遭遇背叛時,我們總會陷入一種反反複複的情緒。有一刻覺得自己想通了,果斷離開是最好的選擇。可過一會兒,又心有不甘,就算熬,也要熬出頭。
這些反複其實很正常。人不是機器,一個螺絲釘壞了,修理一下立馬就能進入原本的狀态。
你要給自己時間,去思考、整理甚至是發洩。但這個時間一定是有期限的。
倘若已經過了你給自己的期限,可這種反反複複的情緒還是沒能好轉,那麼你就得考慮一個問題:自己目前的困境到底是因為感情受挫造成的還是自身性格、處事方式等方面所存在的缺陷導緻的?
朋友梅梅其實是一個相對理性的女孩,她在事業和其他方面都是那種不用别人操心的類型。但唯獨面對婚姻感情時容易失去理智。
當初即使丈夫出軌的證據擺在面前,她也不願意相信對方已經不愛的事實。直到對方撕破臉皮、一定要跟她劃分界限,并且奪取她在婚姻中的合法利益時,她才回過神來。
她最大的問題首先是不肯承認感情破裂,或者不甘心付出多年的感情會抵不過才認識幾個月的虛情假意(梅梅意識中);
其次在情緒反複的過程中,她總是做一些讓自己後悔的決定,比如一氣之下選擇淨身出戶,失去分割婚姻共同财産的資格;
再者便是,從一開始身陷痛苦到後來甘願沉溺在這份痛苦中,瞻前顧後、自怨自艾,在精神方面承受着巨大的壓力。
我們都說感情不是生活的全部,其實背叛也是。很多人一遇到出軌這樣的事情時,便感覺整個天塌下來,要麼行為過激、要麼一蹶不振。
這終歸都屬于一種自我攻擊,隻是快慢的問題。表面上“殺死”自己的是伴侶的外遇,而實際上是自己的心态和情緒。
内心的失衡沒必要向外求
現實中特别常見一種現象:一方出軌後,另一方心裡不平衡。咽不下這口惡氣,于是選擇在外面找刺激,另尋新歡。漸漸地,雙方變成了各玩各的。
報複也好,挽回也罷。用這種方法終究是找不來平衡,也無法讓當初的感情恢複如初,它隻能證明你們的關系越來越不堪、認知越來越畸形而已。
内心失衡沒必要向外求。那些在婚姻傷痛中能華麗轉身的人,他們遭遇背叛以後,努力的方向,都不是絞盡腦汁、想方設法讓對方重新好好愛自己,而是懂得自己愛自己,并學着對自己負責。
至于遭遇背叛後,會不會選擇分開也已經不那麼重要了,他們不會用對方的反饋來證明自己值不值得。
日本建築師山本耀司曾說過:“自己”這個東西是看不見的,總要撞上一些别的什麼,反彈回來,才會了解“自己”。
親密關系中,我們很容易迷失自己。而伴侶就是那個為自己提供碰撞最多的人。即使是對方出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同樣考驗着自己。
不必用自己的底線去懲罰别人的不守底線,這樣隻會讓雙方越來越沒有底線。
— END —
感謝關注,更多情感方面的精彩内容,大家還可以關注公衆号【塗磊】(ID:tuleigongzhonghao)。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