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要洋氣的發型是吧?咱就讓同學和家人都認不出你!”
最近,一位名叫“發緣帝美業李店長”的美發視頻博主,在網絡突然走紅。
頭發一洗,圍布一系,燙發工具準備齊全,他照例要喊一聲:
“那咱們就開始改變咯!”
下一瞬間,鏡頭前無論男女老幼,李店長都會剪剪燙燙,把他們變成“朵拉”:
就是兒童片《愛冒險的朵拉》中的女主角 / 《愛冒險的朵拉》
上到九十九,下到剛會走,幾乎都是這樣的發型/抖音@發緣帝美業李店長
“根據不同臉型,設計同一款造型”,李店長的評論區裡,充斥着“沒有任何一個人能笑着走出發緣帝美業”“要不還是報警吧”的調侃。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托尼老師。不少有相似經曆的“受害者”,在評論區大吐苦水:
“我燙完頭,奶奶見了我都得叫我一聲老嫂子。”
剪發,隻能算是物理變化,翻車的幾率稍低,補救也相對容易。
燙頭,則是物理和魔法的雙重攻擊,事情往往會脫離控制、超出想象。
就像一段失敗的愛情,從不知何時開始,一切都已變得不對勁,想要挽回卻無從下手。
“托尼你睡了嗎?我醜得睡不着。”
燙頭翻車案例大賞
當你精心保存的一百多張絕美發型,在各種臉型和款式之間精挑細選;又翻遍了本城所有理發店的評論區,按收費、評價、回頭客數量反複排序……
最終确定了一款“适合自己”的燙發造型,走進那家“理應不會踩雷”的理發店。
這時的你還沒想到:
現在的你在走進理發店,幾個小時之後,你将走近科學:
“這真的是碳基生物燙得出的發型嗎?”
有多少人,極力囑咐自己的托尼老師,不要太卷,不要太細,價錢到位,必須洋氣。
但是,當沖水完照鏡子的那一刻,你還是在鏡子裡看到了步驚雲。
注意,這隻是把步驚雲的臉換在了自己臉上,發型是本人原裝的/@王語文,已獲授權
連步驚雲本人見了都要愣一下。
不過“步驚雲們”内部,還是有細分的。
頭發長一點,家庭聚餐、部門團建時,可以上場扮演迪克牛仔。
有多少頭發可以重來?有多少托尼值得等待?
頭發稍短一點,就變成了羅文姬、李俊河母子,走在大街上能直接認親。
你還有可能變身陳奕迅、于謙老師,隔壁鄰居大嬸……
反正和計劃中的“青春靓麗的都市麗人”不沾邊。
頭發一燙,直接超級加“輩”/豆瓣@一條鹽樹枝,已獲授權
運氣好的,能和媽媽當上親姐妹(你是姐姐);運氣差點,上街去跳廣場舞,都會被領隊嫌年紀大。
不隻是女生會遭遇燙發滑鐵盧,男生燙完頭絕望的,同樣不在少數。
俗話說:渣男錫紙燙,渣女大波浪。
準備錫紙燙前,多少男生幻想過,自己将成為人見人愛的帥哥、迷倒衆生的“海王”?
錫紙燙後,自己本不平靜的人生,似乎又多了一縷陰霾。
要不你還是把我删了吧,我咬緊牙關命令我發出這句話/豆瓣@明明就,已獲授權
也有人想做一點洋氣的細碎摩根燙,聽上去高端新潮。
燙完之後,這不就是20年前的QQ空間選手?
當然,上面這些都不是最慘的:至少錢花出去,咱看到了效果。
最慘的,是燙完之後,仿佛根本沒燙,甚至像做了個拉直。
燙了,但沒完全燙/豆瓣@斷浪,已獲授權
燙發失敗,就像不偏不倚落在新鞋上的鳥糞。隻要經曆一次,就會給心靈留下不可磨滅的損傷。
這樣的損傷,隻能靠時間來撫平——長出新頭發。
畢竟,如果對燙完的頭發不滿意,想回去修剪,反而可能更加失敗。
B站up主拉宏桑,曾經分享自己一次燙發經曆——明明想要的是少年感,但是燙完之後:
變成了少年他媽。
實在沒有辦法,隻好做剪短處理。
然而剪短之後……
好像輩分更高了。
這年頭,燙發就像理财,當看到令人心潮澎湃的發型,躍躍欲試之時,千萬記得提醒自己三遍:
燙發有風險,入座需謹慎。
一場與Tony老師的博弈
燙發給人帶來的煩惱,不止有醜。
去理發店的整個過程,就像一次地獄難度的《智勇大沖關》。
作為一項綜合性的造型改變工程,光是操作手法的名字,就足以讓你眼花缭亂。
法式卷,羊毛卷,人魚卷,梨花燙,蛋卷頭……
紋理燙,摩根燙,錫紙燙,鋼夾燙,煙花燙……
是為了寫稿子讀的,你們聽我解釋
好不容易決定了要燙的款式,托尼老師五分殷勤、三分引誘、兩分擔憂地向你扔來天花亂墜的術語:
“要不要試一試新進的數碼燙/陶瓷燙/離子燙/快速燙……?”
“藥水需要388的,688的,還是1288的呢?貴的藥水不傷頭發哦!”
“燙完頭發質容易受損,要不要做一個養護套餐?”
高手過招,講究一個預判/@papi醬
即使你提前做過功課,堅定地拒絕了自己不需要的項目,藥水塗上,頭發燙上,托尼老師溫柔的聲音,又像海妖引誘水手的歌聲一般,從耳邊傳來:
“最近充卡有優惠,需不需要辦一張?”
此時頭發顯然成了次要的,刀光“剪”影間,與理發師的心理博弈,成了最大的難關。
“頭皮看起來挺幹的,燙頭損傷發質,還是做一點蛋白護理比較好。”
“辦卡充2000贈1000,一年就一次機會,過了這次可就沒有了。”
“加一百元升級成總監套餐的話,燙出來的效果會更好,我們都是從業十幾年的老理發師。”
總監頭銜已經通貨膨脹了
意志堅定的,能兵來将擋水來土掩,和托尼老師大戰三百回合:
頭發太幹?所以我才來把它們剪掉呀!
辦卡以後有優惠?不了不了,看你們掙錢不容易,不辦卡讓你們多賺點也好。
耳朵根軟的,可能被喊一句“劉亦菲”,就敗下陣來。
進門兩手空空,出門錢包空空。
為什麼呢?/@papi醬
走出理發店,剛松一口氣,殘酷的現實就擺在面前:
離開了托尼的幫助,接下來的日子裡,你隻能靠自己去打理頭發。
理發店這個地方,總是充滿了被藝術之神眷顧的玄學。一旦踏出它的門,你就再也洗不出理發店中的同款效果,也吹不出理發師的同款發型。
是誰,我不說/微博@回憶專用小馬甲
花了幾小時精心燙好的頭發,可能隻是洗次澡、睡一覺,就再也回不去了。
有網友燙完一周後變成了這樣 / 豆瓣@魚蛋圓啊圓,已獲授權
燙發這件事,堪稱步步驚心。
即便你再多次祈求托尼老師“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到頭來或許還是不得不承認:
“那年杏花微雨,你說你是美發總監,或許一開始便都是錯的。”
燙發裡的智商稅
一次燙發,對普通人而言,不過是變美的手段。
在理發師們看來,卻不亞于一場商戰。
每一句寒暄、每一次問候、每一個推薦,可能都在暗中标好了價格。
剛碰到你頭發時,暗戰就已經開始:
“咱選個什麼價格的藥水啊?有高檔的、中檔的,檔次稍微低點兒的。”
很多理發店的燙發價格,都與不同檔次的燙發藥水緊密相關。
從688、988,到1288、2088,不同檔位的燙發價格差别懸殊,但是藥水效果差别真的這麼大嗎?
所謂“高檔位”的燙發藥水,許多理發店宣傳的内容,無非是“大品牌”“作用好”“不傷頭發”等。
實際上,無論是熱燙還是冷燙,燙發藥水的原理都是一緻的:讓頭發中的蛋白質變性。
先破壞頭發中的二硫化物鍵,使得頭發軟化。
來源:youtube@Reactions
繼而借助燙發杠子、加熱等,使得頭發建立新的二硫化物鍵,以此起到長效打卷的效果。
來源:youtube@Reactions
換句話說,隻要是遵循這個原理的燙發藥水,就不可能不傷頭發。
消費選擇是個人自由,但為了不存在的功效買單,着實有點虧。
不同藥水成本上的區别,也并沒有特别懸殊,一般也就從幾元到幾十元不等。
在确定一家店的理發師技術靠譜、藥水來路正規的情況下,燙發藥水選便宜點的就行。
緊接着,燙發之後,大半理發師都會對顧客下一句診斷:
發質受損。
不過不用擔心,為了“拯救受傷的發質”,店裡“特别推出”了蛋白護理,要不試試?
這些服務名字上或有不同,比如精油護理、蛋白矯正、生長因子等等,但總歸來說,都屬于蛋白護理的範疇。
蛋白護理真的有必要嗎?
燙發後發質受損,确實存在,并且難以避免。
由于燙發的原理,就是使蛋白質變性,在燙發時,蛋白質受損也就成為必然。毛糙、分叉等,都是燙發後的常見反應。
問題是,蛋白質變性,是一種不可逆的化學反應。
所謂“蛋白護理”,更多隻是在受損頭發的表面增加油性物質,輔以陽離子表活,使得頭發變得柔順光滑。
但在根本上,發質修複是無法完成的——想修複蛋白質,那就相當于讓熟雞蛋重新變為生雞蛋,基本不可能。
況且,想要達到柔順的效果,自己購買發膜、護發素等,也可以起到相同的效果。
天花亂墜的蛋白護理,完全可以拒絕。
如果你實在無法接受發質受損,又想讓自己的頭發起到打卷的效果。可以用卷發棒、夾闆等,自己燙發。
這樣燙發,隻是在物理層面短期改變了頭發的造型,并沒有發生化學反應,所以對頭發的損害少得多。
不過,保持的時間也比較短,也不是人人都有一雙“化黑長直為韓式大波浪外加微微卷曲的空氣劉海”的巧手。
燙發,終歸是一件令人糾結的事。
既想要時髦的發型、(視覺上)充足的發量,又要擔心發型滿不滿意、被商家套路,還得面對燙完之後受損的發質。
又是誰,我不說/微博@回憶專用小馬甲
能總結我們與燙發之間愛恨情仇的,或許隻有那句歌詞了:
燙發快樂,祝你快樂,你總會遇到完美托尼的。
人總是要有美的追求的,萬一哪次燙頭實現了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