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菰蜜制牛肉
原料:澳洲小牛肉,茨菰,熟蜜豆粒,薄荷葉,蔥,姜。
調料:八角,蜂蜜,醬油,胡椒粉,黃酒。
制法:1、茨菰去皮,洗淨備用。
2、将小牛肉切成厚的方塊,焯水,放入清水鍋中,加蔥、姜、八角、蜂蜜、醬油、胡椒粉、黃酒燒開,轉小火炖至酥爛。
3、放入茨菰,小火燒至茨菰軟糯,大火收汁,将小牛肉、茨菰裝盤,淋入原汁,點綴熟蜜豆粒、薄荷葉即可。
沙棘芡實酥蘑菇
原料:口蘑200克,沙棘果25克,芡實25克,脆漿糊50克,薄荷葉适量。
調料:沙棘汁50克,椰汁25克,檸檬汁15克,鹽1克,澱粉适量。
制法:
1、将口蘑焯水,打梳子花刀,挂勻脆漿糊,入熱油炸至酥脆備用。
2、将沙棘汁、椰汁、檸檬汁、鹽倒入鍋中,放入沙棘果、芡實,小火煮透,勾芡,加入炸好的口蘑炒勻,裝盤,點綴薄荷葉即可。
金湯碧綠豆腐
原料:優質有機黃豆,菠菜,雞蛋,蝦仁。
調料:金湯,鹽,澱粉。
制法:
1、菠菜洗淨汆水,榨成汁,加入雞蛋液、黃豆一起打碎,過濾去渣。
2、綠色豆漿加鹽調勻,入蒸箱蒸20分鐘,取出,改刀成豆腐塊,用金湯煨制10分鐘,撈出裝盤。
3、蝦仁汆熟,放在豆腐上,淋入金湯即可。
制作關鍵:
蒸豆腐的時間不能超過20分鐘,時間太長,成品裡面有蜂窩眼,影響外觀和口感。
鴨胸蛋黃卷
原料:鴨胸肉,熟鴨蛋黃,小酸橘,櫻桃蘿蔔片,西芹汁,大蔥,小蔥,八角,白鹵水。
制法:
1、鴨胸肉切薄片,用西芹汁、大蔥、小蔥、八角腌入底味。
2、鴨胸肉平攤,卷入熟鴨蛋黃,放入白鹵水中鹵制成熟。
3、撈出晾涼,切片,裝盤,點綴小酸橘、櫻桃蘿蔔片即可。
韭菜花爆田雞配海鮮菇
原料:野韭菜花,幹巴菌,海鮮菇,田雞,辣椒粒。
調料:雞湯,鹽,生粉,醬油。
制法:
1、将野韭菜花、幹巴菌分别洗淨、切粒,與辣椒粒混合拌勻,腌制成韭菜花幹巴菌醬備用。
2、将海鮮菇入加有鹽的雞湯中煮熟,撈出碼盤。
3、田雞治淨,切丁,加生粉、醬油腌至入味,入熱油快速拉油,撈起控油備用。
4、起鍋炒香韭菜花、幹巴菌醬,入田雞丁炒勻,裝盤即可。
幹巴菌:
雲南特有的幹巴菌是珍稀野生食用菌,生長在滇中及滇西的山林松樹間,産于七月、八月的雨季,雖其貌不揚,味道卻鮮香無比,含有抗氧化物質,有助于降低膽固醇、調節血脂、提高免疫力,是野生食用菌中的上品。
蓮藕茨菰焖番鴨
原料:蓮藕,茨菰,番鴨,蒜苗,老姜,蒜。
調料:花椒,八角,草果,陳皮,面豉醬,生抽,白糖,上湯。
制法:
1、蓮藕去皮,洗淨,切塊,汆水待用。
2、茨菰削皮,拉油待用。
3、番鴨宰殺治淨,斬件,入油鍋煸香,沖水。
4、另起鍋入油燒熱,爆香鴨肉塊,加上湯,入香料、調料一同焖煮約15分鐘,放入蓮藕、茨菰,繼續焖煮15分鐘,加蒜苗,大火收幹汁水,裝盤即可。
制作關鍵:蓮藕汆水可防止變黑,茨菰拉油可去除苦澀味。
番鴨:又名香鹑雁、麝香鴨。與一般家鴨同屬不同種,是一種似鵝非鵝、似鴨非鴨的鴨科家禽,體重比鴨大、比鵝小,多采用焖炖的方式來烹饪,為補壯身體的珍品。
油酥海帶芝士豆腐
主料:海帶250克,芝士150克,豆漿500克。
配料:魚子醬、小蔥花、瓊脂各20克,巧克力、櫻桃蘿蔔片、食用鮮花各适量。
調料:魚汁50克,鹵湯适量,鹽、雞粉各少許。
制法:
1、海帶洗淨泡軟,入鹵湯鹵10分鐘至入味,切細絲,入熱油炸成幹絲狀備用。
2、将芝士、豆漿加熱,放瓊脂、鹽、雞粉攪拌打勻,放入模具中冷卻凝固,切成3厘米見方的塊。
3、将巧克力融化,用模具制成碗狀。
4、将芝士豆腐放入巧克力碗中,裝盤,淋少許魚汁,放上炸好的海帶絲,點綴魚子醬、小蔥花、櫻桃蘿蔔片、食用鮮花即可。
杭椒白靈菇炒伊比利亞黑毛豬肉
原料:鮮白靈菇200克,伊比利亞黑毛豬肉400克,杭椒段100克,小蔥10克。
調料:蚝油5克,頭抽10克,二湯、生粉、鹽各适量。
制法:
1、黑毛豬肉改刀成條,用少許生粉、鹽腌制備用。
2、杭椒洗淨,改刀成段備用。
3、白靈菇洗淨,改刀備用。
4、将上述原料分别過油,加二湯煨至入味,加頭抽、蚝油、小蔥炒至出香,勾芡,出鍋裝盤即可。
五腳豬排骨拼鮑魚
原料:整條五腳豬肋排,鮮鮑魚,西蘭花,姜,蒜。
調料:鮑汁,黑椒汁,海鮮醬,蜂蜜。
制法:
1、将整條肋排加黑椒汁、海鮮醬、蜂蜜、姜、蒜腌一夜,入烤箱烤30分鐘,斬件,裝盤。
2、将鮑魚治淨,表面剞花刀,用鮑汁煨制成熟,裝盤。
3、西蘭花焯熟,做好裝飾即可。
五腳豬:海南人對本地原種土豬的稱呼,因其長期散養,喜歡在地上拱土覓食,形成了長而尖的豬嘴,且走起路來嘴巴貼着地,從後面看就像第五隻腳,因而得名。
菜心黑松露炒蝦球
原料:蝦球,芥蘭菜心,紅、黃彩椒片,小西紅柿,香蔥段,蒜片。
調料:黑松露醬,鹽,蛋清,生粉。
制法:
1、蝦球加鹽、蛋清、生粉稍抓,中間穿入芥蘭菜心,入油稍炸,撈出瀝油。
2、将小西紅柿制成小兔子狀,待用。
3、另起油鍋,入蒜片、香蔥段、紅黃彩椒片翻炒,入蝦球菜心段,加鹽調味,起鍋前加入黑松露醬炒香,裝盤,用制好的小西紅柿點綴即可。
牛肝菌焖土豬肉
原料:牛肝菌,土豬腩肉。
調料:鹽,白糖,醬油。
制法:土豬腩肉洗淨,切成方塊,入熱油爆香,轉小火煸炒,加鹽、白糖、醬油,入牛肝菌焖煮15分鐘,大火收汁,出鍋裝盤即可。
制作關鍵:通過煸炒将豬肉的油分逼出來,可達到爽脆的效果,火候要掌握得當。
吉列金沙牛臉肉扒
原料:牛臉肉,面包糠,蔬菜汁,黑椒,雞蛋液,鹽,生抽。
制法:
1、将牛臉肉切厚片,錘打至纖維松弛,加蔬菜汁、鹽、生抽、黑椒腌制3小時。
2、把腌制好的牛臉肉蘸蛋液,裹面包糠,入油炸熟,撈出瀝油,然後改刀,裝盤即可。
蓮霧蟹菇鳳尾蝦
原料:鳳尾蝦200克,蟹味菇100克,蓮霧2個,靈芝孢子粉3克。
調料:香槟酒25克,法式黃芥末5克,蓮霧果泥25克,青檸汁12克,芝士粉15克,鹽1克,生粉适量。
制法:
1、将鳳尾蝦治淨,與蟹味菇分别碼味上漿、拍粉、入熱油炸至成熟備用。
2、蓮霧挖去果肉,做成小碗狀備用。
3、将除鹽、生粉外的調料倒入鍋中,小火熬至濃稠成醬汁,将炸好的鳳尾蝦和蟹味菇裹勻醬汁,裝入蓮霧果碗中即可。
泰椒炒馬家溝芹菜爽肉
原料:豬頸肉,馬家溝芹菜,木耳,泰椒。
調料:澱粉,鹽,白糖。
制法:
1、芹菜洗淨,取莖部,切段待用。
2、豬頸肉洗淨,切片,用鹽、澱粉略腌。
3、鍋入油燒熱,下腌好的豬頸肉炒熟,入芹菜、木耳、泰椒,加鹽、白糖調味,勾芡炒勻,裝盤即可。
海豆海螺煲
原料:紅樹林果豆,海白,椰子絲,海鮮高湯。
制法:
1、紅樹林果豆洗淨、去芯,海白洗淨,待用。
2、将椰子絲放入海鮮高湯中煮沸,入海白、紅樹林果豆煮10--20分鐘,裝入盛器即可。
紅樹林的果,形狀似蠶豆。紅樹林是由一群水生木本植物組成的海岸植物群落,具有特殊的生态地位和功能,是極為珍貴的濕地生态系統,對調節海洋氣候和保護海岸生态環境起着重要作用。在中國,紅樹林主要分布在海南島、廣西、廣東和福建等地。
海白一種海水蛤蜊,因其貝殼大面積為白色,被稱之為“海白”。海白性涼,夏天喝海白湯可祛暑。
海鮮高湯以魚骨、蝦加清水熬制即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