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和電影中,常出現長着獠牙的恐怖僵屍,這些死而複生性情大變的怪物,都是因為“屍毒”而轉化。
在現實中,關于“屍毒”的傳說也不少。
據民間流傳,活人若是沾染“屍毒”,就會皮膚潰爛而死。
死人身上若是生出“屍毒”,就會在下葬後數年内變成活屍,不會腐爛。
這個讓人聞風喪膽的“屍毒”經人口耳相傳至今,而它真的存在嗎?
直到1971年,在馬王堆墓中的不腐“濕屍”辛追夫人被發現,關于“屍毒”傳說的真相終于浮出水面。
屍毒:令人聞風喪膽的毒物
人們第一次接觸““屍毒””這個概念,是從1985年香港恐怖片《僵屍先生》上映後開始。
在此之前,除了一些不怎麼發達的鄉下村間,很少有人關注與屍體有關的事物。
在虛拟影視文學作品中,“屍毒”是屍體擺放不當或是沾染了邪氣後,在屍體體内所産生的一種毒素。
它會促使屍體死而複生,長出獠牙,通過咬人傳播這種毒素,人被咬過後也會變成僵屍。
誠然死人複活和活人變屍聽上去都像是天方夜譚,但一切的幻想與虛拟都是依托現實而生,它們都有原型和靈感雛形。
那麼影視劇中,可怕的屍毒是從何而生的?或許在從古至今的民間傳言中,可以找到答案。
在一些荒山孤村或是奇人異事處,真的有人見過帶有“屍毒”的屍體也說不準。
沿着這些線索繼續追溯,“屍毒”的概念比人們第一次認識它時,出現得更早。
這種說法是在早年盜墓賊橫行時期流傳下來的,盜墓的人雖然不敬死者目無王法,但卻對一些邪門歪道很深信。
在科學不普及、封建迷信作為流行的時候,人們在墓裡看到千百年都不腐壞的屍體,隻能用一些簡單的猜測來理解它。
加上墓室的氣味和一些故事傳說,以及僅有的經驗,人們就得出了屍體有毒,“屍毒”可以讓屍體不腐壞,這樣一個結論。
接着,随着這個概念出現,民間又開始流傳“屍毒”甚至能讓屍體動起來。
并且在活人接觸後,會使皮膚潰爛,或是留下醜陋的疤痕,甚者還會将人毒死。
接着,為了防範“屍毒”,盜墓賊用些自創的方法,在進墓前做防護準備,用偏方解藥用來解“屍毒”。
因為對“屍毒”的恐懼,大家也都相信了“屍毒”的存在,關于它的傳言更是變得有鼻子有眼。
到了今天,社會步入科學年代,屍體也都講究火化入葬,“屍毒”存在的依靠沒有了,這個概念也被逐漸淡忘。
但對于一些影視迷和小說愛好者來說,“屍毒”到底存在與否依舊讓他們非常好奇。
于是1971年被發現的馬王堆墓以及墓中千年不腐的女屍,和“屍毒”的猜測被一些人聯系了起來。
這座墓被發現于1951年,考古學家夏鼎在長沙剛主持挖掘一座一千年古墓後,在兩座狀似馬鞍的土丘處,研究斷定此處有墓,并且不早于公元前二世紀。
但不知是何原因,當時這位考古學家并未立刻組織挖掘,隻是與政府說要保護好這片地區,以及地下的古墓。
時間到了1971年,20年過去,考古學家當時的隻言片語早已被忘記,一座醫院選址此處,并且定于年末開始動工。
在施工的過程中,工人用工具對地下進行勘測,結果遇到了地面塌方,并且有刺鼻氣體從塌方處冒了出來。
有膽大的工人拿着火機在氣體冒出的縫隙嘗試點燃,驚奇的一幕出現,氣柱燃燒成了藍色的火焰久久不滅。
緊急情況下,施工隊聯系了機關單位,在管理部門了解情況後,他們突然想起二十年前确實流傳過此處有墓地的事情。
為了求證,管理部門第一時間向湖南省博物館的一位專業人員打去電話。
經過簡單說明後,專家證實了這個消息,并帶着設備與人員快速趕到了現場。
專家趕到現場後,立刻查看溢出的氣體以及火焰的情況。
但可惜的是,當時火焰已經非常微弱,氣體也很快耗光無法收集。
沒有收集到氣體樣本讓專家們很失望,但值得高興的是,氣體的存在說明古墓密封非常完好,裡面将會有大批保存下來的文物和曆史線索。
1972年一月,挖掘工作開始,在一千多名專家以及學校的教師學生努力下,這座古墓終于露出了它的部分光彩。
在成堆的珠寶财物以及文物中,專家們對這座墓葬蘊含的曆史價值,給出了非常高的評價。
但真正令人驚喜地發現,随着棺椁的清理完畢才真正出現。
在精細的開棺工作結束後,四層外棺中被鮮豔細紗層層包裹的屍體出現于眼前。
這極盡奢華的喪葬儀式後,衆人早已斷定這位墓主身份高貴。
衣物不能抵擋細菌的侵蝕,雖還未見到屍體,但想來也早已化成枯骨。
将裹着紗布的屍體帶回來後,專家們着手拆解紗布的工作。
在耗費數小時、剝下22層紗布後,想象中的骨架并未出現。
一具仿佛剛死的屍體出現在專家眼前,這一幕驚呆衆人。
在距今兩千多年前的墓中,居然有一具未腐爛的屍體。
她的皮膚還有着彈性,用手可以輕輕按下,關節還可以靈活轉動,甚至面上的睫毛還根根分明。
這具神奇的屍體讓學者們對于她的身份越發好奇,但在墓中卻沒有詳細的文字或圖畫記錄可以證實她的身份,隻知道她生前是個極盡奢華的富貴婦人。
1973年,為了可以得到關于屍體不腐以及女屍身份的更多消息,馬王堆另外兩座墓葬在一片期待下開土動工。
但令學者失望的是,另外兩具屍體都沒有被保存下來,并且馬王堆二号墓早在一千多年前就被盜墓賊光顧過了。
再沒有機會可以得到屍體不腐之謎的答案,令衆人心感失望,但在二号墓出土的三枚印章,給了衆人關于女屍身份的答案。
這個有着“不腐之謎”的女屍,就是古長沙國丞相的夫人——辛追。
專家學者們對于她兩千年不腐的原因深感好奇,但僅從墓室結構和材質上,卻得不到确切的信息。
這座墓室用了南方墓葬常用的一個防腐方法,在墓室牆外封上一層厚厚的白膏泥和厚厚的木炭,初步估計辛追夫人墓外有五千多噸木炭。
可對比同樣采取這種方法隔絕水汽和空氣的墓中屍體,沒有一個是像辛追夫人一樣保留了皮肉,他們大多成了枯骨。
在研究受阻後,大家對于辛追夫人屍身不腐的秘密更為好奇。
群衆有人開始猜測,是否辛追夫人屍體不腐是與“屍毒”有關。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這座墓的大緻情況确實如“屍毒”民間傳言一般,墓中有刺鼻的味道,且有一具不腐爛的屍體。
憑借着這些吻合的特征,一些好事的人就要蓋棺定論時,學者們想到了一個辦法研究辛追夫人的不腐之謎。
千年女屍不腐之謎,辟謠屍毒傳言
以當時的技術來說,人們想保證屍體完好不腐隻有一個方法,就是創造一個适合屍體長存的環境。
屍體腐爛,就是由于腐敗細菌的生長,将屍體身上的蛋白質分解吸收,用來滋養繁殖自身。
屍體腐爛的最終結果就是,全部的肉體被腐溶掉,把複雜的有機體變成簡單的化合物和無機物。
可以腐蝕屍體的腐敗細菌想要生存和繁殖,需要一定的溫度、濕度、空氣、營養物質等條件,所以隔絕水、空氣就是抑制它的最好方法。
從古至今的密封防腐措施多種多樣,但真正有用的卻很少。
環境難以做到完美時,古人就開始從屍體上下手,用一些特殊物質塗抹屍體、包裹屍體達到屍體永存的目的。
想到這點,專家們決定對辛追夫人的屍體進行解刨化驗,終于在其中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迹。
初步的解刨發現,辛追夫人尚有彈性的皮膚下,她的内髒也都基本完好地保留了。
在她的胃中,還殘留着138粒半沒有消化的甜瓜子。
接着解刨人員發現,辛追在生前有不少的疾病:冠心病、多發性膽結石、日本吸血蟲病、腰椎間盤突出和變形、右臂骨折。
如此看來,她生前可能經常受到病痛的折磨。
在屍體中,專家檢測了各個部位組織後,在部分檢測報告中發現,她的屍體在死後被注入過防腐液體。
同時,在辛追棺材中發現的大量棺液也被檢測完畢,其中同樣含有防腐物質。
那在辛追棺材下發現的液體中含有乙醇和乙酸等成分,還有部分中草藥成分混合,可以有效抑制細菌的活動和滋生。
再算上封土高約20米的墓坑,以及幾千噸木炭和棺材中防腐物質保護,辛追夫人的遺體在相對恒溫隔絕空氣的條件下,通過自身上的防腐措施,達到了驚人的防腐效果。
在初步腐爛的過程中,她身上的22層紗也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防止了蟲子在她的身上、口鼻内孵化。
一道道防腐工序下來,辛追夫人的屍體隻經曆了初步的腐爛後就停止了,也就成了如今的模樣,專家後将這種屍體稱為“濕屍”。
研究的結果解釋了辛追的屍體秘密,也解釋了早年間關于“屍毒”的問題。
那些年代久遠保存較好的墓,因墓主的一些防腐措施,在墓裡會因為甲烷菌産生可燃氣體。
這對毫無防備就進去的人危害極大,在從前的人看來,就是墓中有毒氣。
除了墓室内,在屍體所穿的衣物、棺木上,也會有大量防腐的塗料或是液體。
就如辛追夫人四層外棺中足有20厘米深,八十多公斤的棺液,裡面大量的乙醇、乙酸、和硫化汞在接觸空氣後,會具有強腐蝕性。
這也解釋了“屍毒”會腐蝕人皮膚留下疤痕,或是使人中毒緻死的傳言來源。
這些東西是不可與皮膚直接接觸的物質,會引起皮膚灼燒或是過敏,嚴重的會對身體内髒産生影響,症狀類似中毒。
如此看來,盜墓賊時期流傳來的“屍毒”說法,都是因為不了解化學物質、沒有基礎常識才出現的。
盜墓賊将墓室中常年累月因環境變換産生的有害氣體,和用作屍體防腐的物質,認作了“屍毒”。
無知的人對此信以為真,添油加醋不斷的謠傳後,“屍毒”就成了令人懼怕的東西。
但它們并非傳言中玄幻的“屍毒”,經過辛追夫人遺體考察以及棺木的研究,也證實了傳言中“屍毒”的不可靠以及不真實性。
參考文獻:
《馬王堆女屍不腐之謎》
《侯爵夫人的傳奇——馬王堆漢墓的故事》
《肉食中的“膍毒”與“屍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