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因為直接或者間接暴力導緻上肢骨折,傷口處會有疼痛、腫脹的症狀。患者需要進行治療,對腫脹部位進行消腫。那麼,上肢骨折如何消腫?
骨折,即傷筋動骨,需要3個月左右的時間才能恢複。有腫脹的症狀是正常的,因為骨折後,傷口處的周圍軟組織、血管、神經都可能受到傷害。當肢體活動時,靜脈血液會因為回流受阻而腫脹。消腫需要一段時間。經過煎煮、熏洗浸泡活血化瘀的中草藥可以改善血液循環,從而達到消腫的目的。但是這種方法需要在醫生的允許下進行。因為該方法也可能會導緻傷口出血。
若是拍個x光片後,骨頭無異常,可以嘗試通過針灸理療的方法來疏通經絡、消腫止痛。上肢骨折患者在一開始的時候,患肢的活動範圍應該盡可能小一些,而且活動的時間不能太長。在站立的時候,患肢不能下垂,也不能着涼。
上臂骨折患者需要除了需要進行治療以及消除症狀,還需要進行護理。
1、患者在進行手法複位期間,需要對患者的固定情況進行多次的檢查。檢查時,觀察固定的情況以及是否壓迫到腋窩。若是壓到,則需要調整。固定的情況可以根據患肢的情況做調整。若是患肢感覺到麻木、發涼,存在運動障礙,則需要調整一下。這些症狀的出現可能是因為固定得太緊,導緻血管受到壓迫。
2、若是患者是上臂粉碎性骨折,其患肢可能有一些碎片。此時不可強行按壓它,使其複位,否則很可能會傷到周圍的神經或者肺尖。對于這類患者,需要嚴密觀察其呼吸的情況、患肢運動的情況,有無氣、血胸及神經症狀也能及時被發現。
3、做完手術後,需要嚴密觀察患者患肢傷口滲血及末梢血循、感覺、運動情況,若有異常,則需要記錄以及處理。
4、患肢需要保持正确的固定姿勢。在複位後,站立時,胸要挺着,肩要提着。在躺下時,不要枕枕頭,保持仰卧的睡姿,在其兩肩胛間需要墊一個窄枕。目的是維持良好的複位位置,肩部保持後伸、外展。有些部位沒有進行固定,患者不可随便變換姿勢,以免傷到這些部位。
上肢骨折患者在恢複期間的飲食也是很重要的。有些食物是不可多吃的,患者不能吃太多的骨頭、白糖、補很多的鈣。可能有些人會認為,骨折需要多喝骨頭湯,對恢複有幫助。但是恰恰相反,喝多了反而阻礙骨的愈合。吃多了白糖則會導緻維生素B1的含量減少。該物質減少,會導緻肌肉的活動能力下降,功能恢複的時間會因此而延長。由于患者每天消耗的鈣并不多,所以沒有必要刻意的補鈣。一旦體内的鈣含量太多,就可能導緻血鈣增高。
總結一下,以上提及兩個上肢骨折的消腫方法,需要提醒的是,不同情況下的消腫方法是不同的,患者在進行消腫時,最好詢問醫生是否能這樣做。除了消除症狀的症狀,還需要對患者進行護理以及提醒患者一些飲食方面的注意事項。
指導專家:王健(頭條号:骨科王健醫生),副主任醫師,副教授,南方醫院關節與骨病外科副主任,廣東省醫學會關節外科學分會副主委。
專長:骨關節炎和股骨頭壞死的階梯治療,在微創髋膝關節置換手術方面經驗豐富。
覺得本文有用,請點贊或推薦給朋友,并關注【廣東骨科專家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