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一人一校鄉村教師堅守大山30餘載

一人一校鄉村教師堅守大山30餘載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1-11 05:18:52

一人一校鄉村教師堅守大山30餘載?六年間,在北京與河北保定市阜平縣的村小之間奔波,北京退休老師孫錫霞卻說,自己做的“微不足道”,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一人一校鄉村教師堅守大山30餘載?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一人一校鄉村教師堅守大山30餘載(北京首批參與老校長下鄉)1

一人一校鄉村教師堅守大山30餘載

六年間,在北京與河北保定市阜平縣的村小之間奔波,北京退休老師孫錫霞卻說,自己做的“微不足道”。

剛過去不久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式上,44個天真無邪的孩子以純淨、空靈的天籁之音,用希臘語完美演繹了“奧林匹克頌”,也讓這個來自河北阜平的馬蘭花合唱團深深印刻在了很多人的腦海中。

2月4日晚,在屏幕前看到冬奧會開幕式上的這一幕,首師大附屬小學退休教師孫錫霞的心底泛起一陣陣暖意和自豪。這些孩子中,有30個來自于她支教的學校——阜平八一學校。“開幕式的時候還有些緊張,閉幕式的時候自信多了。”孩子們的點滴變化,孫錫霞都看在了眼裡。

作為教育部“老校長下鄉”工作首批試點城市,北京自2016年9月正式啟動“老校長下鄉”支教活動,六年來共有三批、42名老校長、老教師奔波在密雲、延慶以及河北阜平、承德等地的鄉村中小學。孫錫霞即是首批參與“老校長下鄉”的支教老師。

從2016年至今,“孫錫霞們”通過聽課、評課、上示範課開展教研活動,為學校帶去了先進的教育理念、優質課程及豐富資源,也讓更多的鄉村課堂有了變化。

2018年,孫錫霞在阜平八一學校上示範課。受訪者供圖

回到父親當年奮鬥過的地方

河北省保定市阜平縣,位于北京的西南方向,距離約300公裡。從北京乘坐大巴,一路高速,大約四小時能夠到達。

2016年,孫錫霞即将展開的退休生活因為支教按下了延遲鍵。“我對地理沒什麼概念,當時隻知道要去河北支教,不知道具體在哪兒。”

得知支教的地方在保定時,孫錫霞心裡格外激動。她的父親1938年入黨參加革命,曾在河北保定、滄州一帶浴血奮戰,後來因為負傷回了北京。“一想到能回到我父親當年奮鬥過的地方,我心裡就有一種特别的感覺,特别想去。”

重走父輩路的情結和教書育人理想讓孫錫霞克服了支教路上的諸多困難。

首要的攔路虎的是交通問題。孫錫霞不會開車,“我本來打算先坐火車到保定,然後再從保定坐公共汽車到阜平。”但這條線路需要多次換乘不同的交通方式、時間也更久,而且還要學校專門派車來接。“我是去支教的,不想給學校添麻煩”,最終,孫錫霞決定乘坐直達大巴車。

于是,從2016年10月開始至今,隻要疫情防控形勢允許,孫錫霞每個月都會到一早趕到木樨園長途汽車站或六裡橋長途汽車站,乘坐四個小時的長途車前往阜平縣城,再輾轉半個小時到達八一學校,“最快的時候,到學校也得下午1點半了。”

偶爾也有意外。有一次趕上了霧霾天氣,“早上從北京出發的時候想着或許走着走着霧霾就散了,沒想到,到了河北霧霾更嚴重了。高速也封了,司機隻能走輔路,一直到下午五六點鐘才到阜平縣城。”孫錫霞回憶,還有一次她本來想坐下午的車到阜平,沒想到車晚點,隻能又買了火車票到保定再轉車到阜平,到學校都已經快晚上10點了。

路途遙遠、條件艱苦,對于不少年輕人而言尚且難以适應,孫錫霞卻樂在其中,“我很喜歡支教,什麼困難都可以克服。”

2018年6月1日,孫錫霞和阜平八一學校的孩子們一起過六一兒童節。受訪者供圖

“親自上陣”上示範課

退休前,孫錫霞是首都師範大學附屬小學的數學老師,曾長期擔任教學主任一職,也是北京市骨幹教師。“到了革命老區的學校,就一定要真心實意地走進課堂,盡自己最大的能力給老師的成長提供支持,讓課堂有變化、讓老區的孩子真受益。”

帶着這樣的初心,孫錫霞認真觀察着八一學校的情況,“硬件比我想象的要好,學校是樓房,教室裡配有白闆,老師們都有電腦,比很多村小條件要好,學生人數也很多。”

但跟很多鄉村小學一樣,八一學校的“軟件”亟待提高:教師資源較為匮乏,部分教師能力不足,“課堂上老師更多的是教授知識、學生循規蹈矩地聽。但我們希望的是,學生能有更多的自主探究式學習。”

萬事開頭難。支教老師要怎麼幹?孫錫霞決定把課堂教學當做突破口,而課堂教學的改變先從改變教師觀念開始,聽課、評課、上示範課成了她支教生活中最主要的内容。

孫錫霞一直堅持的教育理念是“把課堂還給學生”,她也把這一理念傳遞給了當地的教師。

“老師不是教授知識,而是要跟學生一起學習。”孫錫霞回憶,學校有位老師聽了自己的話,把課堂上的“你”“你們”換成了“我”“我們”,一字之差,老師和學生之間的定位就變了,“鼓勵老師們改變,嘗試不同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喜歡上課。隻有學生喜歡課堂,才能提高課堂效率,才能提升教學質量。”

有時,孫錫霞也會“親自上陣”,上示範課。“我印象很深的是上複習課。一般老師們會認為複習課還能怎麼上呢?頂多是讓學生多練習幾道題。”孫錫霞用一整節課講了一道題,通過這一道題串聯起了衆多的知識點。

“不隻是學生被吸引住了,我們這些聽課的老師也被吸引住了。”八一學校數學老師陳瑤說,每次孫錫霞上示範課,很多老師都會來聽,有時候教室後面都坐不下,“她講過一次簡便算法。我也講過這節課,但更多的時候是我說學生聽。孫老師的課完全不一樣,大部分時間都是學生在讨論,然後學生們就能很好地沉浸在課堂裡,自己探讨、自己總結,比我們上課的效果要好很多。”

2020年9月,孫錫霞在阜平八一學校上數學課。受訪者供圖

“手把手”帶鄉村教師

“孫老師是個很溫柔的人,說話輕聲細語的,也沒有架子,對我們很随和。”

“不管多晚去問她問題,都會跟我很耐心地講。”

“就像我們的長輩一樣。”

“我們微信上問問題,她也會給我們發很長的語音解釋。”

……

因為疫情,孫錫霞已有小半年時間沒有去過八一學校,但線上的思考與交流依然頻繁。對于阜平八一學校的師生而言,遠道而來的孫錫霞是實打實的“自己人”。

“聽說孫老師要聽我的課,我特别緊張,也比平時花了更多的心思去準備課件。”陳瑤至今記得第一次被孫錫霞聽評課的場景,“那會兒我剛當老師沒多久,接的是五年級,講分數這一課。剛開始講課還會不自主地去看孫老師。”

什麼是分數,什麼是真分數、假分數,單位1是什麼意思……學生們剛剛認識分數,陳瑤就用一個圓形來教,“一個圓可以平均分成幾份,所有的知識點都是用這個圓形串起來。”

讓陳瑤印象深刻的是,課後評課時,孫錫霞告訴陳瑤,單位1有很多種解釋,不要局限于一個圖形裡面,“她就給我舉例子,一個物體可以是單位1,20個蘋果也可以作為一個單位1。老師的思路打開了,學生才可以打開。”

從備課思路到課件制作,從知識點的處理到講課應該注意的小細節,孫錫霞傾囊相授。“去年孫老師又來聽我的課,說我的課堂有了很大的變化,我也進步了不少。”陳瑤很開心,能有經驗豐富的前輩手把手帶自己。

2021年5月,孫錫霞在阜平八一學校聽課。受訪者供圖

不隻是數學,其他科目的老師也有收獲與成長。

語文老師孟雨從2019年開始進校任教。“我那會兒講課的邏輯性不太好。”有時候,孟雨甚至覺得能完整地講一節課已是不易。

“孫老師評課的時候就說我對教參的把握不夠準确,語言也不夠優美,讓我每次上課前一定要認真看教參。”孟雨回憶,孫錫霞雖是個數學老師,對語文也很有見地,從課文内容到課标再到教參,都能緊密地聯系起來,“她還找了很多教學設計給我參考,每次給我指導都特别詳細。”

而今,孟雨的課堂也有了很大變化。“每次上課,我都會很認真地去研讀教參,上課的時候會下意識地去按照孫老師說的去做,把課堂還給學生、老師做一個支架就好。現在學生們上課很活潑。”

“我願意繼續參加”

不隻是給老師提供指導,孫錫霞想留下的更多。

對于很多北京中小學教師而言,期末質量分析會已是每個寒假開始前的“規定動作”。通過質量分析,老師們不僅可以窺見學生的學習水平、學習方式、知識掌握程度,還會反思在教學中的得與失。

孫錫霞将自己在首師附小做的質量分析帶到了八一學校,“之前八一學校學也有質量分析,但老師們最多會說‘我們班考得不好’或者排名怎麼樣。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有一個老師說自己班這次平均成績比較低,有兩個學生隻考了40分,但是老師為了這40分已經付出了很多努力。”

“質量分析不是評價的結束,而是反哺課堂教學的開始。”孫錫霞結合八一學校的班級特點,重新設計了質量分析的量表,從每一個班到每一個年級,再到各個學科,大大小小的量表形成了系統的評價體系,讓質量分析有了落點。

“比如這個班,這道數學題如果都對了,應該得分200分,但實際隻有50分,得分率隻有25%、失分率有75%。”孫錫霞說,這就要分析為什麼很多學生做錯,去找共性問題,可能代表着這道數學題背後的知識點很多學生沒有掌握、老師沒有講明白。

在孫錫霞看來,所有質量分析的結果都要在課堂上找答案。得分率高的,老師可以分享自己如何講解知識點;得分率低的,要承認差距,反思自己講解中存在的問題,學習其他老師的方法。最終,才能提高教學質量。

在教學之外,回憶起在八一學校經曆的點點滴滴,孫錫霞說,“其實我自己也在變化,也在成長。”

有個細節讓她印象深刻。2016年10月底,她第一次去阜平,八一學校還沒有免費午餐。“十月份的時候,山區已經很冷了,中午孩子們就在學校門口花1塊錢買一個小餅或者買一份炒米飯吃,有的孩子凍得流鼻涕。”一個月後,孫錫霞再次來到這裡時,得益于國家推行的“免費午餐”,學生們已經可以坐在食堂裡吃上熱乎乎的飯了。

看到這些變化,孫錫霞忍不住掉了眼淚。“一個孩子每天四塊錢,全縣有多少孩子?全省、全國有多少孩子?國家對教育的投入不是一句空話,作為老師真的要教育孩子們愛黨愛國。”

2019年10月底,原定第一期“老校長下鄉”為期三年的時間結束。在征求是否願意繼續參加支教活動時,幾乎每一個“孫錫霞”都毫不猶豫地說出了“我願意”。

2021年6月,北京教育系統啟動了第三批老校長下鄉工作。六年來,越來越多的優秀退休校長和特級教師參與到“老校長下鄉”活動中來,惠及廣大鄉村學校師生。

如今,“孫錫霞們”依然奔波在支教路上。

新京報記者 楊菲菲

編輯 缪晨霞 校對 柳寶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