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馬斯洛五個需求層次

馬斯洛五個需求層次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4-05 09:49:10

馬斯洛五個需求層次?今天我們聊一聊購物消費的話題——為什麼有的時候定價越高的東西反而越容易賣出去?,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馬斯洛五個需求層次?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馬斯洛五個需求層次(消費心理學)1

馬斯洛五個需求層次

今天我們聊一聊購物消費的話題——為什麼有的時候定價越高的東西反而越容易賣出去?

原因是人們有一個底層邏輯“一分價錢一分貨”這樣的邏輯。定價太低的物品,人們可能下意識地覺得這件物品價值很低,或者質量不太好,而一般情況我們也認同貴的東西确實質量服務等方面都更好。

當我們有足夠的閑散資金的時候,就更容易傾向于去購買那些稍貴一些的物品。有的商家會利用我們的這種心理,從而提高價格,讓自己獲利更多。

還有,為什麼我們會買一堆自己用不上的東西?尤其是購物節的時候。

這個原因就比較複雜了,包括沖動消費,從衆心理的影響......這裡要指出的一點是對“沉沒成本”的考慮。

人們在決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僅是看這件事對自己有沒有好處,而且也看過去是不是已經在這件事情上有過投入。我們把這些已經發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時間、金錢、精力等稱為“沉沒成本”。

當我們已經為了某事付出了很大的代價的時候,我們往往會不願意收手,因為我們不想”前功盡棄“。

但實際上,從理智的角度考慮,我們更應該斬斷猶豫不決心理,從未來的角度,來取衡量利益和得失,考慮自己已經付出了多少,畢竟有些付出确實可能對當下毫無價值。

再比如,為什麼我們有時候對很貴的東西願意慷慨解囊,對便宜的反而斤斤計較?

相信大家會有這樣的經曆或者見聞——幾千塊的手機說買就買了,十幾塊的視頻會員卻猶猶豫豫,舍不得開:過年家裡人給别人的紅包很大,自己平時生活卻相當樸素;朋友找我借錢,關系好的借了成千上萬總不還,好像也不着急,不介意,但是搶幾分的紅包,買一些特價商品不叫我我可就不開心了......

還有一個例子是——買了一張演唱會門票500元,如果去之前丢了500元錢,自己可能很失落,在門票可以原價退還的情況下還是會去看演唱會,但是如果是演唱會門票丢了,很大可能就不會再去買一張了......同樣都是損失500元,人們的行為結果卻會出現完全相反的情況。

這裡需要提到一個經濟學概念——“心理賬戶”。

心理賬戶(mental accounting)是芝加哥大學行為科學教授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提出的概念。心理賬戶是行為經濟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

由于消費者心理賬戶的存在,個體在做決策時往往會違背一些簡單的經濟運算法則,從而做出許多非理性的消費行為。

由于心理賬戶的存在,使得我們的認識和行為決策有不同。幾千塊的手機讓我們覺得物有所值,并且是不可能砍價的,而十幾塊的視頻會員似乎是一筆不必要的支出,有很多替代性的方案可以使用。比如我們可以通過其他途徑觀看,或者幹脆不看了。

人們會覺得丢失了現金500元不會影響音樂會所在的賬戶的預算和支出,大部分人仍舊選擇去聽音樂會。但是丢了的演唱會門票和後來需要再買的門票都被歸入了同一個賬戶,所以看上去就好像要花1000元聽一場音樂會了,人們當然覺得這樣不劃算了。

最後還說到,物品不同的參考價格為什麼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實際交易價格?比如一瓶礦泉水如果參考售價是8元,可能實際價格會是五元;而同樣的水在另一個對方參考售價是5元,可能會賣三元一瓶......

換一個問題——商品的參考零售價會影響我們對它價值的估計嗎?

這一點已經被研究證實确實會産生明顯的影響,這和非常有名的“沉錨效應”有關。

沉錨效應,指的是人們在對某人某事做出判斷時,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錨一樣把人們的思想固定在某處。作為一種心理現象,沉錨效應普遍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一印象和先入為主是其在社會生活中的表現形式。

當我們發現了一個參考值,我們對事物的推斷往往是靠近這個參考值的,除非我們非常肯定地知道這個參考值是離譜的。

想到曾經看到的一個說法,如果你打算買一件東西,當你走進一家精心設計的店鋪時,你一定會購買,完成交易,隻是你覺得是自己主動付款的,但有人早已安排好一切了。

這個說法有一點誇張,但我能夠理解,自以為理智的我們其實總容易犯錯。

多學習一些相關的心理學知識,會讓我們更加珍惜自己的錢袋子。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