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肛周膿腫并肛瘘要怎麼治

肛周膿腫并肛瘘要怎麼治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6-16 13:20:10
一、自檢是否存在肛腸問題。

肛周膿腫并肛瘘要怎麼治(肛腸疾病的四大金剛)1

1、便血

(1)若便血呈鮮紅色,成滴狀附于大便表面,且在血中或便中混有粘液和暗色血塊,并伴有惡臭,呈持續性,長期伴有肛門直腸下墜和全身消瘦,大便次數增加,出現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則可能是直腸腫瘤。

(2)若排便時鮮血呈噴射而出,基本能診斷為痔瘡。如果排便後有血色鮮紅,滴出或手紙擦血,肛門劇烈疼痛則可能是肛裂,不痛則可能是痔瘡。

(3)大便呈柏油狀或黑色,出血部位多位于上消化道,也就是說,胃和十二指腸出血的可能性居多。如果血色紅,則多是下消化道出血。

(4)若血色鮮紅、無痛、血與大便不混合,偶爾在大便的表面帶溝槽,有時可随大便脫出肛門外,則可能是直腸息肉。

(5)若便血、同時伴有粘液或呈膿血便、下腹痛、發熱、便頻及裡急後重等症狀,則可能是潰瘍性結腸炎、痢疾。

(6)偶爾幾次急性出血,血色淡,或伴有腹瀉,則可能是下消化道應急潰瘍出血。

肛周膿腫并肛瘘要怎麼治(肛腸疾病的四大金剛)2

2、便時或肛門旁有腫物脫出

排便時有腫物脫出肛門,伴有肛門潮濕或有粘液,多數是内痔脫出或直腸粘膜脫出,如果肛門有腫塊,疼痛劇烈,腫塊表面色暗,呈圓形,可能是患了血栓性外痔,肛門腫塊伴局部發熱疼痛,是肛周膿腫的症狀,觸摸肛門有條索狀物,并有少量膿液自潰口流出,是肛瘘的表現。如果肛門旁邊腫物突起,疼痛明顯,與周圍組織邊界清楚,可能是患了血栓性外痔或炎性外痔。

3、肛門發熱、疼痛

這種情況大部分是由于肛周炎、肛裂或痔瘡引起,肛門周圍過熱,考慮是急性炎症引起,特别脹痛要考慮有膿腫引起。多由于病原體入侵肛門周圍皮膚毛囊引起。疼痛劇烈,有典型的周期性,排便時感到肛門燒灼樣或刀割樣疼痛,便後數分鐘可緩解,則是肛裂的症狀。

4、下腹痛

腹痛多集中于小腹部,即肚臍以下位置,如直腸炎。直腸炎還有經常腹瀉,糞便中含有粘液的特性。

5、肛門瘙癢

瘙癢難耐,多是肛門瘙癢症(指無原發皮膚損害而僅有瘙癢症狀的一種皮膚病)。但肛裂和肛瘘也會有癢的症狀。可按一般皮膚病治療。

6、肛門流出分泌物

多指粘液或流膿,且常伴血。多發于肛瘘、肛裂、直腸脫垂、直結腸炎或直結腸癌等。

若發現自身有以上幾點中存在的症狀時,要及時重視,盡早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肛周膿腫并肛瘘要怎麼治(肛腸疾病的四大金剛)3

二、肛腸疾病的四大金剛

常見最多的肛腸疾病可以歸納四大疾病:痔瘡、肛裂、肛瘘、肛周膿腫。也就是大家常說的肛腸疾病四大金剛。

1、痔瘡

痔瘡是肛門直腸底部靜脈叢發生曲張而形成的一個或多個柔軟的靜脈團的一種慢性疾病,分為内痔、外痔、混合痔。

肛周膿腫并肛瘘要怎麼治(肛腸疾病的四大金剛)4

内痔:位于肛門齒狀線以上,由于齒線上的神經為植物神經。它對疼痛刺激不敏感。所以内痔疼痛一般不明顯,内痔分為四期:

1期:便時帶血、滴血或噴射狀出血,便後出血可自行停止,無痔脫出。

2期:常有便血,排便時有痔核脫出,便後可以自行還納。

3期:偶有便血,排便或久站、咳嗽、勞累、負重時痔脫出,需用手還納。

4期:偶有便血,痔脫出不能還納或還納後又脫出。

脫出于肛門外的内痔,受到括約肌的夾持,靜脈回流受阻,而動脈血仍不斷輸入使痔核體積增大,直至動脈血管被壓閉,血栓形成,出現痔核變硬、疼痛,難以送回肛門内。當痔核脫出不能送回時,稱為“痔瘡嵌頓”。

外痔:位于齒線以下,表面蓋以皮膚,可以看見,不能送入肛内,不易出血,以疼痛和有異物感為主要症狀。

混合痔:是指同一方向的内外痔靜脈叢曲張,相互溝通吻合,使内痔部分和外痔部分形成一個整體者。混合痔兼發于内痔、外痔的雙重症狀。

環狀混合痔:表現肛緣呈360度全肛管分布(或)肛管完全下翻相對下移和(或)大便時痔呈環狀腫脹或脫出者。環狀混合痔屬于比較複雜的痔瘡,需要及時治療。

痔瘡的危害:

不及時治療導緻病情升級,并發感染和蔓延:嚴重者可在盆腔内引起嚴重的感染。

大便時反複多次地出血,失血的同時丢失大量鐵離子。一般發展緩慢,早期可沒有症狀,貧血較重或進展較快時,則會出現面色蒼白、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等。

貧血、便秘、坐卧不适等痔瘡病症會引起女性煩躁、易疲勞、面色蒼白、食欲不振、浮腫等,因痔瘡和便秘的惡性循環還可導緻痤瘡、暗瘡、色素沉着等皮膚頑疾。

痔瘡的預防及自身調理:

生活要有規律,體育鍛煉有益于血液循環,預防痔瘡的發生。

預防便秘,便秘是誘發痔瘡的原因之一,日常飲食中宜多食新鮮蔬菜、水果等富含纖維素和維生素的食物,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可長期服用瀉藥或長期灌腸,以免直腸粘膜感覺遲鈍,排便反射遲鈍,加重便秘,反使痔瘡發生。

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糾正久忍大便,防止蹲廁時間過長。保持肛門周圍清潔 注意衛生。多飲開水,避免缺水,腸道幹澀,大便幹結。避免久坐久立 及時治療心、肺、肝等全身性疾病,以免引起腹壓增加、痔靜脈高壓。

注意孕産期保健 婦女妊娠後,子宮膨大影響痔靜脈回流,易誘發痔瘡,産後宜多食一些富含津汁食物,如蜂蜜等,防止大便幹燥、便秘,引起痔瘡。

常做提肛運動 具體做法是:全身放松,或坐或立或卧均可,有意收縮肛門,緩慢上提,就象強忍大便一樣,然後放松,如此反複數次至數十次不等,一般每次做30次,每天做兩次。

肛周膿腫并肛瘘要怎麼治(肛腸疾病的四大金剛)5

2、肛裂

齒線以下肛管皮膚破裂形成棱形或潰瘍。是一種常見的肛管疾病,易發于男性。肛裂以肛門後部居多,兩側的較少。肛裂的原因是有長期大便秘結,因糞塊幹而硬,便時用力過猛,反複損傷使裂傷深及全層皮膚,肛門後方承受壓力過大,容易産生肛裂。

早期肛裂 (急性期):裂口新鮮,未形成慢性潰瘍,疼痛較輕。

陳舊性肛裂(慢性期):裂口已形成慢性潰瘍,同時有肛乳頭肥大、皮垂等,疼痛嚴重。

肛門所産生的疼痛是很難忍受的,有人形容痛得無法動彈,也有人形容像被火燒水燙一樣。這種劇痛,有的幾分鐘即結束,有的可持續數小時。

肛裂的預防及自身調理:

預防便秘:減輕肛裂症狀的關鍵是解決便秘。便秘患者飲用的可以是白開水、淡鹽水、蜂蜜沖水和飯前飯後的湯水,但是不宜過多飲用濃茶或含咖啡因的飲料。

防止感染:有肛隐窩炎等其它疾病的患者,一定要及時治療肛隐窩炎症,以防止感染後形成潰瘍和皮下瘘。

及時治療引起肛裂的各種疾病:如潰瘍性結腸炎等病症,防止肛裂發生。要少喝酒,不吃辛辣刺激食物,要粗細糧搭配,蔬菜等富含纖維的食物盡量多攝入,可使大便保持正常。

肛周膿腫并肛瘘要怎麼治(肛腸疾病的四大金剛)6

3、肛瘘

肛瘘的命名是以發病的形态而命名的。這是因為其主要的症狀是從肛門周圍皮膚上的瘡口反複地淋漓不斷地向外流膿或膿血,甚至流出糞便,因而将此稱作瘘。大部分肛瘘由直腸周圍膿腫發展引起。

肛瘘的症狀:

直腸内有一定的壓力,将直腸感染物質如糞便、氣體,可經常不斷地從内口進入瘘道,刺激腔壁。

肛門直腸周圍膿腫破潰後,膿液排出,膿腔逐漸縮小,外部破潰口和切口也縮小,腔壁形成結締組織增生的堅硬管道壁,因而不能自然閉合。

瘘道多在肛門括約肌之間通過,由于括約肌經常不斷地收縮與舒張,壓迫瘘道,影響膿液的排除,容易貯膿感染而難以愈合。

肛門直腸周圍膿腫破潰或切開多在肛門外,膿液從外口流出,但原發感染多在肛窦。肛窦則是繼發感染的門戶,反複感染,形成瘘道。

肛瘘的預防及自身調理:

對經久不愈的肛瘘,飲食上多吃含蛋白質類食品,如瘦肉、牛肉、蘑菇等。

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每日排便後坐浴保持肛門清潔,對預防感染有積極作用。應多吃清淡含豐富維生素的食物,如綠豆、蘿蔔、冬瓜等新鮮蔬菜、水果。及時治療肛窦炎、肛乳頭炎,以免發生肛管直腸周圍膿腫。肛門灼熱不适、肛門下墜者,要及時查清原因,及時治療。

肛周膿腫并肛瘘要怎麼治(肛腸疾病的四大金剛)7

-

4、肛周膿腫

全名叫肛門直腸周圍膿腫,中醫稱之為"肛癰"。肛管、直腸周圍軟組織内或其周圍間隙内發生急性化膿性感染,并形成膿腫,稱為肛管、直腸周圍膿腫

其特點為自行破潰,或在手術切開引流後常形成肛瘘。是常見的肛管直腸疾病,也是肛管、直腸炎症病理過程的急性期。肛門周圍皮下膿腫最常見,多由肛腺感染經外括約肌皮下部向外或直接向外擴散而成。

肛周膿腫症狀:

發生在齒線附近,局部疼痛、腫脹、壓痛、肛門松弛,粘膜下膿腫常與皮下膿腫相通。

局部疼痛,可見肛門後側紅腫。感覺直腸、肛門沉重下墜,頻有便意,大便時加重,排尿困難。

發生在内外括約肌之間,局部疼痛、腫脹、壓痛,肛門松弛。直腸指診可摸到直腸壁上有限局性柔軟腫塊,壓痛、波動,穿刺可抽出膿汁。

肛外正常,疼痛可向臀部放射,可出現發熱、周身不适等全身中毒症狀。可觸及直腸後壁腫脹、壓痛及波動感。肛緣外一側或兩側紅腫,壓痛或有波動。全身表現為感染症狀。

肛周膿腫的預防及自身調理:

積極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增進血液循環,加強局部的抗病能力,預防感染。保持肛門清潔,勤換内褲,便後清潔肛門,對預防感染有積極作用。

避免久坐濕地,以免肛門部受涼受濕,引起感染。

防治便秘和腹瀉,對預防肛周膿腫形成有重要意義。

一旦發生肛門直腸周圍膿腫,應早期醫治,以防其蔓延、擴散。積極防治其他肛腸疾病,如肛窦炎、肛乳頭肥大、肛裂、炎性痔、直腸炎等能及時、正确、有效的治療,可以避免和減少肛周感染,膿腫的發生。

合理調配飲食。常飲食中可多選用蔬菜、水果、豆類等含維生素和纖維素較多的飲食,少含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芥末、姜等。

肛腸疾病是一種人類常見病,多發病。肛腸疾病往往發病很快,對身體危害也很大,最重要的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要以預防為主。

@頭條小助手 聲明:文章圖片來源網絡,侵删。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僅做信息分享,不作為醫療建議、推薦或指引。有問題可留言,覺得對您有所幫助,記得看後點擊關注,後續内容更好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