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種不能吃的食譜?最近,很多地方都有一種果子從樹上掉落,看起來黃燦燦的十分誘人,把果子剝開,就是我們常見的白果,拿它來煲湯,既美味又有營養,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12種不能吃的食譜?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最近,很多地方都有一種果子從樹上掉落,看起來黃燦燦的十分誘人,把果子剝開,就是我們常見的白果,拿它來煲湯,既美味又有營養。
但是,野外的白果不要随便碰,更不要亂吃,因為它們有可能使人中毒甚至死亡!最近,浙江嘉興一位阿姨就中招了!
綜合自杭州日報 、 青春浙江、江西共青團、東南網、莆田廣播電視台、海峽都市報、人民日報、廣州日報、 BTV我是大醫生官微及網絡
有人吃了後中毒!
還有人碰了果子後手嚴重化膿!
近日,浙江嘉興海甯就有一位錢阿姨(化名)因為撿了許多銀杏果帶回家,連續吃了兩天,最後中毒被緊急送醫。
“我媽摘了很多銀杏果,還吃了不少,然後中毒了,手和燒傷的一樣。”錢阿姨的女兒說,前陣子,媽媽發現家附近的銀杏果成熟了,果實落了一地。看到掉落的銀杏果,媽媽覺得浪費太可惜了,便撿了不少回家。
連續吃了兩天後,錢阿姨就中毒了!到醫院一檢查,醫生判斷是食用銀杏果導緻的中毒。“當時媽媽吃了不少,後來她就感到身體不适,有頭暈,也有腹脹,本以為是消化不良,根本沒想到會中毒……”
錢阿姨的手
不僅亂吃會中毒,還有人隻是接觸了銀杏果,皮膚嚴重化膿。
去年9月份,在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連續有10個人入院。他們都是因為撿白果,其中有一位老人接觸它後,皮膚還出現嚴重化膿症狀。
其實因為幾顆小小的銀杏果
暈倒、中毒的病例
有很多很多
吃下20顆白果
2歲男童中毒身亡!
2016年中秋,浙江一名2歲的男童歡歡因為一口氣吃了20顆銀杏果,最後食物中毒,不幸身亡……令人十分痛心!
歡歡吃完白果後,身體開始有些異樣,過了一小時後,歡歡倒在了地上,全身開始劇烈抽搐。手足無措的奶奶趕緊叫來歡歡父母,然後一家人火速将孩子送往醫院。
在去醫院的路上,孩子已經沒有了意識,心跳開始慢慢衰弱。送到醫院門口時,孩子已經奄奄一息。雖然醫生們全力搶救,但孩子仍然沒有逃過死亡這一劫。
“孩子挺喜歡吃的,我就一直給他剝,看孩子吃的開心,我也就沒在意。誰知道這玩意兒會要了我孫子的命……”奶奶失聲痛哭。
白果“毒”從何來?
好端端的白果怎麼就讓人中毒了呢?
銀杏果性平、味甘、略苦澀、有毒。很多人以為白果營養豐富,殊不知銀杏果是一種中藥材,一般不适合當做幹果類零食吃。
1.芽有毒
胚芽中可提取出一種含量較高的中性脂溶性物質,具有神經毒性作用,輕則引起過敏、抽搐,重則緻死。
成熟度越高的白果,毒性越大。因此食用時一定要去掉白果芯。
2.種皮有毒
白果外種皮中含有有機酸,能剌激皮膚引起接觸性皮炎、發疱,甚至還可能出現過敏性皮炎。
專家提示:在撿白果和清洗白果的過程中,可以戴上手套;已經過敏的人,千萬不要随便塗抹藥膏,更不要亂抓亂撓,及時就醫防止過敏症狀加重。
3.忌生食
白果中含有少量的銀杏酸、銀杏酚和銀杏醇等有毒物質,生食白果很容易引起中毒。
4.忌多食
白果内含有少量氰苷,在一定條件下可分解成毒性很強的氫氰酸,加熱後毒性會減小,但也不宜食用過多。
提示:成人一般一次食用不超過10粒,孩子不超過5粒,最好不吃。
5.禁忌人群
孕婦、經期婦女、術後及過敏體質的人群不宜吃白果;另外服用抗凝劑、止痛藥的人也不宜食用。
還要注意的一點就是:生銀杏果的毒性比熟白果的毒性更強。如果食用的銀杏果是自家炒制或用微波爐烘烤,極有可能隻有七八分熟。
白果的正确吃法
白果的食用原則最好是少食或熟食,因為一些部位所含毒素較高,食用的白果要去掉種皮和胚芽(芯),食用前用清水泡1個小時以上,并加熱後熟食比較安全。
白果中毒了怎麼辦?
1、立即催吐、洗胃、導瀉,洗胃用溫開水,導瀉可用番瀉葉;
2、口服雞蛋清,可保護胃粘膜,減少或阻止毒物的繼續吸收;
3、多喝濃度高的糖開水、茶葉水,以促進利尿,加快毒物的排出;
4、用甘草15-30克煎服或頓飲綠豆湯,有一定效果;
5、保持室内安靜,避免光線刺激。中毒嚴重者應盡快轉送醫院救治。
除了白果外,這些蔬菜都有毒!
發芽的土豆
發芽的土豆或變青的綠皮中,含有龍葵堿,食用後對胃腸薪膜有較強的剌激性和腐蝕性,對中樞神經有麻痹作用,嚴重的還危及生命。
青西紅柿
青番茄含有同發芽土豆相同的有毒物質一一龍葵堿。食後會産生惡心、嘔吐、膚色青紫、流涎、頭暈等中毒症狀。生着吃危險性更大!
腐爛的生姜
腐爛的生姜會産生一種叫黃樟素的緻癌物質,可誘發肝癌、食道癌。
鮮扁豆
鮮扁豆中含有皂甙和生物堿,有毒,但遇熱後會溶解。食用前應用沸水焯透或過油,或幹煸至變色後食用。
黑斑紅薯
如果紅薯表皮呈黑色或褐色斑點,或者已經發芽,建議消費者不要購買。表皮呈黑褐色或有黑色斑點的紅薯是受了黑斑病菌的污染。黑斑病菌的毒性可使紅薯變硬、發苦,毒性大,而且此毒素無論水煮或火烤,其生物活性均不宜被破壞,最好不要食用。
雖說抛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
但是隻有了解食物存在的毒性,
我們才能更好地斟酌利弊,
避免受到傷害。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