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孔子關于年齡的論述

孔子關于年齡的論述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3 09:59:44

孔子《論語·為政》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這句話從産生至今已曆經千年,常被人們奉為圭臬。而談到其中的“三十而立”這句話時,很多人把其中的“立"理解為成家立業,在筆者看來,這是不恰當的。

結合孔子的人生經曆,這裡的”立“應該理解為一種自我人格獨立的意識,“三十而立”指的是在三十歲時有了自我覺醒的意識,對包括理想、事業和家庭等人生的種種問題都有了自己明确的答案。

孔子關于年齡的論述(解讀孔子生命中的)1

論語

孔子所言之“立”絕非指“成家立業”

坊間對孔子的“三十而立”有很多的理解。一般而言,人們普遍認為這裡的“立”指的是成家立業的意思。

但在古代,“人生七十古來稀”,平均壽命較短,因此,人們的結婚年齡較早。

而回溯孔子生平,孔子在十九歲到二十一歲期間,做了娶妻、生子、做官三件大事。所以依照上述看法,孔子在二十歲便已經有所“立”了,他為何非要說“三十而立”?

所以,可以推測“成家立業”并非孔子所謂的真正的“立”。

孔子關于年齡的論述(解讀孔子生命中的)2

孔子畫像

學者對“立”各有見解

近現代學者楊伯峻先生在《論語譯注》中這樣解讀:“我十五歲,有志于學問;三十歲,(懂禮儀)說話做事都有把握”

李澤厚先生在《論語今讀》中解讀說“我十五歲下決心學習,三十歲建立起自我”;

南懷瑾先生強調“立”是一個覺悟的過程,又是生命意識階段性的覺醒。

古往今來,學者們對“三十而立”之“立”的解讀,既有内在價值觀念的堅定不移的含義,也有對外為人處世的成竹在胸的解讀。

但歸根到底,孔子的“三十而立”與其自身的人生經曆有關,若不熟悉此段經曆,人們對“立”的理解程度和具體内容自然是有所不同的。

因此,我們解讀“立”必須透過孔子的人生經曆來探究孔子生命之“立”的曆程。

孔子關于年齡的論述(解讀孔子生命中的)3

論語

探究孔子生命之“立”

《史記·孔子世家》記載載:“孔子要绖,季氏飨 士,孔子與往。陽虎绌曰:‘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孔 子由是退”

十七歲孔母去世時,是孔子生命自立自覺意識的真正開端。此時孔母去世,而十七歲的孔子尚未得到他人的認可,同時這樣的事情也勢必會堅定孔子立志為學的信心。

十九歲至二十九歲,孔子在魯國做下級小吏,同時拜師求學,德藝雙修。通過豐富的社會實踐和知識儲備,他對當時社會和知識分子的時代使命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孔子關于年齡的論述(解讀孔子生命中的)4

孔子講學

公元前522年,孔子三十歲。 此時的孔子,已在治學、做人、為政等方面奠定了堅實的 學問德業基礎,确立了從政和行教的人生根本目标。根據 《史記·孔子世家》記載,此年前後,孔子開始創辦平民教育,收徒講學。

解讀孔子生命中的“三十而立”

三十歲以前,孔子的生活坎坷多難,人生經曆豐富,心志曆經磨煉而趨于成熟。

由此可見其“三十而立”的思想是在對社會現實和自身實際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認識之後的意識自覺。

如果說十七歲是自立自覺意識的真正開端,那麼,三十歲其所追求的自立自覺意識已階段性地完成。

孔子關于年齡的論述(解讀孔子生命中的)5

孔子

孔子30歲時對人應該是什麼樣的人、人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如何實現自己的理想、保持什麼樣的生命精神狀态等人生問題已經有了比較明确的理解和回答。

結合孔子身世以及對“三十而立”的解讀,筆者認為孔子說的“三十而立”不是指成家立業,而是在對社會和自己都有比較明确的認識和理解的基礎上的一種相對覺醒的意識,一種自我人格獨立的意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