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郝琳 圖|網絡
[搜狐汽車·E電園]3-4年間,造車新勢力遍地開花,千億融資與無數行業精英的湧入,隻為造出跑得最遠、服務最好、最智能的電動汽車。時間來到2018年末,提及新勢力和耳熟能詳的車型,能讓消費者叫出名字的除了蔚來、威馬、小鵬外,似乎再無其他,想到這裡,大家不禁會問:剩下的造車新勢力還活着嗎?
有些在“騙補”風波後已經銷聲匿迹,而有些,确實還活着,而且活得不錯。今天我們就帶大家逐一了解,那些還沒有霸屏的低調務實的新造車企業。
[ · 雖然你隻聽過幾個,但是新造車企業已經超過300家 · ]
截至目前,借着新能源熱潮已經有超過300家新造車企業紮堆誕生。由于車企數量突然激增,使得衆多消費者無法記住并且分辨,因此根據各新勢力高層和企業背景的不同,我們目前可以将新造車企業劃分為三大派别:傳統派、互聯網派和跨界派。
首先是從傳統車企中走出的高層們,他們帶着幾十年沉澱的技術、營銷、傳播等經驗和人才,組成了新勢力傳統派,如威馬、拜騰、電咖、愛馳等,此派别造車由于有技術累積,因此造車過程中常常保持着“穩住,我們能赢”的精神。
其次,就是當下新能源領域最火的互聯網派,說起這個派别可謂悲喜交加,蔚來、小鵬、車和家、樂視等,雖然命運各不相同,但是名号無不響亮,但互聯網造車的超前思想與用戶至上的理念确實颠覆了造車行業,頗有點“憑一己之力,carry全場”的架勢。
最後,就是默默無聞的跨界派了,如零跑、國能、昶洧、合衆等,他們來自科技公司、地産公司甚至國有企業,新能源造車終究是觸及各個領域,無論是錢、科技甚至政策,都需要多方面投入,而這些跨界加入的企業來得恰到好處,埋頭造車雖久不見報,但是堅信“發光的,一個就夠了”。
[ · 同是新勢力,為何有的被忽視? · ]
雖然新造車企業的數量龐大,但“套路”基本無異,融資 噱頭 實車的流程下來,既找到了資金保障又為品牌做足宣傳,當車輛推向市場前已經做了很好的鋪墊,消費者在看膩了傳統車企一成不變的産品宣傳與流水式服務後,反而十分期待新勢力帶來的創新。
比如縱貫中控台的大屏幕,即便有消費者覺得它并不實用,也會因為首次看到而被震撼。
再比如,拖車拖着充電車為電動車保駕護航出遊,很多人看來純粹就是“麻煩×2”,但是車主卻樂得所以,買車享受到這種服務,發個朋友圈也值得驕傲。
同時,曆經幾年時間,部分新勢力開始量産交付,已經完成了“新”身份的轉變,并且交付到車主手中的車輛評價還算不錯,耳濡目染後消費者自然熟識。相反,一些傳統車企或是科技公司出身的跨界造車企業自帶“産品”基因,将前期重點放在造車本身,待到産品成型後才面向市場推廣,錯過了新勢力刷屏熱潮,自然容易被消費者所遺忘。
[ · 那些不被熟悉的新勢力,是否還執着于造車? · ]
然而,在汽車工業的百年長河中,不同曆史時期都有新品牌湧現,它們并不會由于出場順序的先後之分而被埋沒。本着好飯不怕晚的原則,我們也為大家搜羅一些造車新勢力,或許你對它們感到陌生,但是對于智能電動車行業的發展,它們的努力卻是不能忽視。
● 愛馳:求務實
盡管,愛馳汽車的首款車型—U5在11月底姗姗來遲,但這并不妨礙它成為年底熱門新勢力車型。成立近3年,沒什麼資本信息,也沒什麼PPT大會,曝光率不高,甚至我們的車友曾提出了“愛馳是誰?”的疑問,但是按部就班的事一件沒少做:組建團隊、上饒基地開工、與友商戰略合作、支持大學生無人駕駛方程式大賽等。
愛馳U5定位于中型純電動SUV,整體造型頗具未來感和科技感。前格栅采用電動車慣用的封閉設計,在保證外觀吸引眼球的同時也可以減少空氣阻力。前大燈組設計簡約而富有設計感,同時黑色裝飾條貫穿前臉,進一步拉寬了新車的橫向視覺效果。車身尺寸方面,長寬高分别為4680mm/1880mm/1680mm,軸距達到了2800mm,整備質量為1750kg。值得一提的是,即将量産的愛馳U5會搭載L2級自動駕駛系統,這意味着在城區擁堵路況和高速公路,可大大降低駕駛強度。
點評:今年年中,愛馳汽車CTO兼技術中心總經理王東晨接受E電園的專訪時談到,打造消費者買得起的電動車才是赢得市場的關鍵。目前的技術能夠支持動力電池的疊加與續航的延長,隻不過技術成本最終還是由消費者買單,“夠用、好用”做好成本與技術的平衡才是新造車企業的重任。因此在打造了橫跨三個級别的MAS平台後,愛馳推出了能夠選裝能量續航包的U5車型,對于消費者來說根據需求和錢包選擇,也是非常實在的嘗試。
● 合衆:講低調
與愛馳相似,這家2014年就成立的造車企業在今年11月的廣州車展才正式宣布新車上市,新車型定位于一款小型純電動SUV,最大續航裡程380km,補貼後售價在6萬元左右,無論是車型、續航或是售價,無不戳中消費者的痛點。
哪吒N01定位于一款小型純電SUV,緊湊不失動感的外觀設計主要面對年輕消費群體,封閉式前中網隐藏了快慢充接口,貫穿車燈的鍍鉻條使得前臉協調性增強。雖然車輛的外觀、内飾設計屬于平均水平,但是這款補貼後售價6萬的電動車卻配備了AI智能語音交互系統和OTA升級叠代這種良心、實用的功能,隻不過目前來看,380km的最大續航在目前的電動車市場中缺乏競争優勢。
點評:有别于其他新勢力瞄準中高端人群的定位,哪吒N01除了主攻新勢力中的性價比路線外,更是為傳統車企帶來了威脅。上市一周收獲了一萬輛訂單,交車也在全國近60家店面中持續進行,這樣的成績在新造車企業中算是相當可觀,甚至被車主們調侃哪吒N01自帶風火輪效果,隻不過低調的合衆卻總是隐藏在幕後,以緻于很多用戶熟悉哪吒N01的用戶竟然不知是出自合衆之手。
● 昶洧:專利加持
首先,跟我讀一遍它的正确發音: 昶洧(chǎng wěi)。這家電動車企成立的時間其實更早,可以追溯到2011年,當然,步伐卻從未停歇。設計、研發中心坐落于米蘭,産能10萬的生産基地落戶江西贛州,2017法蘭克福車展展示出了自己的概念車,2018年更是得到了比利時主權基金SOGEPA注資以及重慶銅梁政府的支持,這家電動車企不僅融彙了全球各地的資源,還從技術、産能和資金等多個面方,進行着緊張密的全球布局。
昶洧的首款産品定位于一款豪華電動轎車,該車預計于明年量産。昶洧的産品主攻技術路線,前1後2的三電機構成該車的電動四驅系統,動力系統最大功率430kW,極速可達250km/h,0-100km/h加速時間僅為3.2s,110kWh電池組可帶來650km的續航能力。同時,車輛配備的快速充電模式在30分鐘可獲得300km續航。雖然車輛的預期價格還不得而知,但是作為闖入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一支技術型力量,昶洧首款車型的表現還是值得市場期待。
點評:第一次接觸昶洧,是源自董事長沈玮先生的以茶會友,或許是參透了“簡約生活,避免複雜”禅意文化,昶洧表示在産品研發上不打人海戰術,要做精品。截至目前共申請近650項專利,并在電池管理系統、熱管理系統以及模塊化底盤研發等方面擁有核心技術,這一系列的技術布局對其未來的造車進程和成本都帶來了優勢,從企業秉承的“戒急戒躁、務實造車”這一研發造車理念,讓我們不覺期待量産車的到來和表現,同時對于而今的造車新勢力而言無疑都将是一個有力的競争砝碼。
● 零跑:IT造車
一直宣稱“IT造車”的零跑為自己在新勢力中樹立了一個全新的标簽,基于大華的背景以及華為的技術團隊,在車輛車聯網、自動駕駛以及雲計算等方面,零跑擁有了絕對的技術優勢。然而摒棄了“IT人”刻闆、老成的工科男形象,零跑的首款車型卻是針對年輕消費者打造的轎跑電動車。
溜背式設計、轎跑風格,對于當下的電動汽車市場都是全新的嘗試,零跑S01就是選擇這一細分市場入局。作為零跑的首款車型,S01采用低矮的車身與修長的線條勾勒出運動感十足的轎跑風格,此外新車的前臉造型也極具性格,大嘴設計與修長的大燈組融為一體,頗有些迎合年輕消費的設計需求。動力方面,車輛搭載了密度為130Wh/kg的電池,能夠提供最大360km的續航,補貼前的預售價在20萬元内。對于這樣的設計風格,消費者則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但是零跑确實用這輛電動轎跑讓市場記住了它,這便足矣。
點評:顯然,基于IT出身的優勢,零跑将造車目标瞄準了自動駕駛領域,而董事長朱江明先生在傳感器研發超越特斯拉的自信也散發出工科男的耿直與無所畏懼。對于電動轎跑 自動駕駛的搭配能否打動消費者,則需等到明年S01車型上市後才能知曉,但就目前看來,S01吸引了不少年輕用戶的目光,IT造車思維已經将新鮮、準确的信息傳遞到了細分市場。
● SF MOTORS:海龜新勢力
SF MOTORS(以下簡稱SF)在美國舊金山灣區出生、成長,受周遭環境影響自帶“矽谷DNA”光環。然而SF的親生父親卻是小康股份,起底的方式也是依靠對美國公司的買買買而奠定。從2016年1月成立至今,SF先後花費60億人民币完成了對4家新能源公司的收購,擁有了堅實的技術實力。一年半後,SF帶着滿滿的技術成果榮歸故裡,在北京正式發布了其品牌中文名稱——金菓,并亮相其首款電動車型SF5。
SF5定位于一款中型純電動SUV,該車在外觀設計上十分有辨識度,除了電動車常用的封閉格栅外,Sigma(∑,希臘字母表中的第十八個字母)造型的日間行車燈成為了整車的亮點,讓人在外觀上能夠一眼認出SF5車型。此外,SF5的特點在于車輛集成了SF多項先進技術,例如自主研發的四電機驅動平台以保證車輛3秒内完成百公裡加速;電池管理系統能提供500km續航;對于行駛安全和充電問題,也有相應技術提供解決方案。目前,SF5的首批試制車輛已經在位于重慶的工廠開工,最早将于2019年第三季度上市并實現批量交付。
點評:當國内新能源汽車品牌的誕生有着一發不可收拾的趨勢時,小康選擇了一條不尋常路:在海外完成品牌的構建和車輛研發,随後回國發布。小康從傳統向新能源汽車的轉型目前隻能依靠收購來維持企業的戰略布局,一來在技術累積方面難以給人足夠的信心,二來此時從國内市場出發難以再有機遇和競争力,權衡再三選擇以“海龜”的方式回歸再合适不過。隻不過這樣龐大的成本投入和未來進入國内市場的陌生感,不是每個企業都能夠承受的。
● 奇點:高開低走
最後,我們來聊一聊新勢力的老将——奇點汽車。2014年成立至今,拿下了170億的融資規模,首款量産車奇點iS6在2017年4月發布後也獲得了不錯的反響。可是,在今年10月31日的發布會上,奇點汽車CEO沈海寅表示,奇點iS6目前已經完成了超過200萬公裡的測試總裡程,預計2019年春節前後正式上市,這與之前計劃的2018年底交付有一定差距,雷聲大雨點小的造車進程也讓這家老牌新勢力逐漸被人們所淡忘。
奇點iS6的申報圖在10月曝光後,我們能夠看出車輛的外觀設計與此前曝光的版本無異,車輛的封閉格栅設計、貫穿式車燈均是當下電動汽車流行的設計風格。值得一提的是,車身前、後均設計了LED屏幕,能夠根據用戶喜好進行信息設置,算是比較有意思的細節設計。根據官方透露,該車的NEDC綜合續航裡程為400km,而關于新車的其他信息,官方尚未公布,我們也隻好靜靜等待。
點評:從2016年品牌發布到2017年首款車型發布,奇點在新造車企業中掌握了非常好的時間節點,緊密的品牌宣傳配合産品亮相,讓市場與用戶記住了“奇點”的名号。然而在這之後,同時期的蔚來、威馬、小鵬都不斷制造熱度,相繼完成量産交付後,奇點則出奇的安靜,除了與北汽合作、研發中心落地等消息外,有關車輛的實質性信息實在不多,交付也是一拖再拖,雖然有條不紊的生産是保證産品品質的先決條件,但是對于競争激烈的新能源市場而言,這樣高開低走的方式确實容易被消費者遺忘甚至質疑。
[ · 全文總結 · ]
經曆短短幾年的發展,新能源汽車已經迅速融彙了衆多造車品牌,無論它們是傳統車企或是新勢力大軍,最終都是在積極影響着電動汽車技術的進步與發展,為消費者帶來優質與實惠的産品。對此,我們也應多幾分“冷眼旁觀”,少幾分“一味唱衰”,畢竟與百年老店相比,它們少了一個世紀的技術沉澱與資本積累,對于造車新勢力,尤其是正在努力造車的新造車企業多一份關注,或許某一天你的下一個座駕就是它,或許在未來它将改變你的出行方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