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把40歲稱作“不惑之年”,所謂“不惑”,可能就是在對萬事萬物的取舍之間有了更加清晰的态度。
對于那些符合自己長期發展邏輯的,即使面臨再多困難,也要堅定不移地“取”,對于那些曾經執着,但事實證明已經不再符合時代趨勢的,要毫不猶豫的“舍”。
從這個角度來看,2021年的上汽大衆雖然才37歲,但已經呈現出了足夠引人注目的“不惑”,以及對長期主義的堅持。
37年未有之變局
按照乘聯會發布的銷量數據,2021年上汽大衆再一次被同門師弟一汽大衆超越,以145.7萬輛的零售量在全年總零售榜單上位列第二。
自1985年成立37年來,上汽大衆似乎從未經曆過這樣的銷量形勢,2004-2005年期間雖然也有過銷量的下滑,但無論是下跌的周期和力度都無法和此次相比。
但我們是否由此可以斷言上汽大衆風光不再呢?
答案是否定的。
雖然廠商銷量沒能保持銷冠,但如果以單一品牌作為評判标準,上汽大衆依然以134.3萬輛的零售量産品單一品牌銷量冠軍。
這就呈現出一種很容易讓外界誤讀的複雜性——人們很容易看到上汽大衆的戰線在收縮,但在這家老牌合資車企強大的發展韌性面前,任何汽車行業的長期觀察者都不可能輕易給出看衰的結論,畢竟在汽車工業逾百年的曆史長河中,能夠在一次次的下蹲後完成更高的起跳是幾乎所有頭部車企必備的素養。
那麼,如何透過這種複雜性去看清上汽大衆的真實發展面貌呢?
先行者的取舍在乘聯會的銷量數據中,有一個不被多數人注意到的細節,那就是和大多數車企批發量往往大于或約等于零售量不同,上汽大衆2021年的批零數據産生了嚴重的倒挂,零售量比批發量足足多出了21.5萬輛,大約占到了總零售量的15%。
這個數字意味着,整個2021年,上汽大衆的都在給銷售端“減負”而不是加壓,如果把統計時間繼續往前拉會發現,實際上2020年上汽大衆就已經開始這個進程。
可以看到,在疫情爆發之後,包括一汽大衆、一汽豐田、廣汽本田等在内的不少品牌也采取了去庫存的操作,但是力度遠不如上汽大衆。
這個細節可能很好地解釋了上汽大衆從2020年開始的銷量大幅下跌,相比于被動應戰,我更願意将其理解為上汽大衆的主動出擊。
邏輯并不難理解。
在成為唯一一家年銷量突破200輛的車企,并且連續三年保持這一成績的過程中,上汽大衆應該已經意識到,在車市整體跟随大環境進入盤整甚至衰退周期的情況下,類似2005-2018年的這一輪狂飙突進式的銷量增長已不可持續。
這一判斷顯然在2020年的疫情爆發和2021年的缺芯浪潮中得到了進一步的強化,在這兩大危機中壓力最大的正是上汽大衆這樣的領頭羊,我相信這是促使上汽大衆決心改變甚至是“舍棄”過去發展模式的重要“外因”。
但更不能忽視的是“内因”。
2018年4月,赫伯特·迪斯正式接替穆勒出任大衆集團新任CEO。
在2015年加入大衆前,迪斯曾在寶馬供職近20年,曾在寶馬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幫助其完成向年輕化和高效率的轉型,最終安然度過2008年的金融危機。
成為大衆集團CEO後,迪斯同樣發揮出了自己最擅長的變革力,尤其是對于重中之重的中國業務,迪斯更是開了跨國汽車集團一把手直管中國市場的先河。
迪斯的變革思路,簡單概括起來就是“電動化” “高端化”,貢獻了大衆集團1/5銷量的上汽大衆也毫無懸念地站在了這波變革的C位。
經過兩年的準備,2021年的上汽大衆終于在電動化和高端化方面加快落子。
從全年新車的發布情況就不難感受到其中的變化,在2021年上汽大衆發布的10款新車中,新能源車型占了4款,包括3款基于MEB平台打造的ID.系列電動車。
一年之内上市三款全新電動車,在電動車發展史上是空前的。
在高端化方面,除了上汽奧迪項目的加速推進,上汽大衆2021年的重心放在了夯實高端車型的産品力上,從途昂/途昂X、途觀L到帕薩特,都完成了中期改款車型的上市,國民神車朗逸也在穩步向上走。
從最終的銷量來看,除了朗逸繼續以全年40萬輛以上的銷量穩居轎車市場前三,改款後的途觀L與途嶽在12月合計取得了近4萬輛的成績,帕薩特改款後也完成了強勢回歸,全年實現了14.6萬輛的成績。
總結起來,上汽大衆2021年“取”的是電動化、高端化領域的破局,“舍”的則是庫存、低端産品以及對短期銷量的追求。當然必須看到,前者目前還沒有釋放出足夠大的動能,後者的力度則有些過猛,但這不足以改變上汽大衆依然值得期待這個客觀事實。
用戶思維是最大變量經過2021年刮骨療傷式的去庫存和肉眼可見的轉型,上汽大衆接下來在産品層面的布局已經非常值得一看。
首先是電動車。
盡管2021年ID.系列電動車的銷量并未達到迪斯的預期,但不可否認,在合資品牌乃至整個傳統汽車陣營中,上汽大衆的電動化速度和力度都是已經走在了前列。
我還是堅持之前的觀點,那就是ID.系列最大的問題并不在于産品,而在于沒有能在品牌層面形成合力,這個問題,需要包括上汽大衆、一汽大衆以及大衆中國在内多方一齊去思考最佳的解決方案。
在傳統SUV市場,上汽大衆橫跨A、B、C三級的産品架構已經構建起相當強悍的競争力,能夠在15-30萬價格區間遊刃有餘,單單這一點在國内就沒有多少品牌能夠做到。
在轎車市場,除了一如既往受歡迎的朗逸,今年年初上汽大衆帶來最大的驚喜是淩渡L的發布。
這款車型在設計的本土化方面取得了不小的突破,而且毫無偶像包袱地玩起了“辣饅頭”的諧音梗,引發了一波不小的傳播熱潮。
從這款車身上,我們也能感受到上汽大衆在用戶思維方面的變化——更有中國味,更接地氣了,這未嘗不會成為未來上汽大衆産品創新的發力點,甚至是戰略轉型中最大的變量。
無論如何,隻要不惑于取舍之道,堅持做長期主義的朋友,同時紮根中國市場,用心為中國消費者服務,相信上汽大衆終會找準并走好自己的轉型之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