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400年左右,我國上古三皇五帝時期,乍得湖面積如海洋,約有40萬平方千米。時間距離現在越近,乍得湖的面積越小,但也保持在幾萬平方千米。
公元前2000年左右,我國剛進入夏朝時期,乍得湖的湖水還能漫溢到貝努埃河,從而東流入尼羅河,成為非洲最長河流尼羅河的源頭之一。
1960年,乍得湖面積約2.6萬平方千米,失去了非洲第一大湖的稱号。2.6萬平方千米是指雨季的面積,每年11月開始,乍得湖開始變小,旱季時面積被太陽吃掉了一半。除了陽光,由于地處撒哈拉大沙漠南部,沙漠幹燥的氣候也容易吸收乍得湖的水分。
1986年,乍得湖遇上千年不遇的旱季,面積萎縮到史上最小的279平方千米。
2020年,乍得湖面積約1540平方千米,水量約6.3立方千米。
乍得湖平均深度隻有1.5米,湖面周圍遍布沼澤地,因此一場大雨都有可能導緻湖面積大幅增加。
乍得湖邊原本土地肥美,長滿蘆葦,是各種鳥兒的栖息地,人民安居樂業。随着漁民和農民增加,種地需要大面積澆灌,再加上砍木材建房屋漁船以及生火做飯,再肥美的水土也經不起過度開發。植被少了,乍得湖的保護層就消失了,乍得湖隻會越來越小。
乍得湖地跨四個國家,按順時針方向依次是:乍得、喀麥隆、尼日利亞、尼日爾。
乍得這個國家得名乍得湖,面積約128.4萬平方千米,放在我國可排在第二,僅次于新疆。
乍得湖最大水源是沙裡河,乍得湖95%的水源來自這條河。沙裡河長約949千米,從南往北注入乍得湖,幹流主要在乍得境内。乍得大多數人口,生活在沙裡河及支流河畔。随着人口增加,沙裡河流域淡水需求量增加,修建了不少水庫作為灌溉和生活用水,乍得湖水源進一步減少。
現在乍得湖的面積和水量在非洲已經排不到前列了,非洲第一大湖是維多利亞湖,面積約6.88萬平方千米;非洲第二大湖是坦噶尼喀湖,面積約3.29萬平方千米;非洲第三大湖是馬拉維湖,面積約2.96萬平方千米。
乍得湖的面積減少趨勢沒有改變,如果沒有強有力的措施進行拯救,也許用不了多久,乍得湖就會完全消失。或許幾十年以後,人們隻能從以前的地圖上來感受乍得湖曾經的美麗了。
乍得湖在亞洲有個難兄難弟,鹹海曾是世界面積第四大湖泊,1960年時有6.8萬平方千米。但是到了2008年,鹹海變成了數個小湖泊,總面積約3300平方千米。鹹海原本是一個完整的結構,後來面積縮小,形成北鹹海與南鹹海兩個部分,南鹹海又分成東鹹海與西鹹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