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茂昌、饒劍父子
封面新聞記者 羅田怡 見習記者 趙奕
5月20日上午9點過,成都市新都區南門橋,市民饒劍與父親饒茂昌正在河邊散步,突然聽見一陣急切的驚呼聲:“有人落水了!”73歲的饒茂昌準備下水救人,被兒子饒劍及時攔住,“我來!”饒劍翻過栅欄,飛身入水救人。最終,老人被成功救下,送往醫院。
這驚險的一幕被圍觀群衆記錄下來,岸邊群衆紛紛為他點贊:“幹得太好了。”饒劍救人的視頻發布在網上後,也引發網友熱議:“不僅是英雄還是孝子!”“家風建設的榜樣,向父子倆緻敬!”
5月26日,阿裡巴巴天天正能量聯合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為饒劍頒發天天正能量獎,獎金5000元。
救人“父子兵”
翻身入水毫不遲疑
饒劍是新都人,目前在成都鐵路局工作。5月20日正好是饒劍的休息日,早上9點過,他一如既往陪父親在新都南門橋附近散步,突然聽見不遠處傳來急切的呼救聲:“有人墜河了,快救人啊!”
察覺到事情不對,饒劍來到了河邊,他回憶道:“當時距離欄杆10米遠的地方,有位老人趴在水裡,應該是剛剛掉下去。”在看到有人落水後,73歲的父親饒茂昌率先反應過來,翻過欄杆就想跳下去救人。
“我來!”攔住父親後,饒劍沒有多想,直接翻越欄杆,跳入水中救人。
饒劍救人現場
“當時的情況還是很危急的。”饒劍告訴記者,雖然是夏天,但是由于前幾天下過雨,飲馬河的水又冷又深,差不多有3、4米深,比往常要深不少。而且由于老人是面部朝下,趴在水裡動也不動,仿佛失去了意識,遊到老人身邊時,隻能勉強托起。
現在回憶起來,饒劍依然覺得當時情況很危險:“因為事情太突然了,入水前忘記将自己的衣服脫下來,導緻進水後衣服重了很多,當時手上還托着老人,加上水深,花了很大力氣才遊到岸邊。”
衆人合力施救
成功将老人救上岸
饒劍告訴記者,當自己感到有些體力不支的時候,周邊群衆遞了繩索和鋼管過來。“當時我一隻手抓鋼管,一隻手提着她,腳蹬在石壁上面,把她放在腿上。然後又有一個穿紅衣服的小哥,拽着繩子過來幫忙拉住了老人……”
饒劍口中的紅衣小哥名叫溫華彬,是中國廣電四川網絡股份有限公司新都區分公司的一名員工。他在去客戶家中檢修途中被呼救聲吸引,也加入到施救隊伍中。
最後,在大家的幫助下,老人被成功救上來,周邊的圍觀群衆也很熱心,有喊人幫忙的,也有脫衣服給老人保暖的,還有打電話叫救護車的。上岸後,老人意識逐漸蘇醒,在周圍人的幫助下慢慢坐起來,随後,救護車趕到現場将老人接走。
饒劍說,他是在1996年12月入伍,在武警某部服役,1999年退伍後,進入成都鐵路局工作。“所以跳下去救人也是本能,當時根本沒考慮這麼多。”饒劍告訴記者。
父子兩人奮不顧身施救落水老人的背後,同樣是優秀家風的體現。“父親是很和藹的人,從小就教導我要樂于助人,多多幫助他人。”饒劍表示,父親樂于參加公益活動,平時隻要在休息日,他也會和父親一起參與,這在他看來,都是自己應該做的。
饒茂昌、饒劍父子
社區:父子兩人都很熱心
經常參加公益活動
“這對他們來說簡直太正常了,因為做好事已經成為他們父子倆生活的習慣。”當聽到饒劍父子救人的事情時,父子倆所在的桂湖街道桂中社區黨委副書記謝美榮并不意外。“他們倆父子真的就是非常熱心,哪家有困難,他們絕對要去幫忙的。”
平日裡,社區的公益活動總是少不了饒劍和饒茂昌的身影。去年“九九公益日”,饒劍和父親積極幫助社區籌措項目經費,開展公益宣傳。2020年,武漢發生疫情,桂中社區組織募捐,饒劍是最早捐款的居民。“他還給我說,如果有其他方面的需要,他随時無條件支持。”謝美榮感歎道,饒劍長期堅持社區公益活動,是真的将社區當成自己的大家庭。
同樣,作為社區的公益骨幹,父親饒茂昌經常幫社區張貼文件資料,做好居民的宣傳動員,促進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實。“他不是一天兩天,是長期的一個堅持。”
饒劍生活照
早在2017年,桂中社區便設立了桂中社區啟航公益基金,饒劍父子不僅積極參與募捐,還經常參與相關的主題活動。最讓謝美榮印象深刻的是,饒茂昌雖然已經退休,但仍然在單位活動中積極為社區公益基金宣傳,并且每次都能協助社區募得幾千元捐款,“就這樣堅持了好幾年”。
5月26日,饒劍榮獲阿裡巴巴天天正能量獎,獎金5000元。頒獎詞寫道:“路遇老太不慎墜河,七旬老人挽起袖子,翻過欄杆便欲下水救人。兒子眼疾手快攔住父親,飛身入水。“我爹70多了,還得我來!”古有木蘭替父從軍,今有兒郎替父救人。一份獎勵,緻敬這對鐵骨铮铮的英雄父子。一位年過七旬仍不忘言傳身教,一位身體力行诠釋着孝義兩全!”
對此,饒劍表達了謝意:“我做了一件極其平凡之事,但是社會各界卻給了我莫大的贊揚,來自事無巨細的各級黨政部門,來自為愛為責任發聲的媒體,來自善良群衆的大拇指,我會堅持做好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