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不想工作”挂在嘴邊的人越來越多了。三天兩頭想要辭職,但又不知道自己接下來可以做什麼。
疫情反複的原因,大多數人因為擔心裸辭後無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因此“辭職”這件事更多的是想想而已,但依然反感工作……
不想工作、想辭職的人看看這篇文章吧!
工作霸占了我們太多的時間。
不僅沒有得到想象中那麼多的收獲,滿腔的熱情也被消磨得差不多,積壓在内心的虛無遲遲無法釋放。
據說,在職場中,至少 40% 的人在迷茫期,50% 的人在自我懷疑期,而隻有10% 的人在進階期:
★迷茫期:沒有目标,不喜歡自己的工作,沒有動力
★自我懷疑期:有明确的目标,但是不知道該具體怎麼去做
★進階期:有目标,有動力,有方法,正在不斷向上發展
職場發展的差距,就是在這幾個階段慢慢顯露出來。
其實,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就在于會不會有的放矢地去争取自己在職場想要的東西。
複旦大學教授梁永安說:
“所有的工作都是為了下一步。哪怕是再不喜歡的工作,你百分之百地投入進去,從中獲得力量,再邁出下一步時,你便已經變了。這時候,你已經走出了原來的舒适區。”
“青年人當下工作的意義就在于此,積累、修煉,然後走向下一步。這是人生中特别寶貴的一個階段。”
02與其糾結該不該辭職、說“不想上班”的喪氣話,不如反思如何為職場下一步發展積累經驗。
我們見過太多埋頭苦幹的職場人,一邊努力一邊陷入自我懷疑,即使有個好的機會可以走上管理崗位,也總覺得無所适從。
如果你不想被時代落下,不想3-5年後陷入中年危機,我建議你一定要去學一學如何做好自我管理, 學會讓自己的努力更有價值。
綜藝《躍上高階職場》中的八月(曹詩鑫),第一次團隊做提案,客戶給的時間緊,第二天就得彙報。
同事一緻做好了通宵的打算,八月卻直率地說:
我從不通宵,每天十一點就得睡覺。
這話一出來,讓身邊同事和觀察嘉賓都目瞪口呆。
面對甲方爸爸提出“不通宵,怎麼完成?”的質疑,八月很坦然地回答:我習慣早上做事。
第二天,八月第一個到公司工作,完成自己的創意部分,在内部彙報時,她所負責的文案創意也是讓人信服。
八月用實力“不通宵”,有自己的節奏,按照自己的喜好、習慣去做事(安排工作),即使在短時間内做出的東西也是讓人驚喜的。
你能在有效時間内完成工作,且老闆或客戶都滿意,你愛怎麼就怎麼,老闆也不會管你太多。
如果你不能,先打造好自己的硬核能力吧。
03在這節目中,有人因溝通協調不暢而煩躁崩潰,有人因做提案演講而惴惴不安,但你看到的八月永遠是那樣沉穩和淡定。
八月在任何時候好像都是不緊不慢,松弛有度,她認真工作,也認真生活,會用自身的節奏對抗過于緊繃的環境,幫助同事舒緩緊張的情緒。
在一次提案,八月所在的這組因為整體不夠完善而被客戶批評。
内部複盤時,大家的情緒都很低落。八月主動總結這次收獲的教訓,她說:
我們學到了很多東西,下次一定會避免很多。
我做事情的四點标準就是真實、盡力、學到東西和開心,滿足到這四點,我覺得就是完美的。
“真實、盡力、學到東西和開心”,這不就是我們每個打工人都羨慕的職場狀态嗎?但很少職場人能做到這樣。
在職場中,如果我們不能做到這四點,工作就是一件苦差事。
到最後,你會發現,除了每個月的工資和發際線上移,好像啥也沒得到。
如果不能意識到”為自己工作“這一點,就算換再多的工作,你也會迷茫,感覺到累,未來無望。
你的氣質裡藏着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以及你愛過的人。
用心打磨自己,造就實力,認真工作,努力生活。
用最好的狀态迎接最好的自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