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小心,人才就過剩了。從人才匮乏,到人才結構性過剩,不過短短十幾年光陰。這其實也是一種大國力量、大國優勢和大國特色。——隻要我們缺什麼,咬着牙努力一段時間,就一定能補上這個缺口!
人才是否過剩?這不是單獨機械的統計結果能得出的結論,市場的真實反饋才最有說服力!
①有八個現象足以證明,人才總量和機構性雙過剩
現象一:每年新畢業的1000多萬大學生和高達百萬的碩士生和博士生,連續十多年的多層次擴招,據不完全統計,都已經累積9000多萬的高層次人才的巨大存量。
現象二:當今最火的行業不是工廠,不是企業,而是招聘行業,看看各個招聘市場擁擠不堪的狀況就知道招聘這門生意有多火!當然,這也是人才供過于求的最真實反應,市場是不會撒謊的。
現象三:很多地方小縣城幾個事業編制的小崗位都有上千個本科碩士甚至是博士去競争的狀況,待遇稍微好一點,稍微穩定一點的職業都有一大批人擠破頭去卷。
現象四:大街小巷一張張青春而迷惘的面孔,打印店複印店制作求職簡曆也是一份很火的生意!
現象五:每一年的研究生和各類院校還在繼續擴大招生規模,隻有出社會掙不到錢的時候,人們才想到繼續回學校或者繼續呆在學校讀書!
現象六:還有不少在邊緣角落遊走和躲在遊戲廳通宵遊戲避世的青年。
現象七:無論是什麼企業,什麼單位,根本就不怕員工離職,經常可以大規模裁員。這也從側面印證了人很多,不怕招不到人的事實。
現象八:無論什麼企業,無論什麼單位,漲薪慢,漲薪幅度小,這也更進一步證明了,人太多的現實。因為用工方對被用方的漲薪訴求可以熟視無睹,因為用工方給的錢就是那麼多,你願意幹就幹,不願意幹可以走人!用工方完全是有恃無恐——這種資方與雇方的地位層級,從遲遲不漲薪這件事可以看得非常清楚。
②工作崗位存量競争時代的四種格局
時下工作崗位的整體格局包含以下四種主要格局:
(1)高薪多金的崗位進入精簡壓縮的“瘋狂裁員期”,行業資本注入的紅利已然消耗殆盡。
這種崗位的典型代表是互聯網行業的大廠。
高薪多金的崗位在幾年前因為天量資本的湧入,隻要是個人才,就能在大廠混個好前途,拿分紅,拿配股,職級年年跳,賺得盆滿缽滿。
但在現在,高薪多金的崗位已經進入到“高天分 高學曆 高資曆 好身體”的四維競争時代!
高天分意味着智商情商的雙高。
高學曆意味着不是普通學校畢業,985本科是競争的起步門檻。
高資曆意味着已經有大廠項目經驗的人,更容易獲得下一家大廠的聘用,越是大廠中有豐富曆練和操盤能力的人,越容易被大廠用高薪留住或者高薪挖角。
好身體意味着高薪絕不是躺赢,是承擔極高強度工作和極高強度KPI的崗位,年入100萬以上的人,過得都不是人的日子,焦慮,失眠,壓抑,透支一定是常态,有了錢,卻失去了生活,消耗了身體!
高薪多金崗位會越來越少,越來越呈現出金字塔尖狀态的趨勢已經很明朗了。
(2)普通薪資但相對輕松穩定的崗位進入低放量高競争的嚴重“内卷”期,單一的優勢已經無法勝出。
這種崗位的典型代表是公務員事業單位。
公務員事業單位工資是真的不高,各項待遇也是真的一般般。但在全民求穩的時代,偏偏公務員事業單位就成了炙手可熱的職業。
在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公務員常常是被欠薪的群體。教師等事業單位常常蝸居在一個村小或者鄉小學,憑收了多少學生的學費來決定自己能發多少工資,有的孩子家庭太困難,教師還得從微薄的工資中掏一筆錢來墊付學生的學費!——在那個年代,所有人熱衷的是下海掙“大錢”!公務員事業單位,常常一副窮酸相,是被很多打工仔都瞧不起的行業!
但時過境遷,今天的公務員教師是很多高學曆人才都趨之若鹜的職業崗位了!
真因為大量的高學曆人才湧入,所以,現在的公務員事業單位的崗位,在全國大部分地區,基本沒有專科生什麼事兒了!在博士碩士湧入縣城和鄉鎮考公務員的時代,其他普通學曆者在公考場勝出的幾率變得越來越小。
同時,現在的體制内崗位是“編制隻減不增”。所以,總量恒定,退休的量相對也比較恒定,參加競争的人,越來越多,為了達到篩選目的,很多體制單位招錄的門檻和專業門檻,一次比一次調得更高。僅憑單一的優勢已經無法勝出了。
随着人口總量的遞減和新生人口的銳減,普通薪資的穩定崗位隻會比現在少,不會比現在多,未來的放量會越來越少。
(3)普通薪資的繁重崗位進入微利運營“艱難期”,壓力大工作累收益不高年輕人受不了。
這種崗位的典型代表就是傳統行業的普通工廠,比如制衣廠,制鞋廠,各類消費品代工廠等等。
普通工廠的确是承接勞動力的主力。但是這些年普通工廠面臨内外壓力和轉型壓力,還有人力成本普漲的壓力,過得很不輕松,每年崩盤的工廠不在少數,即便還存活着的工廠,也有一部分處在微利運營的狀态。
一方面95後年輕勞動力是排斥工廠文化的,另一方面,機器換人的呼聲這些年就沒有聽過,實際上,很多稍微有實力的工廠,已經不需要聘用太多的流水線工人了。
因此,這種普通薪資的繁重崗位也正在變少。
(4)低薪水的繁重崗位人力目前總體供需平衡,但10年後也會出現“内卷”。
這種崗位的典型代表是環衛崗位,清理下水道崗位,體力搬運崗位。
這種崗位目前是總體稀缺的,稀缺的原因在于目前45歲左右的中年人,隻要身體沒有毛病,還能進工廠搞流水線工作。
但是,再過10年,這批肯下力,能吃苦的50歲左右的中年人因為機器換人持續推進,他們因為年齡和身體原因,大概率被工廠拒簽合同,迫于生計,他們會被“擠壓”到低薪水繁重崗位領域裡面去。
于是,在未來10年,低薪水的繁重體力崗位的勞動力會出現短期結構性過剩。
但從長期來看,低薪水繁重體力崗位會出現持續性緊缺,因為年輕人越來越少,而且年輕人天然逃離繁重體力崗位。
所以,長期的趨勢是低薪水繁重體力崗位會轉化成高薪水繁重體力崗位!
③四個新産業催生新富群體崛起
上述四個格局中其實已經包含了80%以上的普通勞動者,事實上,這80%的普通勞動者,時下都過得不容易。
因為四個格局都在進行崗位“存量”競争或者即将進入“存量競争”通道。
在存量競争的通道裡,今天有崗位的人,不一定明天還有崗位。
今年能拿到5萬薪水的人,明年可能隻能拿到3萬了!
因為高強度競争的存在,用人方一定是有恃無恐的一方,他們可以任意地壓低人力價格。
雖然各地都有最低工資标準,但隻要他把薪水約定在最低标準線上,或者把你的五險也算入薪水中去,那基本上都可以用較低的價格聘到他們想要的人!
有沒有新的空間,能夠擺脫“崗位存量競争”而進入到一片新藍海呢?
答案是有的。
這片新藍海在四個新産業之中孕育或者已經勃發。
擺脫崗位存量競争的第一個新産業:以信息流為核心驅動的“第四産業”
第四産業的勞動對象是“信息流”。各類以信息生産和加工為切入點的職業都可以稱為第四産業,比如自媒體,比如數據分析師等等。
第四産業的服務對象是各行各業及個人。任何事業和行業一旦被第四産業的服務加持,都将煥發新的生機。在以往的商場,國外奢侈品橫行。在如今的網絡商場,國貨爆款橫行!在以往賣不動的國貨,現在在網上如魚得水。越是參透第四産業玄機的人和行業,越能在這片藍海獲利。
第四産業的顯著特征是聚合跨界。第四産業可以和第一二三産業結合成各種複雜又變體的新行業。第四産業和農業結合,有了智能蔬菜大棚。第四産業和第二産業建築業結合,有了智能家居。等等諸如此類,簡直是無限的廣闊空間。
第四産業是一個天量的發揮空間和天量的就業群體容納空間。每一個交接點都可以迸發出一個新職業。它的開拓性和可能性是無限的。
我們可以發現,傳統的防盜門現在可以賣,但是防盜門傳統機械鎖芯的銷量卻在驟減。
那就是因為傳統的防盜門和第四産業結合,派生出了一個新品類:智能門鎖。現在很多家庭都在更換智能門鎖——僅這一項,從全國來看,就是數千億的産值,可以養活上百萬的智能門鎖行業的從業者!
擺脫崗位存量競争的第二個新産業:以情懷營銷為核心驅動的“新型農業”
現在的農業,不靠說:我家田裡的大米好,他家地裡的麥子香這種低級營銷套路賺錢。
現在所有賺錢的農業,都是情懷營銷。比如“褚橙”。比如“網紅柚子”。比如“稻田直播”
比如“農村漢子”“農村幺妹”等等帶有IP屬性的人形成自己獨有的品牌。
近些年,農村創業者的所有成功,都是因為踩中了“情懷”二字。
(1)搞鄉村旅遊的人,踩中的是城市人追求“擁抱大自然”的情懷。
(2)搞鄉村民宿的人,踩中的是“每一個人都想要一個清淨的做夢的地方”的情懷。
(3)搞農家樂的人,踩中的是“健康藏在綠色中,藏在原生态中”的訴求和情懷。
(4)搞土特産的人,踩中的是“物質豐裕時代,唯有家鄉的味道最醇厚,最美味”的集體情懷。
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凡是在農村搞事業,不貼近情懷的創業,基本都是不太賺錢的,因為沒有營銷點,沒有爆點,激發不了購買欲。
一旦和情懷沾邊,就會有自己的流量池和藍海。因為情懷這東西,是捉摸不透的,具有時代性和共鳴性,其發揮空間和想象空間幾乎是無限的!
擺脫崗位存量競争的第三個新産業:以用戶體驗為核心驅動的“寵粉業”
“寵粉”并不是一個稀奇的事情。
但是“寵粉”的思維方式,卻成就了一個專門的産業。
比如,針對用戶體驗優化的硬件優化行業。
比如專門讓顧客很爽很開心的“客服”行業。
還有各種類型的針對用戶體驗提高的策劃公司。
我們耳熟能詳的某某評網站,某某遊網站都是“寵粉”思維派生出的行業。
客服,是未來新行業中承載勞動力的大軍。客服一定是像專業化,高精尖化發展的一個很有前途的行業。
畢竟人與人之間的溫情溝通,遠遠勝過機器的生硬回複和标準化回答。但是人與人的溫情溝通,不局限于溝通,對于客服而言,是要充分掌握溝通技巧,在大數據畫像基礎上,建立自己的話術體系,激發用戶購買欲,降低用戶投訴率!——其實,這是一個極其高級的職業,不要小看!
同時,立足于用戶思維派生出的各種“寵粉”行業,已經讓先入局的人賺得盤滿缽滿了,未來的空間依然很廣袤,大有可為。不誇張地說,是一個萬億級的市場!
擺脫崗位存量競争的第四個新産業:以小衆需求為核心驅動的“亞文化産業”
這個行業沒必要贅述,年輕人都懂。
比如現在大熱的“預制菜”,寵物醫院,寵物服飾店,多肉植物醫院,單身方便面,自嗨火鍋,遊戲陪打、自制手辦等等,實在是太多了!
目前針對單身年輕人,丁克年輕人家庭和具有特殊愛好的小衆群體開發出來的“亞文化産業”增長十分迅猛!幾乎是年增長300%的速度。而且每個從業者都能獲得高薪。雖然這種高薪是很難持續的,但是如果一個專業的亞文化從業者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他将有機會在這個領域成為大咖,成立公司,迅速暴富起來!
雖然目前看“亞文化産業”的體量很小,還不足以成為很有影響力的專門行業。但随着人口結構和人口趨勢的演變,在10年左右,“亞文化産業”将成為吸納年輕群體就業,并且能讓這個行業的人拿高薪。
“亞文化”是和個性化和個體化伴生的文化形态。在未來全球範圍内,發揮和發展空間幾乎是無限的!
歡迎關注“職上職下”
職場達人,研究現實,深度思考。
洞察職場趨勢,幹貨持續更新。
敬請關注、點贊、轉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