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記錯,地圖廠商上一次大規模的内卷還是真人語音導航。從林志玲到郭德綱,從易烊千玺到沈騰,卷到後期,百度地圖甚至推出了AI個人合成語音的導航服務。
地圖導航曆經從收費到免費,逐漸演變為高頻率、高門檻和高集中的「三高」市場。格局也塵埃落定多年,始終是百度與高德的雙強局面。
因為「三高」特性,地圖導航又是一個基礎功能穩定叠代的行業,任何新功能的上線必須經過反複試驗和測試,于是在競争上,地圖導航基本呈現的狀态是穩中有進,類似真人語音導航這種偏個性化特質的服務,算是難得的亮點。
但地圖導航産品發展到今天,還是有用戶痛點沒有解決的,或者說很好的解決。
在日常導航中,一個常見的場景是,駕駛到某一個岔路口,導航App都會通過大圖提示駕駛員駛入正确的道路。那麼這個功能能否再拓展、挖掘,從岔路口到全道路呢?
在此前更新的百度地圖新版本中,上線了一個“自動駕駛級”導航,而高德地圖也發布了沉浸式導航功能。通過對兩家新功能的比對,不難發現,地圖導航又迎來了一次功能顆粒度下沉的「内卷」。
最直觀的莫過于車道級導航。
顧名思義,車道級導航的意思就是,可以通過高精度的方式還原真實的道路場景,當車輛需要變換車道右轉或者左轉期間,能把車輛正常行駛車道顯示出來。業内首次通過智能手機為用戶提供車道級導航服務的案例,是2020年10月高德與華為基于HUAWEI Mate 40系列手機共同推出的車道級導航。
去年12月,百度地圖推出「第二代車道級導航」功能,聯合中國移動,通過「北鬥 5G」賦能,實現了亞米級高精度定位,并且覆蓋全部安卓和iOS手機機型和全國高快速路段。
在百度地圖此前更新的新版本中,車道級導航深度融合自動駕駛技術,通過百度Apollo自動駕駛和車路協同的相關技術為用戶提供更有感知力的地圖服務,智能推薦最優車道,在需要變道前會提前提醒,減少頻繁變道和緊急變道,并進行危險場景護航提示,最大限度保障駕駛安全。
而高德車道級導航注重渲染,以炫酷的渲染技術重塑整個導航畫面,還原道路細節。與高德地圖不同,百度地圖注重技術和價值,用極緻精準的高精度車道級導航服務為用戶帶來更直觀、易懂、人性化的導航體驗。
百度地圖車道級導航近日也迎來重大更新,面向全國高、快速路首發上線“車道級事故預警”功能,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駕車體驗。截至目前,百度地圖的城市車道級導航全國13個城市,功能已在廣州、無錫、常州、青島、濟南、昆明、合肥、西安、鄭州、蘇州,以及亦莊、保定、株洲等示範區上線,有望進一步擴大規模。
兩款導航的區别同樣體現在車位級導航和綠燈暢行導航功能中。
車位級導航應用于停車場景,助力解決“停車難、通行速度慢、找車難、離場慢”等突出問題。
目前的情況是,高德地圖還沒有上線室内停車位導航功能,隻是推薦附近停車場,需要用戶再花時間查詢車位。
百度地圖則提供該功能。基于Apollo交通智能化感知能力,綜合運用高精室内地圖等AI技術,用戶在即将進入停車場時百度地圖會自動從室外導航無縫切換成停車場内導航,直至抵達自動分配好的空閑停車位,實現快速停車。
另外,百度地圖也有“自動記錄車位”及“反向尋車導航”功能,實現停車、找車雙向智能化。
根據百度提供的數據,這個功能目前已覆蓋全國各地大型商業中心和交通樞紐的2.5萬個車位,其中包括近日落地的“亞洲最大地下停車場”北京荟聚購物中心和有“亞洲最大綜合鐵路客運樞紐”之稱的北京豐台站。
但其實這個功能可以更卷一點,加快落地速度,不止百度,高德也加入進來,老百姓在停車場的停車/找車自由就能更快實現。
綠燈暢行導航是自動駕駛、智能交通技術加持下的“黑科技”導航功能,針對的是日常行駛過程中通過紅綠燈路口的場景。
常見的場景是,行駛過程百度地圖綠燈暢行導航會給到速度建議,按照該綠波車速行駛,用戶可以做到連續通過10個綠燈。與高德地圖不确定的紅綠燈提示相比,百度地圖在每個路口都會提示紅綠燈,且均有讀秒功能,而高德隻有紅燈讀秒功能,綠燈是沒有的,這意味着百度地圖更加精準。
百度地圖紅綠燈倒計時讀秒已累計服務北京亦莊用戶超1000萬次,每天提供超4萬次服務。立足北京,面向全國,截至目前,智能紅綠燈服務已覆蓋亦莊、黃埔、永川、保定、株洲、煙台共6城。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在信息上高德顯示不如百度地圖全,但範圍覆蓋較廣。根據高德提供的數據,目前紅綠燈讀秒功能已支持全國超8萬個紅綠燈路口。
當地圖導航成為國民級應用後,其所承擔的社會責任也就不僅僅是自身業務那麼簡單。簡單概括即是,地圖應用的一次功能叠代,或将影響數億用戶的出行效率,進而影響整體社會的運轉效率。
所以當市場競争到一定程度,更喜聞樂見的場面是謹慎而又準确的叠代,以及相互促進的良性競争。比如打出新一代人工智能地圖的百度,自2005年上線以來,不斷向「智能化」方向優化,開啟導航領域的全新競争方向。
車道級導航、車位級導航、綠燈暢行導航等功能是基于百度Apollo自動駕駛核心能力,通過采用無線通信和互聯網等技術,實施車車、車路動态實時信息交互,進而實現人車路的有效協同,這也是互聯網位置服務平台自身能力的不斷叠代更新,有望提升地圖APP服務用戶的效率。
從地圖導航走向免費的那一天起,或許就注定了地圖之争已變成巨頭間的對壘。因為專業圖商不能承受大量地圖測繪、更新及持續競争帶來的盈利壓力。而地圖高頻使用的工具屬性則可以為巨頭們帶來巨大流量,同時地圖和人類吃穿住行尤其是出行密切相關,由此衍生出無限的商業化變現可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