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暑降溫措施必不可少,不過,萬一出現中暑情況,如何正确處理呢,下面教大家幾招。
中暑分為先兆中暑、輕度中暑和重度中暑三種。先兆中暑是指在高溫環境下,出現頭暈、多汗、乏力、惡心、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現,此時說明身體已經脫水,這個時候及時到陰涼處休息,大多可逐漸緩解。輕度中暑除了惡心嘔吐外,還伴有心率增快、體溫升高、動作不協調等,這時如立刻就醫、及時處置也可以恢複正常。最嚴重的是重度中暑,人體體溫調節能力出現失衡,表現為高熱、昏迷,甚至抽搐、猝死,此時就到了中暑死亡高風險階段,應盡快到醫院就診、接受治療。
中暑時錯誤急救不僅适得其反,還有其他危害。比方說,中暑後有人會掐人中,這僅僅能起到刺激疼痛的作用,與掐大腿無異,不能用來急救。尤其對于昏迷的病人,掐人中有時甚至可能因為疼痛刺激引起誤吸窒息,反而存在病情加重的潛在風險。中暑後需要合理補水,但不建議大量喝涼水。因為大量出汗會伴有電解質的流失,如果此時隻是大量喝涼水,會導緻人體出現稀釋性低鈉血症,也就是俗稱的 "水中毒",嚴重時可能引起腦水腫昏迷。
那中暑後正确的處置方法應該是什麼呢?首先讓病人迅速遠離高溫環境,解開衣服,同時使其雙腳擡高,這樣有利于增加病人腦部的血液供應,同時也起到散熱的作用。如果病人意識清醒,可讓其飲用一些淡鹽水。随後,應迅速降溫,在腋窩、頭部、腹股溝大動脈明顯處用冰袋或冰塊進行局部降溫;還可以用醫用酒精、溫水反複擦拭全身,以加速身體散熱。如果情況嚴重,應立即送醫,不要輕視。
經視記者綜合報道
來源: 安徽廣播電視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