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給生活中最常見的昆蟲排名,螞蟻一定排得上号。這種誕生于1億年前的白垩紀時期甚至更早以前的動物,經過不斷進化,至今仍活躍在我們的視線中。而且它還成為了現今地球上數量最多的昆蟲,同時也是最成功的社會性昆蟲。
小時候,我們或許都看過螞蟻搬運食物的場面,兩隻甚至更多隻的螞蟻沿着牆角,你來我往,既不會發生“車禍”,也不會擁堵,這是為什麼呢?
螞蟻帝國中嚴密的等級制度
螞蟻的種類五花八門,中國已确定的螞蟻種類就有600多種。而在每個種類的蟻群中,大多存在着嚴密的等級和分工制度。
蟻後是唯一具有受精和生殖能力的雌性螞蟻,群體中一般通常隻有一隻,負責傳宗接代。雖然它的體型是群體中最大的(部分猛蟻和具有分化的螞蟻除外),可以達到工蟻的3-4倍,但卻不能當家作主。交配之前的蟻後俗稱“公主”或“天使”。
蟻後
雄蟻是蟻群中唯一的雄性螞蟻。它擁有發達的生殖器官,主要的功能就是完成與蟻後的交配,被稱為“王子”。但它的利用價值也主要體現在此,被寵幸不久後就死亡。
工蟻是沒有完整的生殖系統的雌性,一般個子最小,數量最多。它同時承擔了男人的部分工作和保姆的全部任務。它既要做好建巢穴、覓食這類賺錢養家的工作,又要完成喂養小幼蟲和照顧蟻後的任務。
工蟻
兵蟻也是沒有生殖能力的雌蟻,它與工蟻職責的不同在于它承擔了男人的另一部分責任——保家衛國。在保衛群體和應戰大型獵物時,兵蟻一馬當先。
兵蟻
螞蟻是大力士雖然螞蟻搬運的東西在我們眼中很小,但對于它的體積來說已經是最大了。據力學家測定,一隻小螞蟻可以拖運超過自身體重1700倍的重物。十幾隻螞蟻齊心協力就可以搬運比它們還要重5000倍的食物。
換算到人類身上,就相當于十名體重80公斤的硬漢一起搬動了4000噸的重物,平均每個人要承受400噸的重量,這簡直是天方夜譚。我們不禁想問了,螞蟻為什麼能有如此神力呢?
這個謎團同樣也困擾着科學家,他們通過大量的研究工作發現螞蟻是一座微型動物營養寶庫,它儲存的營養和獨特的身體結構,正是大能量的原因所在。
螞蟻的氣味交流
如果你認為螞蟻是通過火眼金睛,老遠就看到遠處的交通狀況而調整自己的步态的話,那麼就大錯特錯了。事實上,螞蟻才是真正的“鼠目寸光”。
螞蟻的眼睛雖然是成百上千的單隻眼睛結構構成的複眼,每個單眼結構可以像簡單的眼睛一樣發揮作用,但是這麼多隻眼睛并不能幫助它更好地洞察四周。它的視野非常狹窄,隻有3°,視力僅為人類平均視力的十分之一。打個比方,如果螞蟻要獲得和人類一樣的視覺效果,那麼這套複眼的直徑至少要長達6米。
除此之外,脊椎動物的眼睛一般嵌在頭顱顱骨内,可以靈活地轉動,但是螞蟻的眼睛卻是安在頭部的突出部位,不能自由轉動,這也是它視野狹窄的原因之一。就好像車燈,隻有當車頭調轉的時候,才能照亮更多的地方。
因此,螞蟻的視力是差勁的,如果我們伸出手攔它,它可能還會若無其事地爬上去。那它是通過什麼方式來傳達訊息的呢?
生物學家威爾遜認為螞蟻能産生引導其它螞蟻的氣味。他收集了幾百隻螞蟻,晾幹碾碎後放在酒精裡浸泡,随後讓酒精慢慢蒸發,留下一小滴“精油”。他用細毛筆粘了一點精油,在幾隻螞蟻走過的路上畫了一個岔路,果然有一大群螞蟻沿着岔路走了。這就初步證明了螞蟻是通過本身産生的氣味來引導同伴的。
究竟是哪個器官能夠産生這種氣味訊息?他用小刀把晾幹的螞蟻的身體結構分開,頭部、腿、胸、尾巴等各堆成一小堆。接着分别用酒精浸泡提取,結果發現尾部提取物有極為強大的吸引作用,然後興奮地把尾部的腸子、腺體一一分開,最後發現氣味是由尾部一個腺體——杜佛氏腺體産生的。
原本科學家認為杜佛氏腺體隻有幫助産卵和注射叮人的毒液的功能,威爾遜的發現才證明了它還有散發找路氣味的能力。1962年,他用有力的實驗證據證明巴西紅蟻是利用氣味來找路的。
螞蟻的親社會行為從達爾文的進化論角度來說,看到同伴溺水,我們似乎不應該伸出援助之手,因為隻有别人的犧牲,自己的競争壓力才會減小,才能更好地生存。但不管從人性還是動物的秉性來說,很少有動物會做出視若無睹的行為。在螞蟻群體中,它們不僅不互相排斥,還互幫互助。
親社會行為,是指符合社會希望并對行為者本身無明顯好處,而行為者卻自覺自願給行為的受體帶來利益的一類行為。
工蟻在照顧蟻後
螞蟻的親嘴行為發生在蟻後和工蟻、工蟻和工蟻之間,實際上這種一種喂養,并不是同性戀行為。蟻後除了交配之外,幾乎無所事事,連飯到門口了也懶得出來吃。工蟻外出覓食,會把食物儲存在腹部,回到巢穴後再喂給蟻後。雖然這種行為看上去不太公平,但據研究發現,喂食同伴的螞蟻比被喂的還要興奮。
火蟻抱成一團
在遇到危險(火災或者水災)的時候,所有螞蟻都會緊緊地抱成一團。首當其沖的就是外圍的螞蟻,它們很快就會滅亡,但這種行為能夠保存大部分的螞蟻。在大頭蟻屬,盲切葉蟻屬等比較經常發生這種抱團行為,大批的工蟻包圍着蟻後和兵蟻。
在所在目标與現在位置相距較遠的時候,螞蟻就會做出搭橋的行為,主要是為了越獄和過河,成千上萬隻螞蟻浩浩蕩蕩過“大江”的場面實在壯觀。
搭橋
巨猛蟻屬的一種螞蟻會通過舔舐受傷的同伴的方式幫助其痊愈,而傷勢太重的螞蟻會主動“放棄治療”,避免給同伴造成太大的損失。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合作和利他行為呢?威爾遜觀察了螞蟻的一系列社會行為,構建數學模型,提出了一種解釋——“群體選擇”。這些親社會行為的出現,是基于生物群體而言的,為的是确保自己的群體能夠生存和繁衍下去。
巨猛蟻屬的一種螞蟻正在搬運捕獲的白蟻
為了證明螞蟻的親社會行為并不是由基因決定的,威爾遜支将把不同譜系的螞蟻從小放在一個蟻巢裡養大。後來,這些沒有血緣關系的螞蟻也表現出了友好合作和奉獻精神。因此,決定親社會行為的不是基因,而是群體的一起成長。
螞蟻為什麼不堵車?據統計,在人類的道路交通中,當道路占用率高于40%,也就是來往車輛占到道路面積的40%時,交通流量和流速就開始下降,最終交通癱瘓。但是螞蟻群體中的道路占用率就算達到80%,交通流量依舊不變。
堵車
美國的研究人員找來了幾個不同群體大小的蟻群,想看看擁擠到什麼程度,螞蟻的交通也會癱瘓。
5毫米寬度的螞蟻交通
蟻巢和食物之間有一座橋,寬度分别為5、10和20毫米,并控制螞蟻的密度。結果發現,當螞蟻不斷湧上橋梁時,密度不斷增加,交通流量也不斷變大,這些橋分别可以容納400到25600隻螞蟻。當密度超過一定程度的時候,交通流量也基本穩定下來。結果,一次交通堵塞都沒有發生。
螞蟻的流量與密度的變量(橫坐标是密度)
那麼螞蟻為什麼不會堵車呢?
螞蟻的交流模拟圖
在人類社會中,交通堵塞無所不在,你快我也快,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目标而争分奪秒,搶占時機。相比之下,螞蟻的社會更加地和睦,還會有螞蟻自願出來當交警,提醒後面的同伴。當然,讓人類的社會像螞蟻一樣很難做到,但我們依舊可以從它們身上學到一些東西,仿效它們的策略,優化交通環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