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這個既美好又缥缈的生理現象,古往今來,曾經給予人們多少歡樂和希望,但又帶給人們多少迷惘和惆怅。它像天邊那片緩緩飄動着的白雲,給人們的生活抹上了瑰麗的色彩。它撲朔迷離,神奇莫測,令人難以捉摸。
一直以來,夢境和現實的關系都被很多人津津樂道。如果小編告訴你,身體會“托夢”?您信嗎?一起看看怎麼回事吧!
夢的先兆
中醫對夢機制的認識是比較深刻的,認為夢境的形成與髒腑的陰陽偏勝及髒氣的盛衰有關。如《素問·方盛衰論》指出産生夢的機理皆因于“五髒氣虛,陽氣有餘,陰氣不足”。《靈樞·淫邪發夢》曰:“陰氣盛則夢涉大水而恐懼,陽氣盛則夢大火而燔焫,陰陽俱盛則夢相殺,上盛則夢飛,下盛則夢堕。”并認為夢與魂魄的安舍有一定關系。正常情況下,魂是依附于神的,如《靈樞·本神》說:“兩精相搏謂之神,随神往來者謂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謂之魄。”論述了魂魄與神的關系,如神不守舍,則魂魄飛揚。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因此,夢與心、肝、肺三髒的關系最為密切。此外,夢與膽也有關聯,因膽主決斷,膽虛不能決斷,緻魂魄不定而成夢。
夢與喜、怒、悲、思、恐五志亦有一定關系。因心志喜、肺志悲、肝志怒、腎志恐、脾志思, 《靈樞·淫邪發夢》中說:“肝氣盛,則夢怒;肺氣盛,則夢恐懼,哭泣,飛揚;心氣盛,則夢笑,恐畏;脾氣盛,則夢歌樂,身體重不舉;腎氣盛,則夢腰脊兩解不屬。”表明了夢與五髒的關系。總之,夢與“五神藏”,尤其與心、肝、膽的關系比較密切,這是因為夢的主要原因是神不守舍,魂魄離位。此外,夢與心腎不交密切相關,夢為心腎不交的四大症狀之一。正常情況下,心腎水火既濟,坎離交泰。若心腎陰陽失調,可導緻心腎失交,水火不濟,則易出現多夢。另外,脾主思,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與脾也有關聯。
異常夢的産生機制
對異常夢的産生機制,《黃帝内經》除強調髒腑的虛實盛衰等内源性因素外,還重視外邪所導緻的因素。如《靈樞·淫邪發夢》曰:“正邪從外襲内,而未有定舍,反淫于藏,不得定處,與營衛俱行,而與魂魄飛揚,使人卧不得安而喜夢。”
夢的發生不僅與内髒的虛實密切相關,而且與外邪的客入也有關系。這是因為人體髒氣内虛,則外邪易入,使魂魄不舍而發夢。中醫最早的病機專論《諸病源候論》也指出病理性夢的産生是在髒腑氣血内虛的基礎上,外邪客入所緻。如卷三“虛勞病諸侯上”曰:“夫虛勞之人,血氣虛損,髒腑虛弱,易傷于邪,邪從外集内,未有定舍,反淫于髒不得定處,與榮衛俱行,而與魂魄飛揚,使人卧不得安,喜夢。”
預兆夢的臨床意義
夢是大腦部分高級神經活動在睡眠狀态下的持續,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大類。生性夢包括幻想夢、再現夢及靈感夢,為晝日在大腦皮層上留下的痕迹重現,也包括心理的感傳或受了外界的刺激所緻,一般為良性夢,可起到心理平衡、心理疏洩及心理預測等作用。病理性夢的産生則多為内源性,往往來源于體内潛伏性病竈産生的信息,多為噩夢。因此,夢具有反映疾病的物質基礎。
現代醫學認為,異常夢的發生機制是機體潛隐性病竈的病理信息在睡眠狀态下對大腦反應的持續。睡眠狀态下病竈發出的病理信息,比在覺醒狀态下容易引起大腦的敏覺。為什麼夢能對疾病進行預報?有人認為因為入眠以後,機體基本上處于休息狀态,傳到大腦的興奮信息大大減少,大腦的興奮波也基本平息。因此,對疾病早期的微弱刺激始能得到敏感,大腦皮層處理完白晝的繁多信息後,方能對這靜中的細小反應産生應激,這就是夢能預報潛病的道理。可見,異常夢境是有預兆疾病的可能性的。
如《素問·方盛衰論》中說:“腎氣虛則使人夢見舟船溺人……肝氣虛則夢見菌香生草,得其時則夢伏樹下不敢起,心氣虛則夢救火陽物……”
根據七情與五髒的關系,夢怒可預兆肝氣盛,夢恐懼則預測腎氣虛,夢哭為肺氣虛,夢笑為心氣盛,夢歌為脾氣盛。
臨床上,内源性夢逐漸增多,尤其噩夢頻作,往往預示人體某部可能有潛在性病竈活躍,因為噩夢增多是機體潛在性疾病向大腦發出的信号。據報道,心絞痛發作前,噩夢不斷,伴呼吸加快,心率增速,血壓升高及情緒激動。又如,心血管性潛在性疾病,諸如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則多夢見驚恐噩夢;消化系統疾病常夢飽食;精神疾患則以夢哭、夢遊為先兆;呼吸系統疾病易夢受壓現象等。
本文部分内容選自《中醫特色診斷與治療》(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楊峰 編著),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更多精彩内容歡迎關注微信公衆号“悅讀中醫”(大衆喜愛的50個閱讀微信公衆号中唯一一個醫藥類公衆号),每日推送,及時獲取中醫藥知識和養生常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