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聖祖康熙皇帝,文治武功,雄才大略,更是清朝正統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如此優秀的一位皇帝,若沒有一個女人的幫助,他很難取得如此之高的成就。這個人就是博爾濟吉特氏·布木布泰,即孝莊文皇後,她是皇太極之妃、順治皇帝生母,康熙皇帝祖母。
古代男尊女卑,孝莊太後打破了這個定律,她靠着自己過人的手段,赢得了後人的尊敬。孝莊太後一生曆經三朝,輔佐培養順治、康熙兩位皇帝,是大清傑出的女政治家。皇太極駕崩後,孝莊太後在叔侄之間努力協調,最終迫使睿親王多爾衮讓步,讓年僅6歲的福臨繼承皇位。
當福臨因天花英年早逝,孝莊太後再次力挽狂瀾,擁立8歲的康熙皇帝。康熙皇帝登基後,尊祖母孝莊為太皇太後,徽号累加為“昭聖慈壽恭簡安懿章慶敦惠溫莊康和仁宣弘靖太皇太後。”為了康熙皇帝順利成長,孝莊太後在他身上傾注了大量心血。
孝莊太後一直嚴格按照聖君的标準來要求康熙,教育康熙一定要“寬裕慈仁,溫良恭敬”。康熙皇帝也不負期望,在位61年間,勵精圖治,為大清盛世奠定了基礎。電視劇《康熙王朝》中有這樣一個劇情,康熙皇帝舉辦千叟宴,他用三碗酒吐露心聲。
康熙皇帝說:“這第一碗酒,朕要敬給太皇太後孝莊,敬給列祖列宗的在天之靈。朕八歲喪父,九歲喪母,是孝莊太後帶着朕,沖破千難險阻,才有今天的大清盛世!孝莊太後,朕想你啊。”可見,孝莊太後在康熙皇帝心目中地位。
然而,孝莊太後遺言讓康熙皇帝至死未能完成,讓他内疚一生。這是怎麼一回事?康熙二十六年(1688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孝莊太後去世,終年75歲。盛大葬禮結束後,康熙皇帝沒有把孝莊太後下葬,而是“暫安奉殿”,這一暫安就是37年,直到雍正皇帝時才得以下葬。
不是康熙皇帝不想盡快将祖母入土為安,原因是祖母的遺言讓他非常難辦。孝莊太後的遺言是這樣的,“太宗文皇帝梓宮安奉已久,卑不動尊,此時未便合葬。若别起茔域,未免勞民動衆,究非合葬之義。我心戀汝父子,不忍遠去,務必于遵化安厝,我心無憾矣。”
孝莊太後說的很清楚,首先,皇太極下葬已久,不适合再打開地宮;其次,皇太極的昭陵遠在東北,我思念你們父子,希望能葬在遵化,這樣我就死而無憾了。問題是,如果把孝莊太後葬在清東陵,那是僭越,因為昭陵和清東陵完全是兩個體系。古人無比重視禮制,這意味着孝莊太後根本不能葬入清東陵。
康熙皇帝生前給出的解決辦法是,在清東陵風水牆外為祖母修了用于安放孝莊太後梓宮的建築,“暫安奉殿”。康熙皇帝至死也未能解決,直到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皇帝思慮再三,決定在奉殿原址修建了陵墓,史稱“昭西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