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曆史悠久的古迹和文物

曆史悠久的古迹和文物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10 14:23:56

曆史悠久的古迹和文物?來源:運城新聞網秦建華,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曆史悠久的古迹和文物?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曆史悠久的古迹和文物(敬業河東悠久的人文傳統)1

曆史悠久的古迹和文物

來源:運城新聞網

秦建華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敬業的傳統。敬業,作為公民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體現的是個體對其工作、職責的态度。具體包括:對職業價值和意義的高度認識,幹一行愛一行的職業情感,忠于職守的工作态度、勤業精業的業務素養。一個國家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團隊事業的成功與組織目标的達成、個人作為與價值的實現,都有賴于此。當今,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是中國人民最偉大的夢想,這個夢想的實質就是國家富強、民族複興、人民幸福。然而,從夢想到現實,必然是一個艱苦卓絕的過程,需要我們努力奮鬥、勤奮敬業、拼搏奉獻。這就使敬業在這個時代更具特殊意義,成為實現“中國夢”的動力之源。

“敬”在我國古代是一項非常重要的道德規範。《說文解字》記載:“敬,肅也。”即認真嚴肅的意思,體現了人的一種專注态度。“敬業”一詞最早出現在《禮記·學記》:“三年視敬業樂群。”意思是學生入學三年後,要考察他是否專心于學業,能否和同學和睦相處。可見,“敬業”一詞最早指專心緻志于學業。這是因為古人非常重視教育事業,曾提出“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老者不教,幼者不學,俗之不祥”,認為不重視教育和學習會有亡國的危險。因此,便将學生必須以嚴肅的态度對待學業納入禮制的範疇。後來“敬業”逐漸演變為對事業和工作極端認真負責的态度。

關于“敬業”,古代思想家和政治家有過許多見解和主張,既具理論性,又具實踐性,從而形成了中華民族特有的敬業觀。而綜觀河東文化,無疑是中國“敬業”傳統的直接源頭之一。

“三過家門而不入”

“敬業”傳統的尋蹤追源

大禹治水的故事,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其實,大禹治水就是中國敬業傳統的最初範例。

據《史記》載,禹的父親叫崇伯鲧,是堯舜時的水官,因他隻知水來土掩,當堵不疏,緻使水患不絕,被虞舜治了罪。禹接任父親之職繼續治水,但為了不使曆史的悲劇在自己身上重演,禹必須從父親身上吸取沉痛的教訓。他既然沒法推脫這一重任,就必須比父親幹得更好、更出色,而關鍵在哪裡呢?他想了又想,覺得關鍵還在于“孜孜”兩字。

《史記》上有一段文字,記錄了禹的治水精神。禹雖然身居高位,可他在生活上很清苦,也很自律。他與所有民工一樣吃的是粗糧,穿的是粗麻布的短打衣服,住的是茅草屋。每到一地,第一件事就是帶領大家誠心誠意祭祀山川鬼神,然後親自帶領大家一起治山治水。舜對禹的作為很滿意。在治水基本成功後召開的一次會議上,舜要禹說說治水的經驗,這時君臣間有一段頗具深意的對話。

帝舜謂禹曰:“女亦昌言。”禹拜曰:“于,予何言,予思日孳孳。”臯陶難禹曰:“何謂孳孳?”禹曰:“鴻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皆服于水。予陸行乘車,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檋,行山刊木。與益予衆庶稻鮮食。以決九川緻四海……”

這裡講了自己怎麼帶頭,怎麼刻苦,還講了與同行的益這樣一些治水幹員怎麼互助合作。而這段話中的核心語詞是“予思日孳孳”五個字。

“予思日孳孳”,是一種境界,也是一種品格。

“三過家門而不入”正是“予思日孳孳”品格的具體表現。

試想,大禹治水“勞神焦思,居外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且風餐露宿,披星戴月,沒有愛崗敬業,甘于奉獻的品質,沒有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的毅力,能使洪水歸道,水患始解,百姓樂業?!

後稷嘗百草,教民稼穑

“敬業”精神的原始基因

衆所周知,河東是農耕文明的起源地。時至今日,農業仍是政府極力關注的重心。“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辛勞,隻有親力親為方能真正知曉與體悟。可是在遠古年代,當中國農耕始祖後稷“恩文配乎天,樹八百年王業之本;率育命之帝,開億萬世粒食之源”時,其中的“敬業”精神又多麼令後昆感佩!《史記·五帝本紀》載:“棄為兒時,屹如巨人之志。”《稷山縣志》也載,“稷是為古梁地,背藐姑,右玉碧,據稷峰為障,連汾水以為襟,俗尚淳樸,勤稼穑”,足見後稷教民稼穑之勤勉。

相傳,稷在年少時就善于觀察自然,勇于嘗食百草,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他發現了草苗中凡結籽見粒的一些植物食用後可以替代獵物、魚蝦和野果來充饑。他想把漫山遍野的東西都嘗一遍,看什麼能吃,好為大夥尋些食物。樹上結的,地上長的,他都放在嘴裡嘗一嘗,品一品,就這樣漸漸給大夥找着了水果和蔬菜。稷下了決心,嘗盡天下所有的草木果籽,再為大夥找些能做主食的糧種。

于是,稷領着稻、黍、麥、菽、麻等五人出發了。稷不管見到什麼草籽,都要捋下來放在嘴裡嚼一嚼,品品味。特别是對那些長得飽滿的草籽,嚼得更碎,品得更細。他覺得好吃的,就讓稻、黍、麥、菽、麻去采集,按顔色品種分别裝在五條袋子裡。

就這樣,他們周遊四方,選采草籽,慢慢把五條袋子也都裝滿了。這天,他們站在山頂上,俯視山下,隻見有五條山谷,山泉湧流,土肥草綠,真是個山清水秀的好地方。稷又望了望那五條裝滿各樣草籽的袋子,對他的五個侍從說:“要使人們永遠不挨餓,單靠采集野糧是不行的。必須學會耕種。現在這座山有五條谷,土肥水足,你們每人可選一條谷,把你們袋子裡的種子種下,精心管理,細心觀察,摸索出種莊稼的經驗。然後大家都照着那樣種植,這樣我們才會永遠不挨餓。”

稷說完,他的五個侍從各選一條山谷,在臨水的地方砍草開荒,播下種子,幹了起來。稷一面精心管理自己種的莊稼,一面指導稻、黍、麥、菽、麻的耕作。就這樣,他們在山上住了三年,備受艱辛,摸準了各種作物生長的習性,總結出一套耕作經驗,然後教人耕種。

從上述傳說中,足見後稷及河東先民的愛崗敬業、敏事而行的人格風範。

“君實,腳踏實地人也”

“敬業”精神的躬身踐行

衆所周知,《資治通鑒》是我國曆史上第一部極有價值和具有廣泛影響的編年體通史巨著。

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北宋陝州夏縣涑水鄉高侯裡人,世稱“涑水先生”。司馬光自幼好學不倦,聰敏多智,七歲能讀《左氏春秋》。有一次,他和一群兒童在庭院玩耍,一童失足掉進水缸,群童驚散,唯有司馬光急中生智,以石擊缸,缸破水流,兒童得救,被世代傳為佳話。他二十歲中進士早科,曆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元禧元年九月卒于相位,享年68歲。贈太師溫國公,谥曰文正。元祐三年正月,宋室在國葬大禮安歸祖茔——夏縣涑水南垣之晁村。

司馬光自幼笃學好史,胸懷大志,廣泛借閱收集大量史學書籍,癡迷于史志的研究整理。宋神宗熙甯年間,司馬光強烈反對王安石變法,上疏請求外任。熙甯四年(1071年),他判西京禦史台,自此居洛陽十五年,不問政事,專門從事《資治通鑒》的編撰。司馬光為編纂好這部鴻篇巨制,翻閱了大量的書籍資料。宋神宗允許他借閱“集賢”“昭文”“史館”三大書庫的所有書籍,并特許可借閱“龍圖閣、天章閣及秘閣”的藏書。宋神宗還将自己私藏的兩千四百餘卷書獻出來,供司馬光參考。除此之外,司馬光還參閱了大量的野史、譜錄、正集、别集、墓志等資料,共222種,計三千多萬字。司馬光學風嚴謹,對自己要求很嚴格,他為自己規定,每三天修改一卷。一卷史稿四丈長,平均一天修改一丈多,若遇事耽擱了,事後必須補上。他著書時常常熬到深夜,五更起床繼續伏案,天天如此。司馬光為編寫《資治通鑒》用了19年時間,開始編寫時司馬光48歲,編完時已是67歲的老人了。這19年,司馬光“秉燭至深夜,警枕破黎明”。

當《資治通鑒》完稿時,他已精疲力竭,視力減退,神志衰耗,牙齒也所剩無幾,正如他所說的“臣之精力,盡于此書”。可見司馬光敬業精神之一斑。

有一次,司馬光曾問他的好友邵雍:“你看我是怎樣一個人?”邵雍回答說:“君實,腳踏實地人也。”

毋庸置疑,《資治通鑒》編成以後,在曆史上一直享有很高的聲譽,宋神宗早就說過“賢于荀悅《漢紀》遠矣”的話;王應麟甚至說,“自有書契以來,未有如《通鑒》者”;王鳴盛也說,“此天地間必不可無之書,亦學者必不可不讀之書也”。

綜觀中國古代史書,前後不相貫穿,卷帙又很浩繁,學者深感不便。而司馬光根據卷帙浩繁的舊史,“删削冗長,舉撮機要”。他用編年的方法,按時間先後叙次史事、各種史事的發展變化、前因後果,容易使人得到一個系統明晰的印象。許多重要的曆史事件,作者根據各種分散的史料,集中加以描述,把當時複雜的史事、多樣的人物,生動而又形象地表現出來。如赤壁之戰、淝水之戰,都是叙事文中的佳作。即使像五胡十六國這樣疊起疊衰、紛挐交錯的局面,《資治通鑒》也“叙之井井,不漏不煩”,充分表現了作者專心緻志、高度負責的編撰态度及獨運匠心的藝術手腕。

司馬光編纂《資治通鑒》的意圖,在于通過曆史事實,為帝王提供治國安邦的經驗,他說:“臣今所述,止叙國家之興衰,著生民之休戚,使觀者擇其善惡得失,以為勸誡。”由此可知,司馬光編寫曆史,主要着眼于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叙國家之興衰”,另一方面是“著生民之休戚”,進而反映了中國古代曆史發展的基本面貌。

河東人的血脈流淌着敬業奉獻的文化基因

除了上述典型事例,河東先民中關于敬業的人和事不勝枚舉。比如舜耕曆山,躬身踐行,愛民憐畜,仁和天下;嫘祖養蠶,三更半夜,披衣而起,觀察蠶的生活習性,傾心盡責;奚仲造車,屢敗屢試,毫不氣餒,終于天道酬勤;儀狄釀酒,堅持不懈,曆經多次嘗試,終于美酒飄香;晉代衛铄,專注書法,勤學苦練,廢寝忘食;賢相傅說,鑽研版築,通宵達旦,樂此不疲;張儀學藝,拜鬼谷子為師,五載艱辛,功不唐捐,終于身懷絕技,不同凡響;百裡奚雖出身低微,但矢志不渝,飽讀詩書,才學過人,堪稱國之棟梁。

從這些鮮活的人和事中我們不難看出,在河東這塊神奇的土地上,我們的先民們靠他們的敬業奉獻,擎起了五千年文明的旗幟;他們的後人靠繼承與弘揚,讓敬業奉獻精神一代又一代發揚光大,以至于長入肌體、融入血液,植入中華民族永遠為之驕傲的文化基因。

從某一個角度講,河東五千年文明史,其實也就是五千年敬業史。透過這一敬業史,我們不難看出,我們的先民們始終把敬業作為職業道德的核心要求,全方位、全過程地體現在愛崗、盡責、專注、鑽研與奉獻等諸多方面,給我們以諸多的思考和啟示——

愛崗是敬業的基礎。南宋理學家朱熹曾說:“愛而不敬,非真愛也;敬而不愛,非真敬也。”愛是投入的前提,敬是責任的緣起。隻有熱愛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才能始終保持強烈的責任感。試想,舜耕曆山,倘若沒有“仁之至也”的博大情懷,豈能成為千古之美談?後稷稼穑,倘若沒有“德大配天”的濟世胸襟,豈能成為百代之佳話?

盡責是敬業的必然選擇。孔子強調“敬事而信”“執事敬”“敏于事而慎于言”的主張,要求人們勤勞敏捷,盡職盡責。無疑,大禹治水“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靠的是恪盡職守,身先士卒;嫘祖養蠶,憑的是盡心盡責,始有“織維之功”。

專注是敬業的核心因素。朱熹說:“敬業者,專心緻志,以事其業也。”北宋政治家王安石說:“人之才,成于專而毀于雜。”試想,傅說版築,倘若三心二意,半途而廢,百姓豈能安居樂住?衛氏一派,倘若心存旁焉,沉溺玩樂,其書法作品豈能爐火純青?

鑽研是敬業精神的升華。唐代文學家韓愈說:“業精于勤,荒于嬉。”敬業更要精業。奚仲造車,靠的是善于鑽研,才能夢想成真;儀狄釀酒,憑的是勤于琢磨,方能心想事成。

奉獻是敬業的必然境界。論語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漢代馬融言“忠者中也,至公無私”,都是要求對自己的事業充滿誠意,盡心竭力,甘于奉獻,體現了一種内在的道德自覺性。禹鑿龍門,展現的是百折不撓的毅力,體現的是甘于奉獻的品性;啞姑神泉,見證的是堅毅不屈的風範,歌頌的是樂于奉獻之精神。

毋庸置疑,敬業是一種覺悟,敬業是一種精神,敬業是一種品格。在當代,河東後昆秉承先民前祖愛崗敬業之傳統,恪守着“敬業者榮,怠業者恥”之美德,譜寫着愛崗敬業的嶄新篇章。植棉模範吳吉昌,憑借着愛崗敬業之精神,善于鑽研,勤于實踐,創造了中國農業戰線的新神話;航天英雄景海鵬,憑借着愛崗敬業之精神,嚴于訓練,勇于挑戰,譜寫着中國航天事業的新傳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