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38歲,教師,姓王。
這天,王老師同事生日,她們聚會大吃、大喝慶祝一頓。
圖源網絡,侵删
次日,王老師覺得隐約的上腹部不舒服,伴随陣發性惡心、嘔吐。
一開始,她覺得就是吃東西不合适吃壞了肚子,也沒有當回事,随便地找了些治療急性胃炎的藥物。
第三天,她覺得情況不妙。
她上腹疼痛、惡心,稍微減輕了,但是下腹部出現了持續性的疼痛,并且疼痛逐漸地向下腹部擴散。
或許是還沒有康複過來就馬上工作的原因吧,她自我安慰道,她還是沒有太往心上去。
圖源網絡,侵删
第四天,她越發覺得不是那麼單純的鬧肚子那麼簡單。
王女士逐漸覺得下腹部疼痛越來越重,同時伴随着左側腰部墜痛,惡心、嘔吐逐漸頻繁,同時白帶增多,最高體溫到了39攝氏度。
最後,她實在是堅持不住了,趕緊請了假,匆匆地跑到了醫院。
急診科醫生查體:
臍下方有明顯的腹膜刺激征,其中左側附件區壓痛最明顯。
同時觸及左下腹一個拳頭大小的包塊。
圖源網絡,侵删
難道是卵巢扭轉還是子宮肌瘤什麼的?急診科醫生拿不定注意,趕緊喊來了婦科醫生。
一聽到是到急會診,婦科醫生匆匆趕到,仔細一摸,的确有所發現:
王女士左下腹觸及一個大約3-4cm左右的包塊,邊界不是很清楚,而且觸痛明顯。
“一開始這邊有包塊嗎?你以前查過體嗎?”醫生問王女士。
“2個月前我剛做了全腹CT,沒有發現什麼包塊啊,這不CT片子我都拿來了,”說着王女士把2個月前做的全腹 CT片子給婦科醫生看。
的确,那時腹部CT就寫了個腸憩室,也沒有什麼包塊。腸憩室很常見,和左下腹包塊也沒有什麼關系啊。
那這突然出現的包塊哪裡來的?
王女士的腹痛應該和這個包塊有關系啊,因為最明顯的壓痛就是在這個部位,這個包塊到底是什麼?
醫生這時百思不得其解。
馬上安排婦科B超(因為患者剛做了腹部CT,考慮到價格貴,拒絕重複做)。
婦科B超顯示:左側附件區上區見一囊性混合性包塊,盆腔少量液體。
結合王女士最近頻繁發熱,左下腹腫塊紅腫、觸痛明顯,同時婦科B超的确發現混合性包塊,綜合考慮:
左側附件區膿腫可能性極大。
“手術吧,”醫生說,“因為你最近老是高熱,單純用抗生素效果比較差!”
“怎麼做,需要切除子宮或者卵巢嗎?”王女士擔心地問醫生。
“不好說,得手術中看具體的情況,但是你也得有心理準備!如果同意手術的話,讓你丈夫過來找我簽字,畢竟有風險。”醫生解釋道。
一聽到有切除子宮或卵巢的可能,王女士瞬間吓得一身冷汗,忍着劇痛使勁地搖着頭。
因為,她還想要孩子。
和丈夫商量後,王女士最後決定先打3天消炎針看看,實在不行再手術。
在不斷的腹痛煎熬中 ,3天過去了。
真是度日如年!
可惜王女士的腹痛不但沒有絲毫的減輕,體溫也一直維持在39攝氏度左右。
看來炎症持續存在。
醫生清晨查房,發現王女士的腹部包塊好像比以前增大了很多,觸痛也更明顯了。
B超一複查,果然包塊進行性增大:說明炎症一直沒有控制住!
“必須手術,一旦破裂引起廣泛腹腔感染,會有生命危險!”醫生警告王女士和她丈夫,“這個責任我們可負不起!”
“别的我們先不想了,命重要啊,隻要你在就行!”看到老婆現在确實疼得較以為明顯,和妻子商量後,一咬牙,丈夫簽了手術知情同意書。
馬上準備手術,救命!很快王女士就被推進了手術室。
圖源網絡,侵删
打開腹腔,婦科醫生直奔附件區膿腫而去。
然而打開腹腔的婦科醫生卻困惑了,術中見:
大網膜、乙狀結腸、部分小腸和子宮附件包裹在了一起,強行逐層分離後見黏稠惡臭膿液不斷流出,部分腸管和左側附件區緊密粘連。
依次分離子宮和腸管後,居然沒有發現明确的緻命病竈!
怎麼辦?難道不是子宮、卵巢的問題?膿液是從哪裡來的?
腹腔依然打開,事已至此,隻能硬着頭皮沿着盲腸繼續探查。
問題在這裡,手術醫生們瞬間來了精神!
當探查至距盲腸約90cm處時發現回腸對側系摸有一個直徑約1.5cm的穿孔,穿孔邊緣管壁呈灰色,旁邊附件輕度充血、水腫。
醫生瞬間找到了希望,馬上将病變回腸段切除吻合,充分沖洗腹腔後,手術順利完成。
術後病理診斷:梅克爾憩室穿孔。
王女士術後很快康複出院。
王女士将整個發病過程複盤如下:
1)王女士最開始腹部隐痛原因為梅克爾憩室炎症。
随着炎症的逐漸加重,加之生活飲食不注意導緻了憩室穿孔。
憩室穿孔導緻局部的炎症化膿,可以粘連于腹腔各處。
2)本病例炎症注意集中于左側下腹部附件區,随着炎症的逐漸加重使得左下腹的子宮、腸管粘連包裹在一起。
所以婦科B超發現囊實性混合性包塊,并且随着膿液的逐漸增多,炎症得不到控制,包塊持續增大。
3)由于局部膿腫的炎症刺激,會牽扯到左側腰部墜痛,同時引起上腹部“胃”區反射性的刺激導緻惡心、嘔吐。
至于持續性的高熱,是由于膿腫始終得不到有效控制所緻。
啟示:對于這種疾病,單純一個腹部B超根本無法鑒别,隻有手術能尋找真正病因,并且治療。
備注: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删除;文字原創,侵權必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