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自動化風電塔筒

自動化風電塔筒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8 06:49:07

(報告出品方/作者:廣發證券,孫柏陽、代川)

一、風電退補,内生增長凸顯

(一)供給側升級:補貼退坡、降本增效,風電平價時代來臨

中央補貼全面退出陸上風電,地方補貼接力。為了促進風電行業内生發展、更快過 渡到平價時代,我國相關部門出台了一系列補貼退坡政策,有節奏地推動不同階段 風電項目退補。2021年6月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關于2021年新能源上網電價政策有 關事項的通知》,正式标志着陸上風電已全面退補,進入平價時代。而海上風電成 本高于陸上風電,仍需政府補貼。2020年初出台的《關于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 健康發展的若幹意見》明确,從2022年開始中央财政不再對新建海上風電項目進行 補貼,鼓勵地方政府自行補貼,支持本省海上風電項目的建設。作為首個接力的地 方政府,廣東省能源局已于2021年6月下發正式文件,大力補貼未能享受國家補貼 的海上風電項目。

自2009年開始,我國風光電價政策模式經曆了“标杆電價-指導價-平價”的轉型。2009-2018年為标杆電價階段,國家按照風能資源狀況和工程建設條件,把全國分 為四類資源區,并核定了對應的标杆上網電價。期間随着風力發電成本下降,政府 逐步下調标杆電價。2018年5月,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2018年度風電建設管理有 關要求的通知》,開啟了我國風電項目的競争性資源配置模式。2021年,陸上風電 全面退補,實現上網電價和燃煤發電基準價平價。而受限于海上風電資源條件,現 階段開發成本較高,海上風電退坡節奏相對慢一些。

我國陸上風電經濟性明顯,退補政策倒逼降本。光伏和風電已經或即将成為中國最 具經濟性的新建發電電源。按照伍德麥肯茲的估計,陸上風電和光伏的LCOE将在 2026年達到和煤電同等水平,并在2026年之後繼續快速下探;海上風電的LCOE将 在2032年比肩煤電,并在2035年實現和陸電、光伏降本速度同步。技術的快速叠代 疊加煤炭能源緊缺現狀和全球減碳大趨勢,使得新能源發電的降本之路勢在必行, 将比煤電更具備成本競争優勢。

自動化風電塔筒(風電設備之塔筒行業研究)1

LCOE的計算公式可以大緻表示為(投資成本現值 運維成本現值 融資成本現值 應 納稅額現值)/發電量現值。我們把影響LCOE的最重要的因素總結為投資成本、運 維成本和發電量(裝機容量和年利用小時)。

風機大型化趨勢明顯,規模效應催生較大降本空間。大容量機組在施工安裝過程中, 雖需要較高的投資,但是由于機組數量少,可以有效地降低風電場的建設成本,并 在後期運營維護過程中減少故障點,降低運維成本和風電度電成本。根據CWEA發 布的《中國風電産業地圖》,2008-2018年每年新增裝機中,單機容量2MW以上的 風電機組占比正在持續提升;與2017年相比,2018年2.1MW至2.9MW機組市場份 額同比增長了5.8%,2MW機組市場份額同比下降了8.4%。

自動化風電塔筒(風電設備之塔筒行業研究)2

風機大型化主要體現在大功率 高塔筒 長葉片三個方向。根據CWEA的數據,我國 平均風輪直徑從2008年的80m增長到了2018年的118m。風機尺寸和掃風面積增加, 葉輪直徑和單機容量的優化,風機的功率系數的增加,提高了發電能力和項目可行 性。另外,場址選擇的優化也可以更好地利用風資源,并通過降低湍流來減少能量 損失,這些均可通過越來越先進的風資源分析和工程設計軟件來實現。最終可以提 高項目總體發電量,減少單個風機的運維成本,最終達到降低LCOE的目的。

大型化趨勢下風電機組價格走低,驅動建設成本下行。根據IRENA的數據,2010-2020年十年間,全球陸上風電加權平均總建設成本從1975美元/kW下降到 1355美元/kW,總降幅為31.59%;中國陸上風電加權平均總建設成本從1500美元 /kW下降到1264美元/kW,總降幅15.72%。風機設備成本占據建設成本的大部分, 大型化趨勢和數字化運維驅動風力發電機組及其他電氣設備價格的下降,從而大大 降低建設成本。根據明陽智能每年的銷售數據,大容量風機的降價趨勢更為明顯。

自動化風電塔筒(風電設備之塔筒行業研究)3

海上風電平價進程加速。随着海上風電設備技術不斷升級、産業成熟度持續提升, 國内海上風電将實現規模化、産業化開發,度電成本将進一步降低并逐漸接近煤電 發電成本,平價上網具備可行性。根據海力風電招股說明書的披露,風機大型化和 電纜優化帶來的降本幅度合計将達到21%左右,而葉片大型化和和增發消納帶來的 發電量提升和并網量提升也将增效38%,預計未來海上風電度電成本将從2018年的 0.640元/千瓦時下降到0.366元/千瓦時。

低價風機構築本土制造競争力,海外巨頭國内退潮。2021年初起,全球大宗商品及 海運價格持續高漲,推高海外廠商風機售價,而國内風機售價在降本趨勢下一路走 低,性價比越發凸顯。從國内來看,2015-2020年我國陸上風電裝機占全球比例持 續上升。而以西門子歌美飒為例的海外整機廠商,在中國的陸上風電裝機占比基本 保持平穩,未能搶占國内風電市場快速發展的紅利。随着國内風機價格進一步下降, 我們認為海外巨頭的市場份額會持續被壓縮。

(二)需求側擴張:國内招标量超預期釋放,仍有高增長空間

在全球風機主要市場中,我國風電滲透率仍處于低位。根據美國能源局的數據,在 世界風機主要國家中,丹麥風電滲透率位居第一,達48%,而盡管我國風電經曆了 快速增長,風電滲透率仍位于較低水平,僅為6%。随着新能源替代不可再生能源發 電的趨勢成為必然,長期來看,中國的風電裝機規模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低價時代招标量爆發,帶動後續裝機預期。風機招标量是并網量的先行指标,根據 金風科技三季報演示材料的數據,2021年前三季度,國内公開招标市場新增招标量 41.9GW,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15.1%;其中陸上新增招标容量40.9GW,海上新增招 标容量1GW。從區域來看,北方區域招标容量占比68%,南方區域占比26%,集中 采購項目占比6%。陸風招标量的大幅度增長,減緩了退補可能帶來的風電裝機短期 回落趨勢。招标量增長主要源于風機降本推動招标價格下降,3S級别機組的投标均 價從2021年1月的3043元/kw下降到2021年9月2410元/kw,4S級别機組的投标均價從2021年1月2991元/kw下降到2021年9月的2326元/kw。

自動化風電塔筒(風電設備之塔筒行業研究)4

我國是海上風電的重要增量市場。根據GWEC的數據,2020年我國海上風電新增裝 機量為3.06GW,占據了全球新增裝機量的50%。與此同時,我國海上風電累計裝機 量為9GW,2011-2020累計裝機量平均複合增長率為63.13%,高于全球增長水平。 由于今年是海上風電并網補貼的最後一年,各地海上風電項目紛紛進行搶裝,風電 行業相關企業受高景氣影響,三季度業績表現亮眼。

二、塔筒行業格局優化,國産商領跑全球

(一)完全實現國産化,高塔筒輕量化大勢所趨

塔筒是風電機組的主要承載部件,建設成本中占比5-10%。塔筒(也稱塔架)必須 具有足夠的抗疲勞強度,能承受風輪引起的振動荷載,包括啟動和停機的周期性影 響、突風變化、塔影效應等。塔架的重量占風電機組總重的1/2左右,其成本占陸上 風電建設成本的10%左右,占海上風電建設成本5%左右。

自動化風電塔筒(風電設備之塔筒行業研究)5

相比風機産業鍊其他環節,塔筒行業更依賴規模效應。風機的主要構成包括葉片、 主軸承、變速箱、發電機、主軸等;其中,主軸軸承、發電機、齒輪箱技術壁壘較 高,零部件廠商具有一定的議價能力。而塔筒本身的技術壁壘并不高,生産流程中 涉及到質量控制點的主要包括兩個環節:拼裝和焊接。在拼裝過程中,需要進行錯 邊量控制與檢查,而每一次進行鋼闆焊接也需要進行無損探傷,檢查合格後方可進 入下道工序。因此相對風機的其他零部件環節而言,塔筒的技術壁壘和質量控制難 度并不高。大型客戶在選擇塔架生産商時,通常會選擇生産規模較大且有穩定質量 業績的廠商。(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塔筒環節已率先完成國産替代,是少數完全實現了國産替代的風機環節。國産化量 産較低的集中在主軸承、偏航變槳軸承,根據 Wood Mackenzie的數據,機艙、發 電機國産化率90%左右,齒輪箱約80%,葉片、轉換器約75%,偏航變槳軸承約50%, 主軸軸承最低約為30%。

風機大型化要求塔筒高度增加。與風機大型化相伴的是作為其支撐的塔筒大型化。 目前,6MW以上機型配套塔筒高度可達到100-165m,随着大兆瓦機型的不斷推出, 塔筒也在不斷往更高的方向演進,随之而來的是更難的質量和成本控制問題。

自動化風電塔筒(風電設備之塔筒行業研究)6

憑借輕量優勢,柔塔占領高塔筒市場主要份額。塔筒按材料可分為鋼筋混凝土和鋼 結構,全鋼結構塔筒自振頻率較低,又稱為柔塔;部分混凝土和部分鋼結構稱為混 塔。鋼筋混凝土塔筒的主要優勢在于可現場施工建造,降低運輸成本,但其建設周 期相對較長,安裝費用較高;對于100m以上的塔筒,全鋼結構柔塔具有自重輕、建 造成本低的優勢,塔筒高度越高,柔塔優勢就越明顯,但缺陷在于控制技術難度高, 有可能和風輪産生共振,從而降低風塔壽命、增加事故風險。随着塔筒技術成熟, 柔塔已占據高塔筒市場主要份額。根據風電之音統計,目前中國市場上在運120-140 米高塔筒風機已經超過6000台,其中柔塔方案約占87%、混塔方案約占13%;混塔 僅在120米高度有部分業績;到140米高度,柔塔方案混塔方案比例已成98:2。

大型化趨勢下塔筒技術壁壘提高,輕量化打開降本空間。風電機組大功率、高效率 趨勢,将推動塔筒向高強輕量化發展。低風速地區有豐富的高切變風資源,往往需 要增加塔筒高度以提升發電量。因此,未來塔筒的技術重點和降本空間主要在于載 荷強度,焊接工藝要求也有所提高,下一階段的技術會朝着輕薄材料、無焊接、分 瓣式等簡單制造運輸方式演變。

自動化風電塔筒(風電設備之塔筒行業研究)7

(二)成本端:以原材料及運費為主

塔筒龍頭收入快速增長,毛利率韌性增強。國内風塔龍頭包括天順風能、大金重工、 天能重工、泰勝風能等。其中,天順風能塔筒收入一直保持領先,20年收入50.52 億元;大金重工收入增長最為明顯,塔筒收入從18年的9.59億元增長至20年的32.89 億元;根據年報的披露,2020年泰勝風能收入35.58億元,天能重工31.30億元,海 力風電塔筒收入9.76億元,主要為海上風電項目。2016-2018時期鋼材大幅漲價,期 間龍頭廠商毛利率大幅度下降,但自2020年進入鋼價新一輪的快速上漲周期後,毛 利率一定程度上承壓,但下行趨勢并不強,韌性有所增強。大金與天能的毛利率較 高,大金、海力的毛利率提升明顯。

塔筒成本主要由原材料和運費構成。塔筒的上遊原材料主要包括鋼闆、法蘭、油漆、 防腐塗料等。根據天順風能年報和天能重工招股說明書的數據,2020年原材料成本 占廠商成本的比重達到80%以上,而鋼材占比57%。生産完成後,塔筒制造商将塔 筒裝車運輸銷售,由于塔筒體積較大、重量較重,運輸較為困難,運費成本占比僅 次于原材料成本,占生産成本的7%左右,在機械行業中屬于非常高的占比。

自動化風電塔筒(風電設備之塔筒行業研究)8

上遊漲價風險可以轉嫁。塔筒行業一般采用成本加成定價,可将漲價風險部分轉移 至下遊客戶。其次,由于塔筒上遊原材料為鋼材,其下遊應用于衆多分散的國民經 濟領域,不會出現由于風電景氣度上行而導緻上遊原材料供不應求的情況。而風電 上遊零部件則比較“定制化”,如葉片、主軸等,若下遊整機商需求增長也将帶動 其供應緊張,從而可能導緻漲價的情況。

下遊客戶集中度較低,有一定議價能力。由于塔筒行業下遊面對的客戶多為風電運 營商,整體較為分散,因此相比于風電産業鍊其他環節塔筒的下遊客戶集中度較低。 而風電其他零部件環節下遊多為整機商,客戶相對集中,這使得塔筒行業對下遊有 一定的議價能力。

随着風電實現平價和風機向大型化趨勢發展,風電機組價格戰愈演愈烈,招标價格 不斷走低。進行風電機組招标時,多數項目會将機組和塔筒分開招标。因此,風機 降價主要是其他風電環節的企業降本,塔筒定價受到風機價格戰的影響相對較小。 根據風電頭條數據,2020年到2021上半年3.0MW風電機組帶塔筒和不帶塔筒的中标 單價下行趨勢較為趨同,相對風機而言塔筒的降價幅度并不明顯。特别是上半年以 來的原材料漲價潮下,塔筒投标從2021年1月的7800元/噸一路上行,到5月中旬已 達到10500元/噸。

自動化風電塔筒(風電設備之塔筒行業研究)9

塔筒量價齊升明顯,成本向價格傳導略為滞後。四大龍頭的塔筒銷量在過去四年内 持續上升,其中天順銷量領先,根據年報的披露,2020年天順風能塔筒銷量達59.03萬噸;大金銷量增長最為明顯,僅次于天順。從主要廠商的塔筒年平均售價來看, 天順單價最高,大金和泰勝售價接近;鋼價和塔筒單價呈現同向變化,但受限于塔 筒生産商下遊客戶簽訂的合同期限,塔筒單價的變化通常滞後于鋼價的變化,導緻 短期内毛利率承壓。但随着鋼價快速上漲,龍頭廠商已采取多種措施,如簽訂帶有 調價機制條款的合同,客戶給予鋼闆調差等,以消化成本的上漲壓力。

(三)行業集中度提升,産能布局強者恒強

全球風機供應鍊中,塔筒潛在市場空間大、競争格局分散。從風機供應鍊各環節的 縱向比對來看,根據海力風電招股說明書中引用的Wood Mackenzie的數據, 2019-2027年間,全球風機供應鍊潛在市場價值高達5400億美元,其中葉片與塔筒 的市場潛力最大,分别達到1250億美元和1150億美元。相對的,塔筒市場集中度相 對較低,全球前五大供應商市場份額為35%左右,低于風機供應鍊中其它環節。

自動化風電塔筒(風電設備之塔筒行業研究)10

國内近年行業集中度有所提升。由于塔筒運輸難度較大,為廠商銷售帶來了一定的 運輸半徑限制,故塔筒行業集中度相對較低。我們根據CWEA披露的中國每年新增風電裝機容量數據,以及IRENA計算的中國每年風電加權平均建設成本,測算出國 内塔筒行業收入從2016年的216.46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480.58億元,CAGR約 22.07%。近年來,随着龍頭加快産能布局、供給結構調整,行業集中度有所上升, CR4從2016年的25%上升到2019年的46%,2020年由于行業整體爆發,四大龍頭市 場份額略有下降。随着風機大型化趨勢加強,塔筒行業加速洗牌,龍頭企業将赢得 更高的盈利空間。

塔筒行業生産商中除了以上四家上市龍頭公司以外,還包括但不限于中建五洲、福 船一帆、西部重工等公司。這些公司普遍的特征是業務較為多元化,塔筒僅為主營 中的一部分業務,且大多數為國企,通常依托于大型集團平台以子公司形式存續。 而四大龍頭均專注于塔筒業務,其中天順、大金為民企,天能在2020年12月由珠海 港控股集團注資成為國企。在自身規模優勢和民資活力加持下,龍頭企業有望進一 步深耕主業并實現經營管理上的優化和升級。

裝機區域集中度提升,具備配套産能的龍頭将更具競争力。受制于塔筒的運輸半徑, 廣泛的産能布局和快速的規模擴張是提升占有率的最有效途徑。根據國家五年規劃, 十四五期間将重點發展九大清潔能源基地、四大海風基地,各大基地主要集中于三 北和東部沿海地區。各大廠商順勢而為,紛紛在相應地區加速集中擴充産能。

根據年報的數據,天順主要布局于華北、華東、中南地區,現有産能70萬噸,在德 國和射陽有2個30萬噸的海上海工塔筒生産基地,到2023年有望形成陸上124萬噸、 海上60萬噸的産能;大金主要布局于東北、華北、華東地區,興安盟基地、尚義基 地已于2020年下半年竣工投産,現有産能擴充到了陸上、海上各50萬噸,是現有産 能最多的廠商;泰勝主要在華北、華東、西北有産能,産能共計46萬噸;天能布局 較為廣泛,在東北、華北、華東、西北、西南、中南均有布局,較低的運費造就高 毛利率,但單廠産能較小。随着龍頭産能布局的完善,頭部效應将進一步加速優化 未來的行業格局。

未來塔筒需求結構性趨勢顯著,部分區域出貨量有望提速。根據GWEC對中國未來 新增裝機規模的預測數據,以及CWEA公布的各區域新增裝機占比數據,假設陸上 風電單位裝機的塔筒需求量為8.1萬噸/GW,海上風電單位裝機的塔筒需求量為7萬 噸/GW,我們預測未來兩年内對于四大龍頭産能規劃而言,西北、西南、中南地區 将會出現較大的供需缺口;華北、華東地區作為重點裝機區域,2022年塔筒需求量 将達到70萬噸以上,在華北、華東産能布局較多的大金、天順規模效應顯著,出貨 量有望顯著提升。

自動化風電塔筒(風電設備之塔筒行業研究)11

(四)受益全球産業轉移,塔筒出海揚帆起航

國内廠商出口加速,本土制造優勢明顯。國内塔筒企業具有較強的競争力,出口規 模較大的主要是天順風能、泰勝風能和大金重工,2014-2019年的海外收入持續上 升,2020年海外收入下降主要是因為疫情導緻風機裝機量下降。其中天順風能海外 收入的規模最大,2020年大金重工海外收入超越泰勝風能躍居第二。大金和泰勝海 外收入毛利率均高于國内,天順的海外收入占比較高,但近年來呈現連年下降趨勢, 而大金和泰勝的出口占比則有所上升。經曆過2020年國内陸上風電“搶裝潮”後,海 外收入成為拉動塔筒企業收入增長的有力因素。

全球風電塔筒參與者衆多,大部分第三方塔筒企業主要集中在歐洲、北美、亞洲三 個區域。美國主要的風機塔筒企業包括Broadwind、Arcosa、Ventower等,其中Arcosa 規模最大,2020年塔筒相關收入47.95億元;歐洲塔筒企業包括Valmont、GRI、Windar等,數量相對較多;亞洲除了中國企業外,還包括韓國的CS Wind。我國的 龍頭塔筒企業在全球範圍内都具備産能和收入規模上的領先優勢。(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我們同樣測算了全球塔筒行業的收入規模,2010-2020年期間從534億元增長到879 億元,CAGR為5%。而全球主要的塔筒企業的合計市占率一開始僅為14.61%,行業 整體集中度較低,現在已增長到30%以上,在2020年全球裝機規模暴增的情況下市 場份額加總為31.48%。不僅是在中國,全球的塔筒行業格局都在加速優化,而天順 等龍頭企業在海外的産能布局也将進一步擴大規模效應的作用範圍。

自動化風電塔筒(風電設備之塔筒行業研究)12

美國塔筒廠商業績增速疲軟,進口替代趨勢明顯。2017、2018年,受到大客戶合并 和減少塔筒風機庫存的影響,Broadwind收入、銷量和訂單均接連大幅下滑,Arcosa 的業績增速也同樣表現不佳,而同時期的美國陸上風電新增裝機量仍維持在相對平 穩的水平。2020年美國裝機量達到新高,需求帶動Broadwind和Arcosa的收入回升, 但增速仍遠不及裝機量增速。同時近年美國陸上塔筒産能基本保持不變,而塔筒進 口額強勢增長,支撐了一大部分需求。此外,由于美國的鐵路運輸路線限制,通常 對于海上風電項目而言進口塔筒的運費更低。

歐洲塔筒企業同樣競争力有限。自歐盟委員會對中國鋼材采取反傾銷措施後,産于 中國境外的厚闆價格自2016年以來上漲了40%,導緻歐洲風電鋼塔生産商生産成本 上升,歐洲客戶的需求下降,越來越多的大訂單流向了中國風塔制造商。原本具有 競争力的德國塔筒生産商Ambau已于2019年宣布破産,其庫克斯港工廠現已被天順 風能收購。而丹麥的Valmont和西班牙的Windar近年來也表現欠佳,收入增速呈下 滑趨勢。

自動化風電塔筒(風電設備之塔筒行業研究)13

國内廠商塔筒量價優于海外,體現産業成熟度。根據Broadwind官網披露的數據, 2012-2020每年的塔筒銷量最高不超過500台,而天能重工每年塔筒銷量均高于 Broadwind,近年來更是實現了強勢增長;Broadwind塔筒單價在280萬元/台左右, 而天能重工單價較低,僅大約150萬元/台。我國塔筒龍頭企業收入規模而銷售單價 較低,一方面是由更高的國内外需求帶動,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較低的成本。

競争力源于原材料優勢,低成本造就高利潤率。風塔原材料主要為中厚闆、法蘭、 焊材等,中厚闆占原材料的占比在80%以上。中國的中厚闆價格長期以來低于美國、 歐盟和日本,原材料低成本優勢導緻國内廠商利潤率高于海外廠商。去年三季度以 來,美國、歐洲等多個地區出現鋼材資源偏緊的情況,國内外鋼闆的價差逐漸拉大, 國内廠商相對海外的成本優勢可持續。

自動化風電塔筒(風電設備之塔筒行業研究)14

優質業績支撐資本投入,加速擴張與技術叠代。國内外塔筒企業的現金流獲取能力 較為一緻,保持在-10%和20%的區間内波動,而國内塔筒龍頭受益于較高的收入質 量,能夠持續進行再投資,資本支出高于海外企業。在大型化趨勢下,塔筒行業的 規模擴張和技術叠代将越來越重要,而足夠的現金流和持續性的再投資能夠幫助國 内企業做大做強,行業内地位進一步上升,形成良性循環。

三、重點分析享有産能和出海優勢的塔筒龍頭

(一)大金重工:“大”浪淘“金”,進入快速成長通道

深耕風電設備制造十餘載,陸塔、海塔雙輪驅動。公司專業從事陸上和海上風電裝 備制造,主要産品包括常規陸塔、大直徑分片式陸塔、低風速柔性高塔、海塔、單 樁、群樁、導管架、海上升壓站等風電設備及相關零部件。同時,公司積極進行風 電産業鍊拓展和布局,已初步切入風電場開發投資業務和葉片業務。

四大生産基地形成百萬噸産能,領先同行企業。根據年報的披露,公司擁有遼甯阜 新(20萬噸)、山東蓬萊(50萬噸)、内蒙古興安盟(10萬噸)、張家口尚義(20 萬噸)四大生産基地,産能合計100萬噸。其中,興安盟基地和尚義基地為公司新擴 的産能,于2020年下半年投産;山東蓬萊生産基地是公司兩海戰略的實施主體,是 風電行業内單體産能最大,資質最全的海上風電塔筒和樁基設備供應商。

近年業績增速亮眼,毛利率、淨利率周期性波動。受風電行業搶裝潮和“雙碳”戰略目 标的影響,疊加公司持續擴産和加大基礎設施投入的舉措,公司近兩年來業績持續 高增。2020年營業收入為33.25億元,同比 97.08%;歸母淨利潤為4.65億元,同比 164.74%;2007-2020年公司營業收入CAGR為25.26%,歸母淨利潤CAGR為 29.66%。公司毛利率和淨利率總體呈現4年一個周期的波動趨勢,2021Q3受鋼材價 格高漲影響,毛利率為23.92%,同比下降5.27pct,淨利率為13.60%,同比下滑 1.69pct。

自動化風電塔筒(風電設備之塔筒行業研究)15

持續推進“兩海戰略”,抓住海上風電搶裝機遇。公司緻力于“海上風電 海外收入”的 發展戰略,其中蓬萊基地是公司海洋風電及海洋工程重型裝備制造平台的載體,投 産後收入和淨利潤連續增長,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23.46億元和淨利潤2.83億元, 2018-2020年營收和淨利的CAGR分别為83.42%、129.66%。同時公司于2020年在 德國漢堡注冊全資子公司,十四五期間主攻歐洲市場,并積極擴張海外其他區域的 市場份額,2018-2020年海外收入占比分别達24.34%、46.17%、18.16%。

(二)天順風能:全球風電塔筒龍頭,規模擴張穩步進行

天順風能自2005年成立以來,一直深耕于新能源裝備制造産業,目前已是國内外大 規模的風塔、葉片及裝備制造龍頭企業。産品包括陸上、海上風塔,葉片及模具, 風電海工産品和其它關鍵部件。截止2020年天順已經在中國,歐洲建有9個塔架生 産基地,3個葉片生産基地,現有70萬噸塔筒産能,預計2022年底新增60萬噸海工 産能,2023年底新增120萬噸塔筒産能。(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業績維持增長,毛利率、淨利率相對穩定。2020年營業收入為81億元,同比 33.70%; 歸母淨利潤為10.50億元,同比 40.60%;2007-2020年公司營業收入CAGR為 30.59%,歸母淨利潤CAGR為26.90%。公司毛利率和淨利率整體較為穩定,毛利率 總體保持在25%上下,淨利率10%以上。2021Q3毛利率為23.80%,同比-5.05pct, 淨利率為19.84%,同比 4.23pct,展現出了較強的抗風險能力。

自動化風電塔筒(風電設備之塔筒行業研究)16

塔筒業務進入穩增長通道,葉片和發電業務發力。2016、17年以來公司開始拓展風 電裝備制造闆塊的多元化布局,并取得了顯著成效。2020年公司塔筒業務收入為 50.53億元,同比增長11.23%;葉片産品收入為21.61億元,同比增長187.50%;風 電發電業務收入為7.10億元,同比增長15.03%;同時葉片産品和風電發電業務的毛 利率較高。預計未來海上風電生産基地建成後,公司的增量空間将進一步打開。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我們的任何投資建議。如需使用相關信息,請參閱報告原文。)

精選報告來源:【未來智庫】。未來智庫 - 官方網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