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梓開
我相信,每個人的大腦,都是一個有待開發的寶藏。
據說智商遠遠高于常人的愛因斯坦,也不過隻用了大腦10%的潛力,而我們常人,對大腦的開發利用率,僅僅隻有6%上下。
所以,面對高達94%的尚未調動的空間,難道你就沒有一點想法麼?
那麼,對一個人來說,怎麼做才能調動起大腦的潛力,怎麼做才能讓大腦充滿活力呢?
我這裡所叙述的方式,都是經過嚴格的科學論證帶來的結論。
所以你如果對調動自己的大腦潛力、讓自己變得更聰明更睿智更有頭腦,不妨嘗試着用用看。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體會,呆在一個狹小的地方,總令人感到很不自在,尤其是隻有那麼幾平米的地方。
但是,如果一個人呆在開闊的地方,寬敞明亮的地方,感受就會好很多。
我們是這樣感受的,其實大腦也是。
而隻有感受自在了,大腦活力才會被激發得更好。
空間大而髒亂差占全了,大腦也是不喜歡的。
所以,空間不隻是要大一點,而且也要整整齊齊,井井有條才好。
如果一個家庭裡面特别混亂,那對孩子可不是什麼好事兒;而如果你的家庭雖然不富裕,但是如同董竹君的母親那樣,總是收拾得幹淨利落,對孩子當然會帶來很多你意想不到的好處的。
最大的好處,就是有利于孩子的智商提高,有利于孩子的學習成績提高。
我們待在整齊整潔的空間中,當然也會感到舒服自在。
在這種舒服自在的環境裡,大腦的潛在能量才會被真正調動起來。
稍微有點壓力,往往能夠令大腦變得更敏銳。
但是,如果壓力過大,腦袋裡嗡嗡的,這時候大腦可就不怎麼靈光了。
所以,稍微有點壓力,會激發大腦潛力;壓力大得過了頭,那麼大腦就不聽指揮了,個人的情緒也會受到很大影響。
如果一個人面臨的壓力過大,那麼他可能還會喪失記憶力,甚至記不住東西。
如果一個人的生活毫無波瀾,過着醉生夢死的日子,那麼他的大腦是不可能發達的;相反,如果一個人在提心吊膽中過日子,随時都需要他的敏捷,他的快速反應,他的深入思考,那麼他的大腦反而會始終處于活化狀态。
所以,大腦需要被用起來,而且越是能夠用大腦處理一些自己認為複雜一點的事情,也就越有利于大腦保持活力和活動能力。
而大腦被閑散的日子包圍久了,自然也就沒什麼旺盛的活力和敏捷的反應能力了。
為什麼很多品牌熱衷于不斷露臉?為什麼有些廣告語會不斷重複?
因為這些品牌知道,隻要重複,就會被受衆的大腦記住。
為什麼中國古代的學生能記住數萬字的課本内容?原因是一樣的,還是因為重複。
大腦多次留意同樣的事物,無論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都容易記下來。
所以,想讓你的大腦記住某個東西,那就多看多用多重複。
我們每個人的大腦都是很神奇的,它對事物的反應速度,理解速度都是非常快的。
所以,善于使用你的眼睛,把看到的東西快速在大腦裡過一遍,往往有利于大腦記住并理解它。
而且,如果你把對于大腦的磨練和理解能力結合起來,和反應速度結合起來,總能獲得更理想的效果。
所以,那些運動員隻要能接受較高水準的指導,他們的成績總能較快地提高起來。
我們每個人都有體會,運動身體之後,總會感到神清氣爽。為什麼運動之後會帶來大腦的良好感覺呢?
因為大腦運行需要消耗氧氣和能量。而我們的運動,就會為大腦帶來更多氧氣,為大腦帶來更多能量的重組機會。
身體被重組,大腦當然就會獲得更大的調動空間。
每個人的大腦,天生都喜歡帶有色彩的東西,所以,帶有色彩的事物,往往能得到大腦更多的關注。
大腦喜歡自由聯想,更喜歡對事物進行歸類。
所以,當你善用色彩、善于聯想、善于歸類時,你會感到自己的大腦好像變得更好用了。
俗話說得好,人逢喜事精神爽。
大腦遇到人高興的時候,開心的時候,往往運轉的效率就會變得更高,能填塞進去的信息或新的東西也就越多。
所以,開心總歸是一件好事情,哪怕你隻是窮開心,對大腦也是好的。
每個人的大腦單次能集中精力多久呢?據科學家研究,是25分鐘,而且這指的是成人。所以,工作也好,學習也好,每過20分鐘左右,休息一下效率會更高,
如何休息呢?運動是休息,睡覺和閑散的心情,也是休息。
所以,勞逸結合,站在科學角度來看,具有其内在的深刻合理性。
尤其在你感到困倦、感到厭煩、感到枯燥的時候,稍微休息一下,或者讓大腦享受一些毫無壓力感的事物,那麼大腦的活力會再度回來的。
一個人的大腦越是使用頻繁,越是利用率高,那麼就越是需要更豐富、更優質的營養。
優質的營養如同燃料一般,在為大腦提供着充足動力。
我們知道,一個人如果肥胖了,他的智商是會下降的。
因為肥胖者的營養,供給了身體而不是大腦。随着大腦按比例獲取營養值的降低,自然就沒有那麼快的運轉速度了。
與此類似,垃/圾食品、劣質食品、各種帶着污染的食品或化學制劑,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損害着你的大腦。比如說油炸的食物吃多了,你的大腦可能就會被油膩的東西鏽住的。
所以,飲食的結構一定要優質,對身體來說要少一點負擔,而多一點營養。多一點水分,少一點垃/圾飲料,你這樣做,大腦中的水性物質流動會比較快,因此也會非常滿意的。
如果你善于不斷發問,問自己,問自己的大腦,如果你善于在學習或工作的時候提出來各種問題,那麼你的大腦會很樂意為你尋找優質的答案的。
所以,善于提問,善于向自己問問題,那麼你的大腦會變得更聰慧。
我們也會發現,那些經常向老師提問的學生,頭腦的确不錯。大名鼎鼎的愛迪生,在小時候就是一個善于不斷問問題的學生。
隻可惜他的老師不喜歡這種學生。
每個人的大腦,都有不同的運行周期。這取決于自己的生活習慣,也取決于自己是怎麼使用自己的大腦的,生活節奏是什麼樣的。
有的人在上午的時候大腦最 活躍,比如我就是如此;有的人則是貓頭鷹,到了晚上九點以後,他的大腦才會更敏銳更聰慧。
而我們在自己的大腦最夠用的時候工作,效率總是最高的。
進入狀态,進入相應的工作或學習的正式狀态,我們的大腦才會真正動起來。
之所以一個人在家裡學習或工作的效率較低,往往就是因為他的大腦沒有進入相應的狀态之中。
而在大多數正規的公司裡,要求準點上下班,要求穿工作服,要求遵守作業規則,其實内涵的另一面意思,就是激活你的大腦,讓它進入工作狀态。
如果你的大腦不能在相應的工作時刻進入相應的狀态之中,想要它具有好的狀态,恐怕并不容易!
不同的氣味,直接影響到大腦的清醒程度。
我記得有位民間科學家研究氣味學,研究不同植物的氣味價值。人的大腦對不同的氣味是很敏感的。
而有些能夠提神或安神的植物或香料成分,确實也對大腦工作活力具有實實在在的影響。
所以,讓大腦接受更合适的氣味,如同讓大腦聽到更好的音樂一樣重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