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曾看過汪曾祺一篇散文---
“菊花開的時候,家鄉有的無一例外都是那種青殼白肚、黃毛金鈎的青蟹,殼在水裡閃着青幽幽的光,放在桌上,八足挺立,雙螯騰空,臍背隆起,威風凜凜。
清煮或清蒸後,翻開紅通通的殼子,疊金交玉,黃是黃,白是白,還沒吃就已是一種奇妙的享受。
江南一帶的水網交錯、湖蕩縱橫、水草豐茂,真真是螃蟹生長的天堂,又可真真是饕餮客的樂土啊。”
看完汪曾祺這段文章,也想起了又到了吃大閘蟹的日子了。
不是陽澄湖蟹好,人生何必住蘇州
一說到大閘蟹,就想起了陽澄湖大閘蟹。
通過清水蒸煮的正宗陽澄湖大閘蟹,蟹肉有太湖白魚的香味,蟹鉗的肉又如同幹貝,蟹腳的肉又可以比拟太湖銀魚。
而蟹黃蟹膏更是滿口綿密,油滋滋且閃閃發亮的蟹黃,就充盈在你的手掌之中,若是公蟹,更是雪白如羊脂玉般的蟹膏。
無論是你衣冠楚楚,還是珠光寶氣,在一盤噴香的大閘蟹面前,總會讓無數食客放下萬千紛擾,慢悠悠、坦蕩蕩地吃下整盤螃蟹。
螃蟹,有什麼營養價值?
從營養學上來說,蟹肉焊頭豐富的蛋白質。
據研究顯示:螃蟹中含有非常多的蛋白質,每100克蟹肉中可以食用的蛋白質含量為17.5克。
同時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B1,以及磷、脂肪、鈣、鐵、氨基酸等。這些營養成分對于人體健康來講,有着一定的保健功效。
同時,螃蟹含有豐富的n-3 脂肪酸、n-6 脂肪酸,都是對人體有益的不飽和脂肪酸。
螃蟹雖美,孕婦是否能享用呢?
螃蟹烹饪熟之後,肉質特别的細膩,而且口感非常鮮美,很多孕婦在出現孕吐的時候,特别喜歡吃一些螃蟹,達到緩解孕吐以及增強食欲的功效。
但不少人認為螃蟹性寒,會導緻孕婦出現異常宮縮現象,對胎兒健康不利。
但實際上,由于妊娠期間,孕婦對于營養的需求會大大提高,各種營養元素都要均衡攝入一些,因此适當地吃一些螃蟹,能夠起到提高食欲以及補充優質蛋白的作用。
從現代營養學分析,食物對人體益處,主要針對于營養組成部分,每一種營養成分都會發揮不一樣的作用。
螃蟹也是如此,它的肉與蟹黃、蟹膏都有各自的營養特點,對于人體也有不一樣的營養價值,因此孕婦隻要适量吃是沒有什麼問題。
如何正确吃螃蟹?
一、注意不宜食用的部位
孕婦在吃螃蟹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螃蟹的胃部、蟹腸、蟹心、蟹腮這些部位不但口感不好,還含有很多細菌和髒物。
比如蟹腮主要是蟹的呼吸器官,往往會粘着一些污染物,因此并不建議吃。
比如蟹胃主要是裝着螃蟹吃進體内的食物,可能存在泥沙等污染物,所以不建議吃。
二、食用新鮮螃蟹
在吃螃蟹時一定要注意,死螃蟹以及過夜螃蟹、冷凍螃蟹都不可以食用,這些螃蟹很容易腐爛變質,一旦食用會引起腹瀉、頭暈、嘔吐,以及嚴重宮縮現象。
煮熟的螃蟹也需要盡快吃完,若實在吃不完,冷藏時間也不建議超過一天,而且再次食用時也需要徹底熟透。
三,注意食用量
螃蟹雖說蛋白質高,但由于含有蟹黃、蟹膏等高膽固醇食物,因此建議大家食用還需控制好量。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一般成年人每日攝入膽固醇的上限為300mg,一隻重量大約6兩的大閘蟹所含的膽固醇已經接近上限。
因此,建議每次隻吃1-2隻大閘蟹即可。
若長期患有高血脂、高膽固醇血症等患者,建議還是少吃比較好!
螃蟹雖好吃,但咱們也需要量力而行啊!
(不過話說今年陽澄湖的大閘蟹不肥美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