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慶徐,名可久,其生卒年代不詳,今浙江紹興縣人。唐敬宗寶曆二年進士,官至秘書省校書郎。曾經客遊邊塞,與張籍、賈島等往來交遊。他的詩不事雕飾,辭意清新,描寫細緻,風格與張籍有些相近。曾作《閨意獻張水部》作為參加進士考試的“通榜”,增加中進士的機會。據說張籍讀後大為贊賞,寫詩回答他說:“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豔更沉吟。 齊纨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敵萬金。”于是,朱慶馀聲名大震。他有兩首詩入選《唐詩三百首》,一首是《宮詞 》,另一首就是其成名作《近試上張籍水部》,也算是頗有兩把刷子了。
《宮中詞》
今天複習朱慶馀的《宮中詞》,原文如下:
寂寂花時閉院門,
美人相并立瓊軒。
含情欲說宮中事,
鹦鹉前頭不敢言。
這首詩的大意是:在這寂寂無聲的春天裡,是百花盛開的季節,宮中重門緊閉,花開也覺寂寞。宮中的兩位美女,在雕梁畫柱的長廊上,并肩而立。兩人含着滿腹情愫,想要相互訴說宮中那些事,卻欲言又止。在這富麗堂皇而又深重的後宮裡,就在不遠處,挂着一隻學舌的鹦鹉,因而,在鹦鹉面前,她們不敢輕易吐露心中的隐情。
朱慶馀的這首《宮中詞》,是一首典型的宮怨詩。此詩表達了宮女幽禁深宮的苦愁思緒,構思獨特,新辟蹊徑。一般的宮怨詩主人公是一位孤凄的宮女,這首詩卻寫兩位宮女。全詩從寫景開篇,以景襯情,以熱襯冷,含蓄蘊藉,在極有情趣中,留給人們種種想象,啟發和引導人們去探索宮女們内心隐秘的天地和痛苦。
仔細推敲,這首詩留下的想象空間還不止以上這些。這首詩還有一個言外不盡之意。詩中最後兩句說:“含情欲說宮中事,鹦鹉前頭不敢言”,兩位美人之“不敢言”是因為在“鹦鹉前頭”。深刻地揭示了生活在豪華皇宮中的宮人不但被奪去了青春和幸福,就是連說話的自由也沒有的殘酷現實。心中有苦卻無法說出,人生最大的痛苦莫過于此。這首别開生面的宮怨詩,表達的正是這樣一個重大主題,揭露的正是這樣一幕人間悲劇。
2021年6月20号
《近試上張籍水部》
今天就複習張籍的《近試上張籍水部》,原文如下:
洞房昨夜停紅燭,
待曉堂前拜舅姑。
妝罷低聲問夫婿,
畫眉深淺入時無。
從字面意義上來看,這是一首洞房詩,沒點水平看不懂,看懂的會心一笑,大寫的服。這首詩翻譯成白話文的意思是:昨天夜裡,是我新婚大喜的日子,洞房中,我心事重重,輾轉難眠。紅燭高照,徹夜未熄,蠟燭也像是知道我的心事,燃燒了一夜,隻為陪伴我。我懷着忐忑的心情,等待天亮的時候,按照傳統禮儀,到堂前去拜見公婆,争取讨個好評。為此,我精心梳妝打扮,然後,小心翼翼的小聲問丈夫:我的眉畫得濃淡可合時興?
那年,朱慶馀還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南方青年,正在進京趕考。雖然滿腹經綸,學富五車,但是臨近考試,心裡還是沒底,有些忐忑不安。當時,科考是不封名的,就是說考官批閱卷子是能看到考生名字的。所以大考之年,流行這樣一種做法,就是考試前,考生們會把自己的作品,呈給一些在當時社會有一定影響力的人,以此來擴大自己的知名度,為自己造勢,以引起主考大人的關注,稱作行卷。朱慶馀也想這麼做,于是,他就選了詩品、人品俱佳的張水部,把自己的二十多篇文章,連同這首行卷詩《近試上張籍水部》,一并奉給張籍。
以前,曾經介紹過,中國古典詩歌,往往用夫妻或男女愛情關系,比拟君臣以及朋友、師生等其他社會關系,乃是一種傳統表現手法。張籍的《近試上張水部》也是用這種手法寫的。說到這,這首詩隐含的意思,也就一目了然:朱慶馀把自己比作新娘子,把張籍比作丈夫,那主考官自然就是公婆了。“張大人您看我這文章,能不能得到主考大人的認可?”整體來看,這首詩精雕細琢,刻畫入微,含蓄形象,妙趣橫生。朱慶馀此詩投贈的對象,是時任水部郎中的張籍。張籍當時以擅長文學而又樂于提拔後進與韓愈齊名。我們熟悉的“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複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都是他的佳作。朱慶馀呈獻的這首詩獲得了張籍明确的回答。在《酬朱慶馀》中,他寫道:“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豔更沉吟。齊纨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敵萬金。”在這首詩中,他将朱慶馀比作一位采菱姑娘,相貌既美,歌喉又好,因此,必然受到人們的贊賞,暗示他不必為這次考試擔心。二人一酬一答,酬答俱妙,珠聯璧合,既體現了中華古典詩歌的含蓄美,又體現了中華民族的人情美,上千年來,傳為詩壇佳話。
2021年2月14号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