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刷知乎,看到一個很紮心的話題,出去旅遊了:要不要給同事帶禮物?
有網友回答了自己曾經因為帶禮物而引發的不好的回憶:
去年春節去北海道旅遊,假期完了之後,自己好心的給同事帶了禮物。
本來送禮物時很開心,不知道是誰突然說了一句,這我早就有了,朋友旅遊幫我帶的,香港就能買到,不貴。
當時聽完這話,我臉都綠了,本來誠意滿滿的從國外大包小包的帶過來,不管價格怎麼樣,至少是一個心意,但是被他這麼一說,感覺我給他們帶的東西有多廉價似的.....
後來我再也不會無事獻殷勤了, 你送了别人還反過來挖苦你,何必呢?
有網友在下面迎合:是啊,你帶了禮物有的同事根本就不在乎, 帶便宜的人家嫌你摳,費了個力還讨不到好兒,不如就不提這茬兒。
理解網友的感受,畢竟自己辛辛苦苦帶的禮物被人無視,換誰心裡都不舒服。
但是關于禮物,其實也沒有必要一棒子打死,因為這個話題讓我想起了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一件事:
辦公室有個姑娘, 生病請假,元旦節前一天特意從網上買了小禮物送給我們,雖然她不在公司,但是她的小舉動真的很讓我們暖心。
我不得不佩服她的高情商。
所以,送禮物也有其好處:維系人際關系,博得同事的信任和好感。
禮物作為交流方式,能夠很好地表達人們内心的思想感情。
能夠贈送的禮物,具備有兩方面的價值:一方面是禮物本身的價值,另一方面就是禮物所寄托的情感價值。
有時候禮物所寄托的情感的交流意義,要遠遠重于禮物本身。
當相應的價值物品被冠以“禮品”、“禮物”這個名字的時候,它就不再是普通的價值物品了,而代表着一種具有特殊意義的符号,也就是用來拉近關系的橋梁了。
2、送什麼禮,顯得大方又走心?
在中國,送禮也是就講究的,不同的人,不同場合,不同的層級地位,都需要我們仔細考究。
有人會問,這也太麻煩了呀,搞這麼複雜,幹脆什麼都不送最好。
其實不然,這裡給大家幾個非常簡單的送禮物的原則,任誰都适用。
1)對比你輩分高的、層級高的:投其所好
說個故事:朋友認了對幹爸幹媽,幹爸是某集團老總,家境都很好。朋友覺得,給這樣身份的人送禮可不能太寒碜了。
于是逢年過節,他都會精心準備并送上各種禮物,比如不同款式的LV包,貴重的首飾……但是他總覺得,幹媽對這些禮物不怎麼稱心。
有一次,他去幹媽家吃飯,路過一家有名的餐廳,順便打包了幾個特色菜,還有幾個新鮮出爐的饅頭。沒想到就是這幾個饅頭,居然讓幹媽贊不絕口。
導師說,他後來才知道,原來幹媽的腸胃不好,醫生建議她最好是吃一些面食。
沒想到他送了那麼多貴重的禮物,竟然還不如這幾個饅頭……後面他幹脆請這位廚師定期給幹媽蒸饅頭。
你的禮物不論再貴重,如果沒有送對,如果送的不是他所需要的,都沒法發揮禮物的價值和意義。
不管是對朋友,還是對同事領導,都是一樣的道理。
像比如跟領導送禮,一份滿意的業績就是最好的大禮。
2)對平級,等輩:送到心裡去
這裡有一個萬年不變的原則:實用性。
我經常會買一些小補品送給我的同事們,性價比很高 ,而且有一百多種滋補品,買很多都不重樣 ,關心同事,這個小禮物很貼心;
還有就是一些比較普通的植物還有杯子,小筆筒,文具類的的小物件,這些在淘寶上邊也好買到,可以和同事用一樣的辦公室小物件。
其次是激勵同事的小禮物,因為我們經常跟同事在一塊,對他們有所了解,有時候我會經常對幫助我的同事請他們看看電影,或者買一些他們現在需要的小禮物。
一方面這個既能表示你的關心,也能肯定他的能力,無論是上司還是平級還是你們的下級,都是可以用這種方法的,我就是經常用這種方式的呦,分享給大家。
3)稀缺性:有心意
俗話說的好,禮輕情意重,禮物價格與價值是不對等的。
唐朝時,一地方官為表達對皇帝的敬意,派緬伯高給皇上進貢一隻天鵝。
緬伯高爬山涉水,經過沔陽湖時給天鵝洗澡,天鵝逃跑,隻剩下一根鵝毛。
沒辦法,他隻好寫詩“上複唐天子,可饒緬伯高。禮輕人意重,千裡送鵝毛。”
但皇帝沒有責怪他,反而嘉獎了他。
因為,很多時候,送禮送的不是“禮”,而是一片“心”。
周傑倫不還唱過:“禮物不需挑最貴 隻要香榭的落葉。”
身在職場,給同事,領導送禮是經常的。
雖然你不一定撿得到“香榭的落葉”,但過年回家帶點父母親手做的土特産也很不錯。
3、寫在最後我們生活中,不可避免會要送禮的場合。但送禮隻是一種手段而已,平時多注意關系的維護,不要臨陣抱佛腳,我們才能獲得好的人際關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