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士别三日當刮目相看閱讀理解

士别三日當刮目相看閱讀理解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24 16:16:55

士别三日當刮目相看閱讀理解?《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拓展閱讀,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士别三日當刮目相看閱讀理解?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士别三日當刮目相看閱讀理解(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拓展閱讀講得很細緻)1

士别三日當刮目相看閱讀理解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拓展閱讀

遊玄都觀

紫陌紅塵拂面來⑴,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裡桃千樹⑵,盡是劉郎去後栽⑶。

注釋

⑴紫陌:指京城長安的道路。陌:本是田間小路,這裡借用為道路之意。紅塵:塵埃,人馬往來揚起的塵土。拂面:迎面、撲面。

⑵玄都觀:道教廟宇名,在長安城南崇業坊(今西安市南門外)。桃千樹:極言桃樹之多。

⑶劉郎:作者自指。去:一作"别"。

再遊玄都觀

柏木庭中半是苔

桃花淨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

前度劉郎今又來

注釋

⑴公元815年(元和十年)玄都觀賞花詩寫後,劉禹錫又被貶出京,十四年後重被召回,寫下此篇。

⑵百畝庭中:指玄都觀百畝大的觀園。苔:青苔。

⑶淨盡:淨,空無所有。 盡:完。

⑷種桃道士:暗指當初打擊王叔文、貶斥劉禹錫的權貴們。

【劉禹錫詩作】

樂天見示傷微之敦詩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詩以寄

吟君歎逝雙絕句,使我傷懷奏短歌。

世上空驚故人少,集中惟覺祭文多。

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

萬古到今同此恨,聞琴淚盡欲如何。

酬樂天詠老見示

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

身瘦帶頻減,發稀冠自偏。

廢書緣惜眼,多灸為随年。

經事還谙事,閱人如閱川。

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1]

【注釋】翛(xiāo)然:自由自在,心情暢快的樣子。

不要說太陽到達桑榆之間已近傍晚,它的霞光餘輝照樣可以映紅滿天。

浪淘沙 其八

莫道讒言如浪深,莫言遷客似沙沉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劉禹錫與柳宗元】 元和十年,例移①為柳州刺史。時郎州司馬劉禹錫得播州②刺史,制書下,宗元謂所親曰:“禹錫有母年高,今為郡蠻方,西南絕域,往複萬裡,如何與母偕行。如母子異方,便為永訣。吾與禹錫執友,何忍見其若是?”即草奏章,請以柳州授禹錫,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錫終易連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質③錢,過期則沒④入錢主,宗元革其鄉法。其以沒者,乃出私錢贖之,歸其父母。江嶺間為進士者,不遠千裡随宗元師法;凡經其門,必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時年四十七。觀察使裴行立為營護其喪及妻子還于京師,時人義之。 (選自《舊唐書》柳宗元傳》,有删改)[注釋] ①例移:古代官員按慣例調任。②慫播州:今責州遵義,當時為偏遠荒涼的地方。③質:抵押。④沒:沒收。⑤營護:料理,護送。

【劉禹錫與白居易】

劉禹錫和白居易不管是在政治遠見上,還是在詩歌的風格上都有着相似之處,所以兩人也是彼此難得的知音。那麼,他們兩個之間發生什麼事了呢?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劉禹錫,字夢得,與白居易一樣,兩個人都出生于唐大曆七年,公元七七二年。而且也有着相似的被貶再貶的不幸經曆。貞元二十一年(永貞元年)正月唐德宗卒,順宗即位,二月,以韋執誼為尚書左丞、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重用王叔文、王伾等人進行革新,劉禹錫是革新派裡重要一員,身兼屯田員外郎等職。不到半年,革新由于藩鎮和宦官的極力反對終告失敗,革新派人士有的被賜死,有的被貶谪。劉禹錫于這年九月貶連州刺史,人到江陵時追诏再貶郎州司馬,這一貶郎州就是十年。   

白居易于元和十年(815年)因宰相武元衡遭暗殺事在第一時間上疏唐憲宗,要求急捕兇手以雪國恥,這原本是正義之舉卻遭到陷害打擊,先是貶為江州刺史,還沒到任又追诏再貶江州司馬,這一貶江州就是四年。   

白居易雖沒有直接參與永貞革新,但内心是支持的,與劉禹錫也是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永貞革新失敗後不久,白居易曾寄詩百首給劉禹錫,劉禹錫曾做《翰林白二十二學士見寄詩一百篇因以答贶(讀作kuàng,當贈,賜講)》詩:   

吟君遣我百篇詩,使我獨坐形神弛。

玉琴清夜人不語,琦樹春朝風正吹。

郢人斤斵無痕迹,仙人衣裳棄刀尺。

世人方内欲相尋,行盡四維無處覓。

(斵,讀作zhuó,當砍,削講)

用心感受

我的感悟

在這首詩裡,劉禹錫高度稱贊白居易的詩如同仙人不用刀尺做的衣服,沒有一點瑕疵,世上少見,由此可知他們二人早年就有詩文交往。   

後來白居易在杭州和蘇州刺史任上,劉禹錫在和州刺史任上,二人有了較多的詩文來往。寶曆二年(826年)十月白居易因病罷蘇州刺史,劉禹錫也離任和州,二人在揚州相遇。這可能是他們二人第一次見面,因而更是親熱無比,悲喜交加。宴會上白居易親自把箸擊盤,慷慨悲歌《醉贈劉二十八使君》:“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見《白居易集》第853頁)。在這首詩裡,白居易認為劉禹錫的詩堪稱“國手”,意思就是一流。其實何止詩是一流,劉禹錫的人品更是一流。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人卻被貶谪遠郡長達二十多年。白居易對劉禹錫的遭遇深為同情,認為這對劉禹錫太不公平,“二十三年折太多”,損失太大太大了!劉禹錫聽了白居易所吟之詩非常感動,即席回贈白居易一首《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詩:“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都是爛柯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劉禹錫在詩裡對自己的遭遇表示了極大的悲憤和哀怨的同時,也表示了自己不屈不撓的抗争精神,“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這兩句曆經千年傳唱不衰的經典詩句,就是這種精神的準确寫照,同時劉禹錫也對白居易的慰藉和關懷表示了感激之情。   

自此以後,他們二人不管同居長安或同居洛陽,不管分居兩地(白居易一直生活在洛陽,劉禹錫先後在蘇州、汝州、同州任刺史),其詩文交往從未間斷過。大和五年(831年)十月,劉禹錫由禮部郎中、集賢學士轉任蘇州刺史,在赴任途中路過洛陽停留了十五天,與時任河南尹的白居易朝觞夕吟,談詩論文。

臨别時二人難分難舍,白居易冒雪專門在福先寺為劉禹錫餞行,席間白居易吟詠《醉中重留夢得》詩:“劉郎劉郎莫先起,蘇台蘇台隔雲水。酒盞來從一百分,馬頭去便三千裡。”(見《白居易集》第903頁)。劉禹錫随即吟出“洛城洛城何日歸?故人故人今轉稀。莫嗟雪裡暫時别,終拟雲間相逐飛”四句詩來酬答白居易。白居易在詩裡勸劉禹錫“莫先起”,因為這一别不知何日才能再相見;劉禹錫在詩裡勸慰白居易這是“暫時别”,終究還是要見面的,到那時咱們二人就能“雲間相逐飛”了。由此可以看出白居易與劉禹錫之間的感情是多麼的深厚。   

劉禹錫知道白居易愛鶴,到蘇州後設法弄到一隻華亭鶴寄給遠在洛陽的老友白居易。白居易非常高興,随即寫詩感謝劉禹錫,說這隻華亭鶴“一隻重千金”(見1019頁)。劉禹錫知道白居易愛喝酒,又有自己釀酒的技藝,還從蘇州專門寄來上等糯米。正好在浙東觀察使任上的李紳給白居易寄來楊柳枝舞衫,白居易見到這兩件東西高興得手舞足蹈,在《嘗酒試衫辄成長句寄謝之》(見《白居易集》第1040頁)一詩裡寫道:   

柳枝慢踏試雙袖,桑落初看嘗一杯。

金屑醅濃吳米釀,銀泥衫穩越姓裁。

舞時已覺愁眉展,醉後仍教笑口開。

慚愧故人憐寂寞,三千裡外寄歡來。

白居易一邊喝着自釀的糯米酒,一邊穿着楊柳枝舞衫“慢踏試雙袖”,那情那景着實讓人眼熱口饞。   

白居易與劉禹錫二人間唱和詩很多,大和三年(829年)白居易輯錄《劉白唱和集》上下兩卷。他在這年三月五日寫的《劉白唱和集解》(見《白居易集》第948頁)中說:“彭城劉夢得,詩豪者也。......一二年來,日尋筆硯,同和贈答,......至大和三年春已前,紙墨所存者,凡一百三十八首。......因命小侄龜兒編錄,勒成兩卷,仍寫二本:一付龜兒,一授夢得小兒侖郎,各令收藏,附兩家集。”

三年後,白居易又續編《劉白唱和集》為上、中、下三卷,開成元年(836年)劉禹錫罷同州刺史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二人同居洛陽,白居易居履道裡,劉禹錫居集賢裡,于是“履道、集賢來往頻”,“百餘步地更相親”(見1037頁《和劉汝州.....因書集賢坊盛事,對而問之》),二人見面更方便,唱和更頻繁,這年《劉白唱和集》第四卷《汝洛集》編成。   

白居易和劉禹錫在詩歌上都有很深的造詣,一個是詩魔,一個是詩豪,然而他們沒有忘記相互學習。白居易的竹枝詞就是從劉禹錫那裡學來的。   

晚年的白居易和劉禹錫體弱多病,但是,兼濟天下的宏願大志并沒有泯滅。白居易以施财鑿通龍門八節石灘的善舉诠釋了“争得大裘長萬丈,與君都蓋洛陽城”的美好心願;劉禹錫則以“聆朔風而心動,盼天籁而神驚”(《秋聲賦》)為喻,期望為社會、為國家繼續出力。這兩位中唐時期的`大詩人自青年而老年心心相印、志同而道合,時人把他倆相提并論,稱為“白劉”。會昌二年(842年)七月劉禹錫與世長辭,享年七十二歲。白居易聞聽摯友謝世痛心不已,揮淚寫下《哭尚書劉夢得詩二首》(見《白居易集》第1124頁):   

四海齊名白與劉,百年交分兩綢缪。

同貧同病退閑日,一生一死臨老頭。

杯酒英雄君與曹,文章微婉我知秋。

賢豪雖殁精靈在,應共微之地下遊。

今日哭君吾道孤,寝門淚滿白髭須。

不知箭折弓何用,兼恐唇亡齒已枯。

窅窅窮泉埋寶玉,骎骎落景挂桑榆。

夜台暮齒期未遠,但問前頭相見無?

(窅窅,讀作yǎoyǎo,當深遠講骎骎,讀作qīnqīn,原意是馬跑得很快的樣子,這裡是說時間過得很快)   

詩中,“尚書劉夢得”就是劉禹錫。夢得是劉禹錫的字。劉禹錫于開成四年(839年)加尚書銜,所以白居易稱劉禹錫為尚書。這首詩白居易以“百年交分”肯定他與劉禹錫之間的非同一般的深厚友情,對老友的去世深感極度傷心。如今。老友走了,自己也垂垂老矣,很快也要追随老友而去,擔心到了“夜台”會不會見到老朋友。意思是說,活着我倆是志同道合的摯友,死了也照樣是好朋友。   白居易,劉禹錫,一個是“詩魔”,一個是“詩豪”,共同的兼濟天下的理想,相同的被貶又再貶的多舛命運,一樣齊名的詩文大家,把二人緊密的聯系在一起,世人隻要一提到他們倆,就很自然地想起了“生死之交”這個詞。他們的後人如果見面,感情立馬就親近了許多,生死之交在他倆的後代身上也延續着。

大家要是覺得還可以,請多多點贊,收藏,轉發給你身邊的朋友,讓更多的人看到,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