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盡搖落,冰雪獨相宜。
預報春消息,花中第一枝。
——宋·王十朋《江梅》
漫步卧佛寺公園,一陣沁人心脾的幽香襲來,那香味,清淡冷冽,夾雜在風雪中,我心神蕩漾,心中一喜,此處的蠟梅終于開了。
應是夜寒凝,惱得梅花睡不成。
我念梅花花念我,關情。起看清冰滿玉瓶。
——宋·黃升《南鄉子·冬夜 》
散步路過這裡,我早就留意這片蠟梅了,心心念念地關注着:“立冬”,蠟梅的蒼勁枝條上,萌動着無數米粒般的小點點;“小雪”,蠟梅粒粒綠豆般的骨朵遍布枝條;“大雪”,蠟梅點點的黃色花苞膨脹飽滿;“冬至”,蠟梅那鵝黃的花瓣漸次綻放;“小寒将至,一樹梅花”(宋·呂原明《歲時雜記》)。
“此花不與群花比”,蠟梅與臘月約好了,踏着節令的韻律,“寒梅點綴瓊枝膩”(宋·李清照《漁家傲》)。
果然,遠遠望去,那叢叢已淩然綻放的蠟梅,正如串串精美的小小編鐘,在雪花的覆蓋下,寒風裡叮當搖曳,千姿百态:有的含苞欲放,秀态可掬;有的袅袅娜娜,羞羞答答;有的含情脈脈,風姿綽約。或如雙瞳剪水的俏皮小女孩;或似巧笑倩兮的含情靓少女。慢慢靠近,倚枝靜凝,輕顫的花枝上,黃蕊燦燦,油亮的蠟黃花瓣,層層遞進;嗅一嗅,幽香撲鼻。
庭前一樹梅,寒多未覺開。
隻言花似雪,不悟有香來。
——漢《樂府詩》
蠟梅原是山中的一種野生植物,人們常常是先聞縷縷清香,才去尋覓花朵。山民們見其黃花吐幽,就叫它“黃梅”。黃梅在最寒冷的時候綻放,且為衆多文人墨客所喜愛。
越嶺仙姿迥異常,洞庭春染六铢裳。
枝橫碧玉天然瘦,蕾破黃金分外香。
反笑素英渾淡抹,卻嫌紅豔太濃妝。
臨風浥此薔薇露,醉墨淋漓寄渺茫。
——元·耶律楚材《蠟梅·其一》
它最大的特點是“幽香”,“天向梅梢别出奇,國香未許世人知”(宋·楊萬裡《蠟梅》);指的就是蠟梅。
“蠟梅”常被誤為“梅花”,還有“蠟梅”與“臘梅”的名字之争。其實,蠟梅是蠟梅科蠟梅屬,梅花則是薔薇科李屬。蠟梅熒黃吐露,香氣幽微,因不畏嚴寒而綻放,亦被稱為“早梅”、“冬梅”或“寒花”。它的顔色是蠟樣金黃,酷似蜂房的黃色蜜蠟,香味濃,故名“蠟梅”。
而梅花在詩人筆下是:“暖覺杏梢紅,遊絲狂惹風”(唐·和凝《菩薩蠻·越梅半拆輕寒裡》)。它的顔色有紅、粉紅、白、淺綠、淡藍等,香味相對淡一些。明朝的《花疏》中記載:“蠟梅是寒花,絕品,人以臘月開,故以臘名,非也,為色正似黃蠟耳。”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蠟梅,釋名黃梅花,此物非梅類。”可見,“蠟梅”之名由來已久,《中國大百科全書》即以“蠟梅”為規範學名。梅花多在立春之後大地微暖時才開。
雪晴天地一冰壺,竟往西湖探老逋,騎驢踏雪溪橋路。
笑王維作畫圖,揀梅花多處提壺。
對酒看花笑,無錢當劍沽,醉倒在西湖。
——元·楊朝英《水仙子·西湖探梅》
古人喜歡“踏雪尋梅”,所尋的大抵也是蠟梅,因為梅花是早春花,即使有雪,說融化就融化了,少有積雪可踏。
沿着平平仄仄的古詩詞尋覓蠟梅的凄婉芳蹤,芬芳幽幽。
當年臘月半,已覺梅花闌。
不信今春晚,俱來雪裡看。
樹動懸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覓不見,真悔著衣單。
——南北朝·庾信《梅花》
庾信薄衣踏雪,詩意滿懷,豪邁浪漫,可惜有些心急,臘梅花尚未綻放。
早梅發高樹,迥映楚天碧。
朔吹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裡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唐·柳宗元《早梅》
折一枝景瘦意清的蠟梅,贈與友人聊表慰勉之情。可千裡迢迢,山水阻隔,無以如願。字裡行間流露出詩人淳真的感情,孤傲的情志。
開在時光之河的宋代蠟梅,明麗、清逸、落寞、凄美。在臨寒獨立的花朵裡,在袅袅氤氲的縷縷幽香中,邂逅幾位蕙質蘭心、清麗脫俗的女子。
黃鐘應律好風催,陰伏陽升淑氣回。
葵影便移長至日,梅花先趁小寒開。
八神表日占和歲,六管飛葭動細灰。
已有岸旁迎臘柳,參差又欲領春來。
——宋·朱淑真《冬至》
女詩人滿懷喜悅地看到,歲暮寒冬,萬裡霜天。蠟梅不畏小寒,獨領風騷,每一朵花裡都有一首詩的内涵,一阕詞的意境;如腹有詩書的女子,生性清高而不肯媚俗。
風勁雲濃,暮寒無奈侵羅幕。
髻鬟斜掠,呵手梅妝薄。
少飲清歡,銀燭花頻落。恁蕭索。
春工已覺,點破香梅萼。
——宋·朱淑真《點绛唇》
蠟梅花攜着那縷幽雅的馨香、那份春之喜悅準時踏歌而來,給朱淑真這情真如許、凄惘如泣的“斷腸人”聊以藉慰,但她無奈的情愫還是油然而生,“隻憐香雪梅千樹,不得随身帶上船”(清·袁枚《随園詩話·卷二》);疏影暗香又會飄向何處?隻能獨自搖曳綻放于孤寂的寒冬裡。
紅酥肯放瓊苞碎,探著南枝開遍未。
不知醞藉幾多香,但見包藏無限意。
——宋·李清照《玉樓春》
中年颠沛流離,世事“大寒”,生活大冷,她仍然将内心的幽情傾吐于文字,留下最美的詩詞。這些詩詞穿越千年依然散發着冷冷的幽香。她逃難到桃花塢後,看到大雪中的一株蠟梅,想着自己淪落漂零的處境,便用花瓣粘出“獨梅隆冬遺孀戶”這半副對聯。人不能對。她是真正懂得蠟梅的:
都道無人愁似我,
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宋·蔣捷《梅花引·荊溪阻雪》
她在期盼疏梅待雪添呀。後有一讀書人,在杏花盛開時,用杏花貼出“杏林春暖第一家”的下聯。兩位知心人相見,情投意合,終成佳侶。她敢于“綻放”,不逃避,世間這才有了易安女士。此事雖無考證,亦不失人們對這位有蠟梅花般秉性女子的美好期待。梅是易安,易安亦梅,因為她的靈魂中綻放着“詩意”蠟梅花。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裡春。
——元·王冕《白梅》
宋乾道年間,一個大雪紛飛、寒氣侵骨的冬日,身帶枷鎖的一女子竟被領到宴席上,幾位官員帶着幾分戲谑言:聞道你詩詞俱佳,若能作一首自詠之詞,定為你陳情冤屈。女子應聲答道:“請大人出題。”“正值殘冬,以此為題,作首《長相思令》吧。”女子援筆而就:
煙霏霏,雪霏霏。
雪向梅花枝上堆,春從何處回?
醉眼開,睡眼開,
疏影橫斜安在哉?從教塞管催。
——宋·吳淑姬《長相思令》
她生于窮苦人家,被一惡霸長期霸占,最後還被誣陷與人有染,被捕入獄。“煙霏霏,雪霏霏”,對女子來說是一種無情的摧殘。她卻同情起了梅花。雪欺梅花,可憐無助。其實,也是自身的寫照。她就像那梅花一樣,任由風雪折磨。“春從何處回?”隻能在心底呼喚:春天快點來,自己的冤屈早點洗清!官員們也為這高潔而堅貞的女子感動,為她洗刷了冤屈。她不服輸、不屈就,是一朵淩寒留香的蠟梅花。她就是被黃升譽為“女流中黠慧者”、“佳處不減李易安”的女詞人吳淑姬。蠟梅花,綻放出弱女子心頭的春天。
閑看臘梅梢,埋沒清塵絕。
——宋·張玉娘《白雪曲》
她出生在書香門第的官員家庭,自幼飽學,敏慧絕倫,矢志忠貞于愛情。先是父母欺貧悔婚,而後又遭遇未婚夫沈佺高中榜眼,卻不幸染病的悲情。她在得知沈佺病重時,即寄書于沈佺,“妾不偶于君,願死以同穴也!”沈佺看信後感動不已,抱病回贈詩一首:
隔水度仙妃,清絕雪争飛。
嬌花羞素質,秋月見寒輝。
高情春不染,心鏡塵難依。
何當飲雲液,共跨雙鸾歸。
可惜,天不相佑,沈郎還是逝去。一代才女哀惋不止,終日憂郁,受盡了相思的煎熬,五年後,終絕食而去。她短短的一生充滿了痛苦與坎坷,僅活了27歲,卻如蠟梅般香遠益清。她就是與李清照、朱淑真、吳淑姬并稱“宋代四大女詞人”的張玉娘。後人每每讀到她的詩,“一弦腸一斷,斷盡幾回心”(宋·張玉娘《春曉謠》)。
為君喚雪梅花天,握手一笑三千年。
——元·王冕《白雲歌為李紫筼作》
蠟梅花裡有凄美,更有浪漫。一則梅花典故說,隋代趙師雄遊羅浮山,夜裡,夢見與一芳香襲人的素裝女子飲酒,并有一綠衣童子歌舞相伴。醒來時卻發現自己正睡在一棵梅花樹下,樹上有翠鳥歡叫。素裝女子是“梅”,綠衣童子是“春”。
冰姿夢裡慕姚黃,滴蠟凝酥别樣妝。
生妒白紅太濃淡,懶施朱粉自芬芳。
寒英深染薔薇露,冷豔微熏笃耨香。
受用清絕恣吟繞,惜花一念未全忘。
——元·耶律楚材《蠟梅·其二》
蠟梅帶着春的溫情,綻放在風雪中。
寒水一瓶春數枝,清香不減小溪時。
——宋·張道洽《瓶梅》
剪一枝蠟梅花插在白瓷瓶裡,它瘦骨嶙峋、旁逸斜出卻支撐着一派盎然生機。
根依陽地春風透,瓶倚晴窗日氣濃。
——宋·董嗣杲《蠟梅花》
太陽光照射在蠟梅的花瓣上,書卷上閃耀着熠熠的金黃色光澤,一縷溫暖、一束靓麗,一縷清香。
一片冷香惟有夢,十分清瘦更無詩。
——清·顧貞觀《浣溪沙》
有孤潔豐姿、清雅俊逸的蠟梅為伴,歲月不瘦;平淡的生活裡便多了幾分空靈,幾分飄逸,幾分詩意。在一朵蠟梅花俏麗的身影裡,春天正撩開她那繁花似錦的迷人面紗……
-作者-
朱少華,莒南縣人,中學高級教師。喜歡寫作。教學論文、散文随筆、詩歌、剪紙等作品,散見多家報刊及網絡平台。在征文及網絡文學作品大賽中多次獲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