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曆代山水畫中關于峭壁的畫法解析

曆代山水畫中關于峭壁的畫法解析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10 07:28:47

陟彼北山張志民中國畫迎春展

展期

2022年2月18至3月15

地點

魏啟後書畫藝術館(濟南市馬鞍山路52-2号怡文軒一樓)

曆代山水畫中關于峭壁的畫法解析(丈量山水高度厘定思想深度)1

這些年來,張志民營造了北山,也在攀登着北山。“北山”丈量了他山水的高度,也厘定了他繪畫思想的深度。

張志民的北山之中,有山,有水;有草木,有花香;有可愛的動物,也有可親的人物。這些意象似乎離我們很遠,卻又距我們很近。

曆代山水畫中關于峭壁的畫法解析(丈量山水高度厘定思想深度)2


曆代山水畫中關于峭壁的畫法解析(丈量山水高度厘定思想深度)3

曆代山水畫中關于峭壁的畫法解析(丈量山水高度厘定思想深度)4

漁舟唱晚,雁陣驚寒。在《滕王閣序》中,王勃營造的是一種情境相反的意象。在古人筆下,鴻雁的意義十分豐富——或把雁當作信使,稱為鴻雁傳書;或抒發羁旅傷感之情,借大雁表現思鄉之苦;或比喻自由的精神境界,以此來傳情達意。

在張志民的作品中,往往使用“雁陣”來表達意象。“長風萬裡送秋雁,欲上青天攬明月。”這是一種浪漫主義豪邁,也是一種現實主義的追求。山水之間,從早到晚,俯仰自得,遊心太玄。這正是畫家以雁陣所表達的人生追求,也是借此來描繪的理想境界。

張志民的很多山水作品都是寫雨後,常名之曰“雨後千山鐵鑄成”。千岩萬壑,铮铮鐵骨,雨潤峰巒,強骨靜氣,這表現的便是傳統中國畫至大至剛的陽剛之美。這一點,有些像潘天壽先生寫吳越之山水——雄健、剛直、凝練、老辣。不同的是,張志民寫雨後,也寫雨前。他畫面不大用計白當黑的方法,而主要以密不透風的老辣濃墨寫山石,用層層渲染突出凝重之感,看起來就像一座座紀念碑巍然矗立。

山雨欲來雲動驚,傾聽天籁大音聲。

高歌有意無詞曲,滿谷狂風滿谷情。

張志民的詩,也如他的畫——不寫濃情蜜意、風花雪月,卻立足于沉穩、靜谧,着意于強骨鑄型;他立定北山,無論千岩萬壑、高山大嶺,抑或倚松傍花、丘陵小景,畫面中總能體現出神奇壯美、雄偉靜穆之感。

山雨欲來,黑雲壓頂,這是用毛筆書寫的張氏豪邁。高歌有意,天籁之聲,他用如椽的大筆代替音聲詞曲。大象無形,大音希聲。誰說山川無言?誰說山石無情?那風,那雨,那千岩萬壑,便是風情萬種。

曆代山水畫中關于峭壁的畫法解析(丈量山水高度厘定思想深度)5

“那是一隻極小的象,在一望無際的沙漠中奔馳……這就是我。”

這是現代畫家常玉在談到他的《孤獨的小象》時說的一句話。看到張志民的那幅《失聲》,你不得不佩服他的作品——雖然畫面大部是層層山巒茂林,卻并不是甜美的意境,而是濃濃的孤獨冷峻。這與常玉的畫作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人類的現代化面前,動物是那樣的無助,它們的家園是那樣的脆弱。作為畫家,面對現代化無休止的進軍山林,張志民以無聲的藝術、聲嘶力竭地呐喊,力量卻顯得那麼微弱,甚至于是無濟于事的失聲……

曆代山水畫中關于峭壁的畫法解析(丈量山水高度厘定思想深度)6

生長在儒家文化深厚的齊魯之地,張志民長期在體制内學習、工作、創作、思考,他對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君子之風有着深刻的體悟。然而,他屬猴,本心裡更喜歡老子所謂“道法自然”。在他心中,始終隐匿着一個天不怕地不怕、勇敢無畏的孫行者。所以,他的畫很多都是在表現隐居山林的高士,仗劍走天涯的俠客,結廬而居的隐者。

紛繁蕪雜中,能做一個行走江湖的俠客很難,做一個自由散漫的高士很難,做一個靜心休養的隐者也很難,尤其在今天這個世界裡。

路漫漫其修遠兮,怎麼辦?

往西走!

春秋時,老子出關,是西出函谷關。漢朝時,張骞出使西域,被匈奴扣押十數年而初心不改。唐朝三藏和尚,向西跋山涉水追尋西天佛祖聖地,終于取回真經……

這世上哪有什麼歲月靜好!“西出陽關無故人”,人生之旅也如漫漫西行路,不經曆九九八十一難,怎能開出一片自由天空?

孤雲将野鶴,豈向人間住。

莫買沃洲山,時人已知處。

在唐人劉長卿眼裡,孤雲野鶴高飛天空并非人世間所有,歸隐山林也不必到那些人滿為患的名山大川,那裡早已成了旅遊熱點。入世出世間,現代人都要學會取舍。張志民深知此境,他将這種美好的願望做在夢裡,挂在嘴邊,畫在畫中……

就是這麼坦誠,就是這麼直白,就是這麼個性!

野鶴孤雲閑話計,清風明月道生涯。

千山磊落收雲氣,四海光明耀白華。

清風明月,野鶴孤雲。八百多年前,丘處機常常用這些意象來表達道家所謂神仙境界。實際上,在張志民看來,丘處機描寫的這些意象,正是他的自喻。結廬在人境,不買沃洲山;不到喧鬧處,心遠地自偏。這才是他與丘處機共同的理想境界。

“秋霜切玉劍,落日明珠袍。酒後競風采,三杯弄寶刀。”唐朝時,李太白武文弄劍,鬥酒詩百篇,這是1300年前的風流潇灑。張志民說,年輕時他也曾有吃着幾根鹹菜喝一瓶老酒的經曆,這在古代也算得上是行俠仗義的俠客之舉。

時代不同了,舞文弄墨可以,玩刀練劍已經不合時宜。不過也好,張志民出生在魯北陽信,曾聽他講,早年他下鄉到滄州農村,那裡是冀魯交界,民風淳樸,又是武術之鄉。農忙閑暇之餘,他要麼聽當地人講神怪故事,要麼随他們練練把式。

魯北燕南,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張志民自年輕時就受到這種文化影響,骨子裡多多少少透出一種俠客之風。後來畫畫,他為自己取名大石頭,并以系列作品塑造了北山的形象,并将俠客之風帶入到山水創作之中,這是自然之理,也是其作品的意境所達。

曆代山水畫中關于峭壁的畫法解析(丈量山水高度厘定思想深度)7


曆代山水畫中關于峭壁的畫法解析(丈量山水高度厘定思想深度)8

曆代山水畫中關于峭壁的畫法解析(丈量山水高度厘定思想深度)9

齊地漫天飛紫煙,勁風湧動淄水潺。

孫武出,南遷雁,吳越争揮霸主鞭。

“漫天紫煙”,“勁風湧動”。曆史是必然,也是偶然。約公元前517年左右,齊國發生内亂,年近而立的孫武無奈南下吳國。《史記》中載:“當是時,吳以伍子胥、孫武之謀,西破強楚,北威齊晉,南服越人。”

作為張志民老鄉的孫武,将自己的兵法運用到實戰,破楚越、威齊晉,效果明顯。同時,靠着這三十六計,也幫助吳王拉開了吳國稱霸的序幕。然而,孫武的故鄉在齊國;客居江南,身在他鄉,難免思念。然而,大丈夫胸懷天下,與吳越之霸比起來,這又能算得了什麼?

漁舟唱晚,雁陣驚寒。在《滕王閣序》中,青年才俊王勃營造的是一種情境相反的意象。其實在古代,鴻雁的意義不止于此——或把雁當作信使,稱為鴻雁傳書;或抒發羁旅傷感之情,借大雁表現思鄉之苦;或比喻自由的精神境界,以此來傳情達意。

張志民畫畫,從不寫孤雁,他往往使用“雁陣”來表達意象。“長風萬裡送秋雁,欲上青天攬明月。”這是一種浪漫主義的豪邁,也是一種現實主義的追求。山水之間,從早到晚,俯仰自得,遊心太玄。這正是畫家以雁陣所表達的人生追求和理想境界。

“是故天地不昭昭,大水不潦潦,大火不燎燎,王德不堯堯者,乃千人之長也。”

的确,天地不誇耀自己的明亮,大水不誇耀自己的清澈,大火不誇耀自己的炎烈,有德之君不誇耀自己德行的高遠,這樣才能做衆人的領導。墨子說的意思,也就是說,你如果行,在什麼時候、到什麼位置都行;隻要你行,你就自然成為領頭人。

在戰國諸子中,墨子的思想獨樹一幟。他出身平民,提倡“兼愛”,批判地吸收儒家思想,成為當時最有社會影響力的學派之一。所謂胸襟決定氣量,境界決定高下,如果沒有博大的胸懷,大丈夫怎能創造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呢?

畫家簡介

曆代山水畫中關于峭壁的畫法解析(丈量山水高度厘定思想深度)10

張志民,号張大石頭,1956年2月生于山東陽信。1983年畢業于山東藝術學院,同年留校任教。1985年深造于中國美術學院(浙江美術學院)山水畫高研班。山東藝術學院原院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畫藝委會委員,山東省政協常委,山東省政協科教文衛體委員會主任,山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山東省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畫學會副會長,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中國國家畫院張志民工作室導師,文化部國韻文華書畫院副院長,中國長城書畫院副院長,山東畫院藝術顧問,全國優秀教師,山東省首批齊魯文化名家,山東省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第六屆山東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第三屆山東省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教育部高等學校藝術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及美術分委會委員,全國藝術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美術與藝術設計分委會委員,澳大利亞格裡菲斯大學、澳門科技大學、山東師範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客座教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