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寓言故事創新教學的實踐心得體會

寓言故事創新教學的實踐心得體會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30 13:45:05

寓言故事創新教學的實踐心得體會? 寓言是小學語文教材中特殊的文學體裁,它多用 比喻性的故事來寄托意味深長的道理,給人以啟示, 帶有諷刺或勸誡的性質寓言往往篇幅短小,結構簡單,語言簡潔,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或物,故事情節具有虛構性本文以《陶罐和鐵罐》教學為例,談一談如何在寓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關鍵能力,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寓言故事創新教學的實踐心得體會?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寓言故事創新教學的實踐心得體會(寓言教學三個關鍵能力的培養)1

寓言故事創新教學的實踐心得體會

寓言是小學語文教材中特殊的文學體裁,它多用 比喻性的故事來寄托意味深長的道理,給人以啟示, 帶有諷刺或勸誡的性質。寓言往往篇幅短小,結構簡單,語言簡潔,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或物,故事情節具有虛構性。本文以《陶罐和鐵罐》教學為例,談一談如何在寓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關鍵能力。

一、搭建腳手架,鍛煉學生的故事講述力

寓言的主體是故事,選入教材的寓言故事,課後大都設計了複述故事的練習。培養孩子對故事内容的表述力,正是寓言教學的應有之義。表達的形式有很多,對三年級的孩子來說,複述一篇較長的寓言故事有一定的難度,于是,筆者選擇概括的方式,并給孩子搭建了一個支架,采用填空的形式,孩子們“拄着拐杖走”就容易多了。所以,在第二課時的教學伊始,筆者是這樣設計的:

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陶罐和鐵罐之間發生了什麼故事嗎?請把這段話填寫完整。

鐵罐自認為身體非常(),感到非常(),總是瞧不起陶罐,

常常()它。而陶罐非常(),每次都讓着鐵罐。埋在土裡許多年後,

陶罐完好無損,成了 價值連城的(),而鐵罐()。

生:鐵罐自認為身體非常(堅硬),感到非常(驕傲),總是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而陶罐非常(謙虛),每次都讓着鐵罐。埋在土裡許多年後,陶罐完好 無損,成了價值連城的(寶貝),而鐵罐(連影子也見不到了)。

所填詞語大多可以從課文中找到,有些答案并非是唯一的,隻要表達清楚意思即可。以填空的形式完成對寓言故事的概括,不僅喚醒了學生對故事的記憶,也對主要人物有了感性的認知,為接下來學習對話、感知性格、揭示寓意作了鋪墊。

二、巧用提示語,增強學生的内容理解力

這篇寓言的文本特點是通過人物的對話來推進故事情節的發展。陶罐和鐵罐共有四次對話,在教學中筆者緊扣提示語來組織教學。前兩次對話,側重于理解提示語的含義,通過朗讀,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加深對故事的理解;後兩次對話有兩處沒有提示語,通過聯系上下文,讓學生添加恰當的提示語來體會人物内心情感的變化,通過朗讀體會人物性格,從而達到對故事理解的目的。

1.第一次對話 : 第2、3自然段。

師:找出表情。你找到他們對話時的表情了嗎?(傲慢、謙遜)

師:理解傲慢。傲慢是什麼意思?(驕傲、看不起)

師:讀好句子。你能讀出鐵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謙 虛嗎?

2.第二次對話 : 第4、5自然段。

師:理解輕蔑。這是鐵罐和陶罐的第二次對話,此時鐵罐說話的表情是什麼?什麼是輕蔑?(輕視、看不起)想想看,鐵罐說這句話時,會有哪些輕蔑的表情或動作?(斜着眼、撇着嘴、用手指着對方或兩隻手叉着腰)

師:讀好輕蔑。誰能用輕蔑的語氣讀好鐵罐的話?

3.第三次對話 : 第6、7自然段。

師:理解憤怒。沒等陶罐把話說完,鐵罐大喝一聲:住嘴!此時鐵罐的表情是什麼?(惱怒)惱怒是什麼意思?(非常生氣)

師:讀好憤怒。誰來惱怒地讀一讀?

師:加提示語。陶罐的回答少了一個提示語,想想看,加上什麼提示語比較合适?(溫和地、笑了笑、伸出手)

師:讀好陶罐的話。把這幾個詞語帶到句子裡去讀,體會陶罐的友好和善。

4. 第四次對話 : 第8、9自然段。

師:加提示語。可是鐵罐還是不依不饒。鐵罐的話裡也少了一個提示語,看誰加得最好。提示一下:鐵罐剛才已經惱怒了,現在會怎樣呢?(跳起來、嘴都氣歪了、火冒三丈)

師:讀好鐵罐的話。把這幾個詞語帶到句子裡去讀,體會鐵罐的狂妄自大。提示語的理解和使用,在陶罐和鐵罐的對話教學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僅對人物的性格有了感性的認識,對理解寓言故事也有很大的幫助。

三、聯系自身,提升學生的寓意應用力

關于寓言故事的寓意,教師往往重在得出寓意,輕于聯系實際、深化認識。這篇寓言的價值并不在于肯定哪個否定哪個,贊揚哪個貶低哪個,而在于認識自身的不足,看到别人的長處。為此,在這一環節,筆者作了如下設計:

師:找到結局。同學們,陶罐真的被鐵罐碰成碎片了嗎?鐵罐真的永遠留在那裡了嗎?默讀課文第10~17自然段,用直線畫出描寫陶罐和鐵罐最終結局的句子。

師:揭示寓意。看來,陶罐并非一無是處,鐵罐并非完美無缺。讀到這裡,你明白了什麼道理?

生: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不能拿自己的長處和别人的短處比。要相互尊重,取長補短。

師:認識自我。你的身上有什麼短處?班裡哪位同學值得你去學習?

這一環節,特别設計了“你的身上有什麼短處?班裡哪位同學值得你去學習?”這一問題,讓學生談一談自己的體會,既大膽剖析自身的不足,又勇于學習别人的長處,讓學生對寓意的理解落到深處,對寓意的運用落到實處,真正發揮寓言諷喻和勸誡的作用。

(江蘇省江陰市南閘中心小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