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艾灸的方法和頻次

艾灸的方法和頻次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2 16:50:31

艾灸的方法和頻次?來源:【健康報】艾灸可有效激發人體正氣,增強人體免疫力,起到祛病強身的作用,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艾灸的方法和頻次?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艾灸的方法和頻次(艾灸使用要得法)1

艾灸的方法和頻次

來源:【健康報】

艾灸可有效激發人體正氣,增強人體免疫力,起到祛病強身的作用。

艾灸方式怎麼選

一般家庭保健以溫灸器(灸盒、灸筒)灸或艾條灸較為方便。使用灸盒時,調節好綁帶位置,固定于施灸處。艾條灸是傳統的艾灸方法,操作時要避免艾灰或火星濺落到皮膚上,同時也要注意開窗通風。隔姜灸、隔鹽灸、隔蒜灸等隔物灸,操作方法較複雜,建議由專業人士操作。

順序和時間有講究

施灸順序 施灸時,可按照先陽經後陰經,先背部後胸腹,先頭身後四肢的順序進行。

施灸時間 每個穴位的施灸時長一般為10~20分鐘,時間越長,灸力越強。初灸者可每日1次,3次後可變更為兩日1次。同時,掌握好施灸量,一般先小劑量後大劑量,穴位的選擇也是先少後多,循序漸進。

需要注意的是,艾灸也有一些施灸禁忌和注意事項。

1.孕婦一般不宜艾灸,經期女性忌灸。小兒為純陽之體,灸量宜輕,時間宜短。

2.頭為“諸陽之會”,艾灸易緻陽氣上行,施灸量過大會引起頭疼、眩暈等症狀。顔面部不宜直接艾灸,以免影響美觀。大血管經行處、關節處、乳頭、陰部不建議艾灸。

3.對極度疲勞、過飽、空腹、大醉、大汗、情緒不穩定及恐懼艾灸的人群,應慎重施灸。

4.施灸環境要确保安靜舒适,做好通風和保暖。夏日室内空調溫度不宜過低,避免寒熱交替緻使外邪入侵。

5.除瘢痕灸外,施灸多以局部皮膚有熱感而無灼痛為宜,以皮膚有紅暈為度。艾灸過程中,勿飲冷水、食涼飯。

6.多次灸療後可能會出現發熱、咽幹、口渴、眼幹、皮膚瘙癢、便秘、尿黃、出汗、牙痛、耳鳴,甚至全身不适的症狀,一般為艾灸起效的正常反應,不必過于緊張。上述症狀多較為輕微,繼續艾灸可使症狀逐漸消失,必要時可停灸或休息一兩天再行艾灸。

7.艾灸後勿飲茶,可喝一杯溫水,間隔半小時以後再洗澡。艾灸後要清淡飲食,保持心情愉悅。

來源:老年健康報微信公衆号

文:石家莊市中醫院針灸科主任中醫師 李淑彥

策劃:王俊聰

編輯:王千惠 尤穎康 于夢非

校對:馬楊

審核:徐秉楠 闫龑

喜歡就告訴我們您“在看”

本文來自【健康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