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為何始終耿耿于懷

為何始終耿耿于懷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30 05:21:11

前幾日我寫過一篇文章《面對别人不善的言語,你的态度反映出了你的心性》,當一個人能夠保持内心清靜,把注意力放在判斷對方話語的真僞及其背後的意圖時,他能坦然面對一切言語,哪怕是流言蜚語,而情緒不為所動。

那麼,他就跳出了二元的局限立場,以更為廣闊的視角去俯視當下的事情,對方的一切都能了然于心,而且這時的心胸和心性會散發出一種強大而祥和的氣場。

有人說,我就容易對别人的話耿耿于懷,容易記仇,怎麼辦?

要解決問題,就要先找到這個問題的根源。

古有雲:

世間疾病,凡知源起,自得其治。

任何問題,隻要找到它的本質根源,對症下藥,問題自然就解決了。

看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天,文真與法藏經過溪水邊,看到溪水像泥湯一樣渾濁,水裡的魚争先恐後的擠在岸邊跳躍着,試圖逃離溪水而上岸。

文真問法藏:水能生魚,魚遇水則活,離水則死,今天衆魚卻要離水而搶岸,這不是忘了根本嗎?

法藏說:我熟知生長離滅的規律,就像魚知道水清水濁一樣,然而魚生于水,滅于水,是因為容易忽視習以為常事情的重要性,哪怕水隻有一時的渾濁,魚也不會念及溪水的百日之清的養育。魚會因為水清就聚集過來,水濁就會散去,但是水卻不會因為魚抛棄自己而放棄養育魚。

人們常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十句好話頂不上一句壞話。

很多人會因為一句不好聽的話而記恨父母,會因為一件不如意的事就與朋友分道揚镳。

這樣的人在内心深處總覺得自己受到了傷害,全世界都傷害了他,他才是受害者。

他們陷入了局限思維。

我們生活中有這樣的現象:

你與同事産生矛盾後,自此你們互不搭理,什麼結果?

結果是你今後工作的時間成本大大增加,因為你總會想法設法地不接觸他,在工作内容上繞開他,可是在同一個公司、同一個部門,工作上怎麼可能沒有交集?那麼你做事的時間成本就會大為加強。

你與一個菜販産生不快,自此你耿耿于懷,什麼結果?

結果是你再也不會去他家買菜,哪怕去别人家排隊,哪怕别人家的菜貴。但是,這種置氣不也是增加了時間成本嗎?

有人說:人活着就要争一口氣。

争一口氣也要分情況吧,總不能遇到點心裡不爽的事就耿耿于懷,這是狹隘的表現,千萬不要自我感動還要貼上“人争一口氣”标簽,又不是什麼大是大非的事情,犯得着嗎?

仔細想想,人無完人,誰又沒犯過錯呢?

自己犯錯希望别人能原諒自己,而别人犯,錯自己卻耿耿于懷、不依不饒,這本質上是貪妄念太重。

世界上的事情怎麼可能都如你所願,以你為中心?你想怎樣就必須達到你的心願?

而且,這樣的人過于勢利,有好處就會笑颠颠跑過來,好處沒了就頭也不回的離開。

是不是這樣?

所以,古人說:

利則交通,難則相舍,此為貪念之本。衆生而為衆生者,因其貪念而保其地,守其位,聚其氣,交其靈,氣靈交通,以至有存。

司馬遷說: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這說的是人性。

我們要明白,人性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我們做事如果要成功,就要對外順應人性,這樣别人才不會阻礙你,對内很多時候要逆人性,因為如果對自己也順人性就是随波逐流了,你就會歸為窮困的大多數人。

“利則交通,難則相舍”,有點事情就耿耿于懷、難以釋懷,這也是人性的弱、不好的一面,我們一定要學會獨立思考,而不是被情緒所控制,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要修煉自己的心性,使自己胸懷更寬廣、包容,心性更純正。

能夠不斷地内觀自己,不斷地反省,不斷地改善自己的言行和心性,是我們每個人的必修課。無論誰做到了這一點,由于同頻共振,他的生活一定會越來越美好。

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到大家。

為何始終耿耿于懷(容易記仇耿耿于懷)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