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關于火柴的曆史故事

關于火柴的曆史故事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12 11:42:49

老人習慣将火柴稱作“洋火”,從這個稱呼中我們就能看出這種生活用品與“洋芋”一樣屬舶來品。清道光年間,火柴在中國算是十足的稀罕物。當時有外國使者将火柴進獻給道光帝,令滿朝文武大開眼界。自此之後,火柴便成為一種外貿商品,進入到清朝人的日常生活中來。

關于火柴的曆史故事(一根小小的火柴)1

不過,在火柴被引進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外國火柴在市場上始終占據主導地位。為了壟斷國外火柴企業的壟斷,我國的民族資本家用了百餘年的時間,将國産火柴發揚光大。

1827年,從事化學研究工作的英國人約翰沃克發明了一種“引火棍”。随後,約翰沃克精簡了制作流程,制作出了世界上第一盒火柴。這種最古老的火柴每盒約有八十四根,售價為一先令。在盒子的一面,貼着一張細砂紙。在使用的過程中,隻需用砂紙夾住火柴,向外拉出火柴梗,便可引燃火柴棒。

僅三年後,一種更加方便的黃磷火柴面世。因為黃磷的燃點比較低,所以在使用時隻需輕輕摩擦即可引火。不過,由于黃磷的煙霧有毒,且火柴燃點過低極易引發火災,所以沒過多久這種火柴便退出市場,被無毒的赤磷火柴取代。火柴制造技術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發展後,德國人發明了安全火柴,自此,火柴正式走進千家萬戶。

關于火柴的曆史故事(一根小小的火柴)2

前文說道,中國最早的火柴,是外國人當成貢品進獻給道光的。通過向皇帝進獻火柴,外國人得以将洋火源源不斷地銷售到東方古國,賺取暴利。在當時,“洋火”的售價相當昂貴,普通老百姓無福消受,隻有家境殷實的商賈官宦才會使用這種工具。

《異聞瑣錄》有雲:

“道光間,英夷所貢雜物,多謠巧好玩。中有自來火者,長僅盈寸,一端五色洋藥,擦之而火爆發。士大夫見之莫不驚奇,以為鬼物。今各大商埠均有市者,唯索值廳昂,非豪商顯宦無力求之耳。”

外國人靠“洋火”賺了多少真金白銀,我們不得而知。但為了解決外國火柴的壟斷問題,十九世紀末國人開始開辦火柴廠,獨立生産火柴,并自主完成技術突破。國産火柴廠的出現,讓“洋火”逐漸擺脫了“洋人制造”的标簽。

1879年,華僑衛省軒來到廣東佛山,開辦了中國第一家火柴廠,并取名為“巧明火柴廠”。由于資金不足,所以該廠在創辦之初并無機械作業,全靠工人手工制作。被聘請的工人,大多是佛山地區的居民。因為工藝的落後,所以該廠的火柴産量相當有限,每天僅能制作出幾箱火柴。

不過,作為中國人開辦的第一家火柴廠,巧明火柴廠具有跨時代的意義。

關于火柴的曆史故事(一根小小的火柴)3

随着時間的推移,巧明火柴廠的技術越來越純熟,廠址遷移到今中山路火車站附近,并引進了一批先進的機器。

遺憾的是,産業能否做大做強,完全取決于市場。在當時,巧明火柴廠雖已引進了機器,但卻因技術落後缺乏競争力。相比于日本人制作的火柴,巧明火柴不具備任何優勢。除此之外,該時期的老百姓購買能力不高,所以巧明火柴廠的火柴滞銷情況非常嚴重。

時間來到1908年,老一輩工人辛苦維持了三十餘年的巧明火柴廠因資産不足連年虧本宣告破産,被日本資産家接手。十幾年後,瑞典的新型火柴大量湧入中國市場,在絕對的質量優勢和價格優勢下,中國本土的火柴廠紛紛扛不住壓力宣告停業。

巧明火柴廠雖被日本人接手,但亦無法改變它二次倒閉的結局。為了挽救巧明火柴廠,擔任經理的尹景年發動集資,收購了火柴廠,并于廣州芳村開辦分廠。後來的巧明火柴廠先後經曆了公私合營及與其他火柴廠合并,于上世紀八十年代更名為廣州火柴廠。

1880年前後,外國資本介入我國火柴行業,于上海蘇州河南三地分别開辦火柴廠。緊接着,福州耀明、長春廣仁津等火柴廠像雨後春筍一般建成。當時間來到二十世紀初,中國的火柴廠已有近二十家。僅十年的時間裡,火柴廠的數量又猛增到七十家。

因為這些本土火柴廠的成立,我國火柴的進口數量大幅降低。1913年,中國總共進口了五十六萬箱火柴,而到了1920年,中國僅進口火柴十七萬箱。火柴行業迅速崛起,雖然期間各廠經曆了許多風風雨雨,但總的來說仍是銷量喜人。

關于火柴的曆史故事(一根小小的火柴)4

1920年,可以稱得上是中國火柴行業最紅火的一年。僅在這一年的時間裡,就先後有二十三家新火柴廠挂牌生産。中國火柴大王劉鴻生的鴻生火柴廠,就是在這一年創辦的。在劉鴻生開辦火柴廠之初,總共購置了四十多台生産設備,聘請了一千七百名員工,每日生産的火柴數量超過四十箱。

甚至于,為了讓鴻生火柴從各國産火柴中脫穎而出,劉鴻生嚴把質量關,保證廠裡使用的所有原材料都是從火柴先進國日本、德國引進。為了讓生産出來的火柴更具優勢,劉鴻生斥巨資請來日本的火柴師傅,向廠裡的職工傳授火柴制作工藝。

無奈的是,盡管劉鴻生在質量上做足了功夫,可廠裡生産出來的火柴依舊差強人意,以至于,鴻生火柴廠入不敷出,連續虧損。1924年,劉鴻生繼承了嶽父的燮昌火柴廠。兩大火柴廠的合并,讓鴻生火柴廠湧入許多新鮮血液,生産力大幅提高。

不過,火柴廠的規模雖然擴大,質量問題卻依舊存在。劉鴻生意識到,想要讓自家的火柴更具競争力,就需要在化學配方上下苦功。于是,劉鴻生親自拜訪了林天骥,花重金将他挖到工廠裡擔任總工程師。

林天骥與廠裡的技術人員用了半年的時間搞科研,通過在原料中加入高強度粘合劑的方式,一舉解決了困擾鴻生火柴多年的脫落問題。此外,為了解決火柴燃燒不充分的問題,劉鴻生還引進了磨磷機,讓磷粉變得更加細膩。

通過這一系列改革,鴻生火柴逐漸成為市面上質量最好的火柴,深得廣大人民群衆的好評。自此,鴻生火柴打開了國際銷路,使來自中國的火柴風靡南洋市場。

關于火柴的曆史故事(一根小小的火柴)5

在劉鴻生奮鬥的那個年代,鴻生火柴廠在業界最大的對手就是瑞典火柴。瑞典鳳凰牌火柴以無與倫比的質量雄踞中國市場,一度搶占中國進口火柴的份額。除此之外,因為工藝先進、原材料成本低,瑞典鳳凰火柴廠采取了降價傾銷的策略,對所有中國火柴廠進行排擠和彈壓。

1930年,無數受傾軋的中國火柴廠倒閉。劉鴻生清醒地意識到,想要完成國産火柴的自救,必須要将業内的所有火柴廠聯合在一起,共同對抗進口火柴的入侵。值此之際,中華、熒昌兩廠響應了劉鴻生的号召,三大火柴廠宣布合并。随着“大中華火柴公司”的崛起,國産火柴逐漸赢回了市場份額。

解放戰争結束後,遭逢亂世的中國百廢待興,各地政府開始扶持本土火柴廠,并鼓勵各火柴商突破技術層面的桎梏,盡早趕超外國火柴。在政府的鼓勵下,中國的火柴業蒸蒸日上。直至1988年,我國的火柴廠已超過一百五十家,每年的火柴生産量突破三千萬件。

然而,所有事物的發展都要符合市場規律,火柴這種商品亦是如此。經曆了最繁榮的發展高峰後,火柴業迎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打擊。随着九十年代的來臨,打火機流入我國市場。這種新式點火工具既方便又輕巧,沒過多久便取代了火柴的地位。

關于火柴的曆史故事(一根小小的火柴)6

就像當年火柴行業崛起一樣,打火機業磅礴發展,我國逐漸成為打火機的第一生産、輸出國。時至今日,我國打火機的産量已占世界打火機産量的百分之七十。

打火機取代火柴,已成為時代所趨。因此,火柴市場的低迷悄然來臨。打火機的銷量越高,火柴滞銷的情況越嚴重。越來越多的火柴廠因積壓庫存而倒閉。2007年,有百年曆史的武漢火柴廠停産出售。到了2012年,泊頭、開封、安陽、濟甯、蚌埠這五家大型火柴廠先後破産。

當然,火柴業的衰落,并不僅僅是因為火柴被打火機所取代。許多老牌火柴廠的結構、人事、制度方面都存在缺陷,這些廠家雖然有着悠久的曆史,但卻無法順應我國市場經濟制度的改革,遭到淘汰亦是必然。

火柴的曆史已有近二百年,“中國火柴”已不複往昔的鼎盛,在曆史的煙塵中逐漸消弭。很多一零後出生的小朋友,甚至都沒有見過這種舊式的打火工具。或許,若幹年後,火柴将徹底退出我們的生活,成為博物館中的紀念品。

關于火柴的曆史故事(一根小小的火柴)7

但是,我們永遠不曾忘記,小小的火柴曾照耀過我們百餘年。

參考資料:

【《中國火柴發展史》、《異聞瑣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