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苦瓜,大家都知道,苦瓜的營養豐富,具有祛火解暑,清心明目等食療功效。
采摘長白苦瓜
南方的人很喜歡吃,北方的一般嫌苦吃不慣。
炒苦瓜
斌賢是北方人,偏偏喜歡吃炒苦瓜,特别是就着米飯吃,能吃一大海碗!嘿嘿!
不過,這幾年有新型苦瓜培育出來了,一種是白色的苦瓜叫“蘋果苦瓜”,一種是黑苦瓜叫做“生食苦瓜”(實際上是墨綠色),這兩種苦瓜都可以直接生吃,而且斌賢都吃過。
采摘“蘋果”苦瓜
“蘋果苦瓜”長的比金鈴子更胖一點,就是白白胖胖的,生吃口感基本沒有苦味,淡淡的甜味。
正在結果的“生食”黑苦瓜
“生食苦瓜”長的比較粗大,和普通苦瓜的外形有點近似,生吃口感比“蘋果苦瓜”更清脆爽口、汁水更多。
金鈴子,癞葡萄
再說這個“金鈴子”,好多人都見過,特别是農村的,家前園後種幾棵,又好看,又好吃。
“金鈴子”長的很像苦瓜,身上也是瘤狀凸起,就是身材矮小一點,如果把苦瓜比作姚明的話,那麼金鈴子就是普通人。
金鈴子裡面的紅色的種子包衣,甜甜的。
金鈴子的吃法和苦瓜又不相同,因為青果太苦,而且稍有青味,所以很少有人炒菜吃。基本上都是等老熟了,變成橘色了,吃裡面紅紅的種子包衣。而且甜甜的,一點都不苦。
我估計,好多朋友都吃過這個金鈴子。
斌賢看了一些網絡銷售平台,金鈴子鮮果的售價比苦瓜貴多了,76元3斤起售,折合20多元一斤。
金鈴子,癞葡萄到底是不是苦瓜呢?
金鈴子和苦瓜除了大小之分,吃法不同外,植株、葉片、開花都是一樣的,長的那麼像,到底它是不是苦瓜呢?
其實它就是苦瓜,在我國古代重要典籍《救荒本草》,就把癞葡萄當成苦瓜的别名。
金鈴子、癞葡萄就是苦瓜
醫聖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則這樣記載:苦瓜,也稱錦荔枝、癞葡萄。因其味苦故稱苦瓜。
我國著名的植物大典《中國植物志》裡直接這麼說:癞葡萄,正名為:苦瓜 Momordica charantia。
哈哈,我說對了!
我就說嗎,金鈴子和苦瓜如果不是一個品種也絕對是自家親戚!
木鼈果結果實拍
木鼈果裡面是不是很像金鈴子呢?
寫到這裡,斌賢忽然又想到一個植物--“木鼈果”,這貨也很像賴葡萄,特别是切開,裡面也是紅紅的,也是吃種子的包衣!這不奇怪了嗎?難道木鼈果和苦瓜也有什麼“血緣”關系?
那麼問題來了:1、我們這裡把金鈴子叫癞葡萄、癞瓜,你們那裡叫什麼?
2、你們覺得木鼈果和苦瓜有沒有近緣關系?
手工碼字難免出錯,敬請諒解!歡迎在下面評論區發表你們的看法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