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僧敲月下門王國維

僧敲月下門王國維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21 04:13:31

一個朝代有一個朝代的文學,在唐朝是詩,在宋朝是詞,在元朝則是曲。不過,如今的中國人隻愛唐詩和宋詞,把《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都背得滾瓜爛熟。

但是,記得的“元曲”卻沒有幾首了。小時候的語文課本上,讓人印象最深的元曲,除了張養浩的《山坡羊·潼關懷古》以外,就是馬緻遠的《天淨沙·秋思》了。

僧敲月下門王國維(元曲大家一生不得志)1

也許那些愛讀言情小說的人,或許還聽說過徐再思的《折桂令·春情》,其中的“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更是經典無比。

徐再思這首曲子,雖然流傳也特别廣,也很适合那些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但是和前面《山坡羊·潼關懷古》、《天淨沙·秋思》比起來,就有一些“難登大雅之堂”的意思了。

但是非常奇怪的是,元曲絕大部分都是徐再思《折桂令》之類,讓人臉紅的作品。小部分“正經”的作品,又是以元代白話、口語寫成的

當時的人讀來易懂,如今的讀者讀起來不僅有點難懂,還不及唐詩宋詞“雅正”。所以今人喜歡的“元曲”,大都是有點“士大夫氣息”的作品,馬緻遠的一些散文作品,恰是個中典範。

一、《天淨沙·秋思》賞析

《天淨沙·秋思》——元·馬緻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這首小令堪稱元曲中的“白描”之王,如今的國人,隻要不是“九漏魚”的話,那麼大多數人應該都會背,并且有不少人發自内心地欣賞它。因為它是以詩作畫,畫中有詩的一首傳世佳作。

僧敲月下門王國維(元曲大家一生不得志)2

這首元曲的意思也直白易懂,這裡就不作白話翻譯了。整首曲子最大的亮點就是——名詞鋪排連用。短短二十八個字,就用了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等十多個名詞。

這些名詞雖然都非常簡單,但是組合起來以後,就構築了一幅極為複雜的、令人傷感的秋景圖。馬緻遠用非常簡省都筆墨,抒發出了一個漂泊遊子都秋思之情。

同時,《天淨沙·秋思》中的每一句,皆是有出處都。如今很多人認為,它最直接的源頭,可以追溯到隋朝隋炀帝的《野望》。隻因王國維對它贊不絕口,從而才加速了它的流傳。

王國維非常推崇這首小令,曾表示:《天淨沙》小令,純是天籁。仿佛唐人絕句,深得唐人絕句妙境。元代著名文學家周德清更是認為,這首小令乃是秋思之祖。

二、寫“修仙戲曲”的元曲大家

前面提到元代著名文學家周德清,非常稱贊《天淨沙·秋思》。其實,他對馬緻遠個人也是非常推崇的。他把馬緻遠和關漢卿、鄭光祖、白樸三人并列,合稱為“元曲四大家”。

雖然馬緻遠這首《天淨沙·秋思》很有名,但是真正讓他名垂青史的并非這首小令,而是他的戲曲作品。讓人意外的是,馬緻元戲曲的主要創作方向,是道教神仙點化凡人的故事。

僧敲月下門王國維(元曲大家一生不得志)3

馬緻遠有一部代表作叫做《任風子》,故事的主角,就是《射雕英雄傳》裡面全真七子之首都馬钰。馬钰是全真教第二代掌教,“遇仙”派都始祖。

元世祖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馬钰被元朝朝廷封為“丹陽抱一無為真人”,後來加贈“丹陽抱一無為真君”。《任風子》這出戲,就是寫已成仙的馬钰,去點化凡人“任風子”的故事。

相傳,在終南山山腳下的小鎮上,有一位名叫“任風子”的屠夫,本是仙人曆劫下凡。因為殺戮太重,所以久久不能重歸仙位。馬钰為了“點化”他,故意作法,讓全鎮人都改吃素食。

任風子被斷絕了财路,非常生氣,于是暗中與全鎮屠夫密謀,要殺死馬钰。某一晚,任風子在草庵遇到了馬钰,痛下殺手,結果卻被後者的護法真神反殺了。

後來,任風子去找馬钰索要自己的頭顱,馬钰就讓他摸摸自己的脖子,結果他都頭還在他的脖子上。從此以後,任風子就跟着馬钰出了家。

任風子的妻兒知道這個事情以後,就去勸他回家。可是誰也沒想到,任風子為了表示自己修仙的決心,竟然活活摔死了自己的兒子。

僧敲月下門王國維(元曲大家一生不得志)4

當然,故事還沒有結束。任風子的兒子名叫“魔合羅”,本是佛教經書裡面的“蛇神”。魔合羅死後轉世投胎,十年之後又來找他父親任風子複仇。

最後經過一番神魔大戰,魔合羅也被馬钰點化了,和任風子一起成仙了。從這個故事的内容來看,按我們如今的說法,馬緻遠事實上就是一個“玄幻修真”戲曲的作者。

但是,就是如此通俗的戲曲作品,後來卻得到了文人士大夫的喜愛,又是為什麼呢?因為他的行文用語,都帶有強烈的文士氣息,所以獲得了文人士大夫的喜愛。

史料中關于馬緻遠的生平資料是極少的,近代學者研究其生平,認為他大概生活于公元1250年至1324年之間,活了七十多歲。

根據《錄鬼簿》裡面的說法,他是“元大都人,号東籬,曾任江浙行省務官”。大概在他二十歲以前,曾經當過兩年的江浙行省的稅收官吏。

不過,他很快便棄官不做,開啟了長達數十年的流浪生涯,《天淨沙·秋思》便是在這期間寫就的。同時,因為長期的仕途不得意,馬緻遠人到中年以後,開始向往神仙修道的生活。

僧敲月下門王國維(元曲大家一生不得志)5

他寫了很多的作品,比如《邯鄲道省悟黃粱夢》、《馬丹陽三度任風子》、《呂洞賓三醉嶽陽樓》、《江州司馬青衫淚》等等。

故事的内容,大多都是古代神話或者文化名人與落泊書生“遇仙”的故事。大量涉及到了道教神話和教義,可見他為此是下過一番功夫去研究的。

古代人在進行詩詞創作的時候,并不十分避諱對前代作家作品的“引用”。因此,宋詞大量化用了唐詩中的句子,而元曲就大量化用唐詩和宋詞中的句子。

但是,同樣是化用前人的作品,有人化用得很巧妙,有人卻化用得很拙劣。馬緻遠算是其中化用得非常成功的,因為他精通音韻。

周德清在《中原音韻序》裡面稱贊他:“韻共守自然之音,字能通天下之語,字暢語俊,韻促音調……諸公已矣,後學莫及。”

大緻意思是說,馬緻遠作曲語言流暢自然,音韻和諧動人。後來的曲作家模仿他,卻再也無法達到他的水平了。同時,在後世公認的“元曲四大家”中,關漢卿其實排在馬緻遠的前頭。

僧敲月下門王國維(元曲大家一生不得志)6

可是在明代時,馬緻遠、白樸卻比明顯關漢卿更受文士的歡迎。這是因為馬緻遠的曲子,語音相對關漢卿來說,更加“雅正”一些。

有人說,明代人不喜歡關漢卿,是因為關漢卿的語言太通俗,晚年還寫《不伏老》,講自己眠花宿柳的風流事。

其實,馬緻遠也很風流。元人賈仲名有一首《淩波仙》詞贊他:萬花叢中馬神仙,百世集中說緻遠。四方海内皆談羨,戰文場、曲狀元,姓名香貫滿梨園。

結語

王國維從一首小令《天淨沙·秋思》,就窺見了一代元曲大家的風流遺韻。假如如今的人有機會能讀一下馬緻遠的戲曲故事,就會發現:

這位“馬神仙”,之所以七百多年來一直受到文人和百姓們的追捧,并不隻是由于簡單地繼承了前代詩人的清詞麗句。

主要還是因為,馬緻遠的作品在編造神話、迎合社會底層的同時,也繼承了古代經典的寫作技巧。同時還保留了儒生們推崇的“士大夫氣息”,真正地做到了雅俗共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