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腹脹,大家應該并不陌生,平常生活中大快朵頤飽餐一頓後也會有脹的感覺。
日前,我院收治的一位患者正是由于長期反複腹部脹痛前來就診,通過檢查後,發現病源竟是胃裡的一塊“石頭”在“搗亂”,在經過不到一周的治療後,患者順利出院。
胃裡有石頭?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上腹反複難受,男子胃中竟意外發現了“大石頭”
50來歲的伍叔(化名)平時身體倍棒,飲食上也格外注重養生之道。
但是近半年來,伍叔卻感覺到有點不太對勁,肚子說不出來的難受。特别是吃完東西後,上腹部像被什麼堵住了一般,脹脹的非常不舒服。伍叔說自己一開始并不在意,就在藥店看了看,抓了幾副中藥後就回家了。
但沒想到總也不見好轉,反而越來越嚴重。
無奈之下,伍叔隻好輾轉到當地的三甲醫院做了個胃鏡,可這一做驚呆了,鏡頭伸到胃裡一看,醫生的眼睛都瞪圓了,儀器屏幕中,隻見伍叔的胃裡,赫然橫亘着一塊像小拳頭般大的“攔路石”,不但如此,胃裡還遍布着多個大大小小的潰瘍!
圖片來源于中國醫療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高效精準診療,胃外科上演微創版“愚公移山”
得知檢查結果後的伍叔吓壞了,他連忙帶着診斷報告找到我院胃外科主任練磊主任醫師。
練磊在仔細地詢問伍叔的病情後,敏銳地指出,伍叔近半年來出現的上腹部不适,正是因為這塊“攔路石”堵住了胃通向腸子的通道。
沒有了順暢的出口,吃下去的食物就長時間淤積在胃裡,導緻了反複腹脹。
而且胃裡的多個大大小小的潰瘍,應該也是被這塊石頭磨損所導緻的!
伍叔一聽更急了,“這可怎麼辦?”“有辦法,您别急”,安撫完伍叔後,練磊馬上安排了更為詳細的CT檢查,着手對病情制定了一套專業化的治療方案。
拿到CT結果一看,發現伍叔胃裡的這塊“石頭”已經太大,沒辦法從食管裡拖出來,如果繼續讓石頭留在胃裡面的話,會造成胃粘膜進一步的磨損,讓潰瘍加重,甚至會導緻癌變!
練磊跟伍叔解釋完手術必要性後,同時充分介紹了這次手術的微創性。
經過精心的術前準備及術後恢複方案的制定,練磊團隊為伍叔進行了“微創胃取石術”,整個手術過程中,隻開了一個比手指還短的傷口,一次性成功并完整的取出了這塊“大石頭”。
慎點視頻!!!
,時長00:08
術後第2天,伍叔便可以開始自主進食,不到7天,便順利出院了。
幸運的是,活檢結果顯示,伍叔胃裡的潰瘍也并沒有發生癌變,經藥物治療後,伍叔胃中潰瘍也慢慢愈合了,腹脹的症狀消除,恢複了以前的胃口,心情也好了。
胃内長出了結石,沒想到元兇竟是飲食中的“小細節”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
導緻伍叔的胃内
平白無故地長出個“攔路石”呢?
練磊解釋道,伍叔平日裡非常喜歡吃杮子。
像杮子、山楂、黑棗這些食物裡面,含有大量的鞣酸,這些食物進入到胃裡面後,在胃酸的作用下,會和蛋白質發生化學反應,與果膠、樹膠等凝結成硬塊,最終形成質地堅硬的胃石。
胃石在胃的蠕動下,會不斷磨傷損害胃的粘膜導緻潰瘍,反複的潰瘍和炎症的刺激,情況嚴重甚至會導緻胃癌的發生。
有朋友就問了
那要如何預防胃石症?
練磊提醒,在進食杮子、山楂、黑棗等含有高鞣酸的食物時,必須注意:避免空腹時進食;避免與蝦蟹等高蛋白食物同時進食;避免一次大量進食。如果發現有上腹不适的症狀,請提高警惕并及時就醫,及早進行胃鏡檢查,盡快查明病因并治療。
本文指導專家
胃外科 練磊 主任醫師
胃外科主任,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中山大學“百人計劃”引進人才,廣東省傑出青年醫學人才、廣東省最具實力中青年專家,廣東省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學術任職: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普通外科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廣東省抗癌協會遺傳性腫瘤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中華胃腸外科雜志》通訊編委;
國家衛計委《結直腸癌診療規範》2015版專家組秘書成員;
中國醫師協會MDT專業委員會副主委;
中國醫師協會腫瘤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普通外科專業委員會青年副主委;
廣東省醫師協會胃腸外科醫師分會青年委員會主任委員。
工作經曆:
在美國克利夫蘭臨床醫學中心(Cleveland Clinic)進修學習4年。擅長胃腸肛門外科常見病、疑難病的診治,對胃腸道腫瘤(包括遺傳性大腸癌)、炎症性腸病(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肛門良性病(痔瘡、肛裂、肛周膿腫、肛瘘)的手術治療和腹腔鏡微創治療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出診時間:周一上午雅和門診,周二上午名優專家門診,周五上午胃腫瘤門診
#清風計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