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編輯:何小桃
近日,知名短視頻博主“李子柒”又引發輿論廣泛關注。
有網友稱其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在海外圈粉無數,激起了許多“老外”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興趣和熱愛,甚至還引發了諸多網友對其“是否做到向外輸出中國文化”的激烈讨論。
截至2019年12月5日,李子柒在某海外視頻平台上的粉絲數是735萬,而且這個數字還在飛速增長中。
735萬是什麼概念呢?要知道美國影響力最大的媒體之一,可能也是全球影響力最大媒體之一的CNN,在該視頻平台上也隻有792萬粉絲。
另外,李子柒達到735萬粉絲隻發了104個視頻,而CNN卻發了14萬條視頻。兩個賬号的粉絲粘度也完全沒辦法比,李子柒幾乎每一個視頻,播放量都在500萬以上。
李子柒是誰?她為什麼能吸引這麼多海外網友?
出生于1990年的李子柒,6歲時父親去世,她便與爺爺奶奶相依為命。生活在四川綿陽農村的李子柒,和爺爺一起做木工,陪奶奶一起做飯,莊稼成熟時,便下地幹活。14歲時,迫于生計小女孩辍學進城打工,300元工資起步,睡過公園長椅,做過各種各樣的工作。8年後,奶奶病重,她放棄了城裡的工作,回到鄉下。為了糊口,李子柒擺過地攤,開過淘寶店,但是沒有成功。後來為了網店的流量,2015年開始自導自演古風美食視頻,意外地火了。
三月桃花開,她采來釀成桃花酒;五月琵琶熟,她摘來制成琵琶酥,還有養蠶、缫絲、刺繡、竹藝、木工等,無不具有鮮明的中華傳統文化意象,加之視頻後期制作采用的低沉悠揚的傳統曲風,成功塑造了一種詩意的山居生活情境。
而最吸引眼球的是,在她的視頻中,李子柒幾乎“無所不能”,細活粗活重活全不在話下。
無論是訴說兒女情長的胭脂水粉,傳統秀麗的蜀繡工藝;
還是硬核徒手做“竹沙發”,從伐竹到木工活,李子柒全程變身一個與她柔弱面貌不符的“金剛芭比”。
但和其他博主不一樣的是,李子柒拍攝的過程異常“追根溯源”,時間跨度會拉得非常大,展現作品的整個制作過程。
拍“醬油釀造”,她從種黃豆開始;
過冬做“棉被”,她從養蠶寶寶開始,展現了手工蠶絲被制作全過程;
介紹活字印刷,她特地找師傅學習了小半年,學習制作文房四寶的視頻拍了近兩年。
這些視頻中還圍繞着親情的因素,李子柒和奶奶相依為命的溫馨日常賺走了不少觀衆的眼淚。
點開李子柒在海外平台下的留言區,沒有争論,沒有質疑,沒有惡評,清一色的祝福和贊美。
來自美國、德國、日本、韓國、以色列、俄羅斯等幾十個不同國家的人,用幾十種不同的語言,在她視頻下面一起誇她好,一起誇中國文化好。
視頻底下的老外,就是一邊看不懂一邊看,一邊求翻譯一邊看。
“這簡直像是在看國家地理 迪士尼 廚神當道!”
"她正在教我們,我們不了解的中國。"
幾年時間沉澱下的影響力,讓李子柒本身成為了一個高價值網紅IP,這足以為她帶來衆多廣告和代言,但她成名之後接過的代言和推廣卻并不多,僅有品牌文化與自身理念較為契合的羽西。
在創立自己的品牌前,李子柒最主要的收入便來源于淘寶店鋪的收入和短視頻收益分成,不過以她在YouTube的影響力,光是海外短視頻的收入就很是可觀。據大連晚報報道,YouTube上的一組數據顯示:李子柒單月廣告聯盟收入為465萬元,同時,她也是大中華區“單個視頻合作費用”最高的博主,價格達到了68萬元。
視頻截圖
2018年7月,李子柒在天貓開設了“李子柒旗艦店”,自己的品牌由此誕生。該店鋪第一個星期的銷售額就破了千萬。如今,李子柒旗艦店粉絲數量已經達到了206萬,店鋪在售商品包括草本茶、參蜜、紅糖姜茶、牛肉醬和蛋黃醬等。
雖然店鋪商品不多,但是銷量很是“瘋狂”,店鋪賣得最火的藕粉羹售價近60元,月銷達到了15萬 。此外,螺蛳粉、紅豆薏米粉等6款商品的月銷量也已過萬。6款商品中售價最低的為39元的蛋黃醬。
李子柒天貓旗艦店截圖
有業内人士表示,靠着電商 視頻播放收益,李子柒一年淨收入保守估計在5000萬元以上。還有人給她做了一個品牌估值:十位數以上。
人紅是非多。李子柒自成名起便陷入到了諸多争議中,如其背後有無團隊,視頻是否擺拍,李子柒旗艦店所售商品是否價格虛高等,都引起了網友的熱議。
最近,關于李子柒是否是成功的文化輸出又引起了不小的争議。
人民日報評價稱,李子柒視頻中展現的到底是真實生活或精心演繹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所表達的中式生活之美,在賞心悅目之際讓人願意接近……無論怎樣的文化,想要讓别人理解,必先打動人。
央視新聞評論指出,李子柒的視頻,沒有一個字誇中國好,但她講好了中國文化,講好了中國故事。她隻是默默地在那裡幹着農活,偶爾地跟奶奶說幾句四川方言,但全世界各地的人,卻開始了解“有趣好看”的中國傳統文化,并紛紛誇贊中國人的勤奮、聰慧,進而開始喜歡中國人,喜歡這個國家。不得不說,李子柒是個奇迹,一顆平常心做出了國際文化傳播的奇迹。
中國青年報評論稱,将文化輸出的宏大概念扣在一名女子身上,顯得扣了頂大帽子。文化輸出是一個持續的、潤物細無聲的過程。僅僅一個李子柒,肯定無法代表全部的中國鄉土文化。可喜的是,她的視頻語言也是一種傳播方式,我們不必急于否定這種多元化的傳播。
李子柒海外走紅,你怎麼看?
歡迎留言,分享你的觀點。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觀察者網、共青團中央、大連晚報等
每日經濟新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