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兩會成為了公衆關注的焦點,其中作為國之棟梁、家國希望的青少年,更是倍受社會各界的關注,尤其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問題,成為熱議的話題之一。
人大代表雷冬竹說:“每年新增幾萬耳聾患者,聽力殘疾占到了我國整個殘疾比重的三成,同時0~6歲的聽力殘疾兒童以每年3-10萬的速度在增長”。作為一名從業多年的專業驗配師,我深刻認識到耳聾已然成為當今青少年的一大健康隐患,今天我想借助兩會的關注點,同時也是“國醫日”,給各位朋友普及一下耳聾的知識。
一、耳聾不是全聾!
看到耳聾這個詞,可能有很多朋友會有一些芥蒂,而民間對于耳聾的理解存在較大的偏差,多數人都将耳聾理解為了全聾。事實上,在醫學的定義中,全聾是指在兩個耳朵的聽損都在90分貝以上,或者說完全失去音感,即使佩戴助聽器也無法理解語音的情況,被稱為全聾,有些地方也稱為“實聾”。
二、耳聾的定義是什麼?
耳聾一般是指言語各頻率的平均聽阈在26分貝以上時的聽力損失,也就是我們日常所說的聽力下降,這種情況,一般都是可以通過佩戴助聽器來輔助交流,雖然不一定能完全達到好耳朵的水平,但正常交流基本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真正了解了耳聾的定義以後,我們就不該再将耳聾作為一個諱莫如深的話題,相信随着國内聽力行業的發展和普及,我們真正可以做到像國外那般,認識到耳聾本就如近視一樣,隻是一種感官功能較弱的表現,但仍有很多年輕朋友表示擔心,主要擔心耳聾會不會遺傳給下一代。
三、耳聾會遺傳嗎?
因為導緻耳聾的因素有很多,通常又是多發的,所以一般很難确定到底是什麼原因導緻的。
我國耳聾患者遺傳因素占60%,環境20%,其他20%,正常人中也有約5%的耳聾基因攜帶率;每年有3.5萬先天性聾兒出生,我國也成為世界上聽力殘疾人數最多的國家。
在我以往的客戶案例中,其中一個客戶的父親和姑姑都有聽力損失,而且她自己也存在聽力下降,但她生的兩個孩子都是聽力正常;還有一個客戶家族中都沒有聽力下降的問題,但她自己卻有聽力下降,去年國慶生的孩子也很健康,所以耳聾的遺傳概率還是相對較低的,隻要在婚前和孕期做好相關的檢查,一般都是可以生出健康的寶寶的。
四、如何減少患耳聾的概率?
先和大家說一個案例:前年我曾接待過的一個小寶寶,小寶寶長得水靈靈,但就是聽不清爸爸媽媽的聲音。因為爸爸媽媽的家族中都沒有家族史,而且寶寶的哥哥也是正常聽力的孩子,看着寶寶聽不懂的神情,寶寶媽媽非常着急于是來到我們這裡,而根據寶寶媽媽的描述是:在懷孕期間,經常去酒吧喝酒、吸煙,這些行為給還未出生的寶寶聽力造成了隐藏的導火線,也成為了導緻寶寶聽力下降的重要因素。
那如何降低下一代的耳聾概率呢?
從源頭上預防耳聾的發生,大大降低下一代耳聾的概率。
同時我們也要注意,随着物質生活的豐富,有部分較為年輕的朋友對于煙酒的消費過度,再加上長期的熬夜,這些因素也可能會給下一代埋下健康隐患。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健康的前提,預防聽力下降也不容忽視,少年強則國強,國強則家和興旺!願當代的青年都能擁有健康聽力,不斷超越自己!
【有獎征集:你們還想了解聽力健康哪些方面的知識,歡迎大家留言或私信我】
我是聽力師張豔豔,在聽力康複指導和助聽器驗配領域有20多年的從業經驗,如果大家想知道更多助聽器知識,哪裡有靠譜的聽力機構和驗配師,都歡迎在留言區或者私信問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