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發紅包叫幫交話費要收嗎?暑假來臨,學生們終于可以享受愉快的假期,放假在家,也要充實防詐知識,因為騙子喜歡鑽各種空子,想着法兒來騙你,涉世未深的學生們更要注意,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妹妹發紅包叫幫交話費要收嗎?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暑假來臨,學生們終于可以享受愉快的假期,放假在家,也要充實防詐知識,因為騙子喜歡鑽各種空子,想着法兒來騙你,涉世未深的學生們更要注意!
近日,東莞市寮步鎮一名高三畢業生在家玩手機時,卻被騙光所有零花錢……
真實案例
高考結束、放榜,高三學子們大多在等待錄取通知書,準備迎接大學生活。在這個過渡的暑期,畢業生們在家好好休息,而小魏卻有着不一樣的經曆。
7月7日晚上,寮步一名高三畢業生小魏在家刷朋友圈時,無意中看到“兄弟”小張分享的“發紅包返現”活動——“發20個200元紅包,返現7800元”。見活動力度如此之大,小張又是知根知底的兄弟,小魏于是詢問小張,看活動是否真實、可參與。小張說活動是真的,并勸小魏參加。
就這樣,小魏按照小張發來的鍊接操作,連續發了20個200元紅包。任務完成後,小魏找小張領返現,小張卻表示名額不夠,叫小魏加多1500元,返現18888元,還把一張“财務”已轉賬18888元給自己的截圖發給了小魏看,證明活動的真實性。
小魏表示自己沒有那麼多錢,最多能給1200元,小張表示少點也可以,于是,小魏又發了1200元紅包。然而,發完紅包後,小張遲遲沒有回複消息,更沒有返現……
情況不對,小魏詢問小張“我們大哥叫什麼”來核實身份,小張卻遲遲沒有回複消息。知道自己遭遇詐騙,小魏趕緊撥打110報警電話,随後打了個電話給小張核實,原來小張的聊天軟件賬号被盜了,也已經報警處理了,現在用小張賬号發信息的是騙子。
經統計,發出紅包金額加上手續費,小魏共計被騙三千多元。
本以為是可以信賴的兄弟,結果是騙人不眨眼的騙子,網絡詐騙花樣多,我們一定要充實防詐知識。做到不聽、不信、不轉賬。
公安民警總結了幾類近期高發案例請同學們認真了解學習、提高警惕!
遊戲交易?請謹慎!
家住東莞的小李暑假期間在網上玩遊戲時,騙子以高價購買其賬号為餌,誘導其私下交易。随後,在虛假交易平台上,騙子以“違規操作”“資金凍結無法提現”為由,引誘小李通過交解凍費、刷流水等方式不斷轉錢。最終,小李被騙2萬餘元。
莞sir提醒:
網絡遊戲雖然好玩,但買賬号、領皮膚、組隊升級等操作請走正規交易途徑,私發網站和APP交易不可信!
刷單賺錢?是詐騙!
你是否曾想過打暑期工來減輕父母經濟負擔?進入假期後,已有同學被騙子以“在家躺着就能賺錢”為餌拉進刷單任務群。王同學就是抱着賺點零花錢的心态開始“領任務”,騙子用小甜頭不斷引誘,當刷單任務“做大”後,突然發現賬号無法提現,聯系方式也被拉黑,王同學才恍然大悟!
莞sir提醒:
真刷單違法,假刷單詐騙。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所有可以不勞而獲,輕松實現“發财夢”的,一定是“請君入甕”的騙局。涉及錢财交易,需提高警惕。
影響征信?假的!
在家網購嗎?單純的你一定沒想到,騙子會用“影響個人征信”作幌子,冒充電商平台客服,以替客戶注銷學生身份注冊的貸款賬号為由,實施詐騙。
這類騙子通常多人多角色,讓人防不勝防。再假借視頻會議、屏幕共享方式要求清算貸款。受害人信以為真,多個平台貸款轉賬協助清算。誰知竟是羊入虎口,騙子轉頭消聲遁迹,隻剩一堆可怕的債務壓頭。
莞sir提醒:
請一定要提高信息安全意識,不和陌生人屏幕共享。身份信息及銀行信息、驗證碼等私密信息不透露給陌生人。堅決不給陌生人轉賬!
來源:大洋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